分享

明朝九边

 邓超越梦想 2018-01-22



文献



國家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鎭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鎭專命文武大臣鎭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鎭廵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鎭廵統馭固原亦稱二鎭遂爲九邉弘治間設總制於固原聮屬陝西諸鎭嘉靖初設總督於偏同聮屬山西諸鎭又設總督於薊州聯屬遼東鎭戍益嚴密焉然自大寜未弃遼東宣府大同勢相連屬自偏頭關逾河跨西北守在東勝河套之南又有楡林實相犄角後弃大寜移置都司於保定而宣府遼東勢始分矣正統以來有司又失守東勝而偏頭關迤西遂有河套之虞因循旣久有司又不肯以時廵套東勝之鎭併近内陆形勢愈弱於是所頼以衛京師防邉虜者不過遼東宣府大同楡林四鎭而已


分析



这段文献,我们在大致浏览一遍后,发现是讲明朝九边的事情。我们可以按照时间标志和虚词来大致断为几个部分:


國家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鎭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鎭專命文武大臣鎭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鎭廵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鎭廵統馭固原亦稱二鎭遂爲九邉。弘治間設總制於固原聮屬陝西諸鎭。嘉靖初設總督於偏同聮屬山西諸鎭,又設總督於薊州聯屬遼東鎭戍益嚴密焉。然自大寜未弃遼東宣府大同勢相連屬自偏頭關逾河跨西北守在東勝河套之南,又有楡林實相犄角後弃大寜移置都司於保定而宣府遼東勢始分矣。正統以來有司又失守東勝而偏頭關迤西遂有河套之虞因循旣久有司又不肯以時廵套東勝之鎭併近内陆形勢愈弱。於是所頼以衛京師防邉虜者不過遼東宣府大同楡林四鎭而已。


下面我们一句句来分析:


01

國家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鎭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鎭專命文武大臣鎭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鎭廵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鎭廵統馭固原亦稱二鎭遂爲九邉。


首先,我们发现,明代的人已经称自己的国家为“國家”了。这里插一嘴,古代中原王朝的人称呼自己的王朝,如果没有对朝廷的不满和反对,一般都会用美称,如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天朝”,或者其他不怎么熟悉的,如“昭代”、“圣朝”、“皇朝”等,或者在自己的王朝名称前加“皇”、“大”,如“大明”、“皇明”、“皇宋”等等。这里则是较为一般的称呼,只称“國家”,类似于一般口语化的“朝廷”。这里可以判断写此书的人应为明人而非后代人,后代人不会称明朝为“國家”(包含有“我朝”的含义)。


國家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鎭,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鎭,


这些边镇的名称纯属记忆,因此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后面的问题我们将解释九边的辖境。


專命文武大臣鎭守提督之,


这句不用断,但需要大致知道意思。意思是专门命文武大臣 鎭守提督 ,这里 提督 是个动词。后来 提督 因为在官职名中出现,最后演化为官职名的简称。


又以山西鎭廵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鎭廵統馭固原,亦稱二鎭,遂爲九邉。


又设两镇,合为九镇,称为九边。需要找到两镇的名称,并了解其大致的辖境。偏頭三關 指 偏頭關 等 三關。


02

弘治間設總制於固原聮屬陝西諸鎭。


弘治,明孝宗年号(1488-1505年)。这一时期明朝在固原设总制,后来称三边总督,兼管(聮屬)宁夏、陕西、延绥三镇,作为西北边防的长官。这里 聮屬 指的是各镇都属于该总制,而不是总制属于各镇。下句同。


03

嘉靖初設總督於偏同聮屬山西諸鎭,又設總督於薊州聯屬遼東鎭戍益嚴密焉。


嘉靖,明世宗年号(1522-1566年)。这一时期在 偏同 设总督,偏同 是两个地方,偏关 和 大同。有的版本作 偏頭。偏关 后来设为山西镇,因此这一总督实际辖 大同、山西,还辖有 宣府镇,称宣大总督。

之后,又在东面的蓟州(治今天津蓟州区)设总督,兼管辽东镇。最后形容上述这些举措的结果:


戍益嚴密焉。


防守更加严密了。


04

然自大寜未弃遼東宣府大同勢相連屬自偏頭關逾河跨西北守在東勝河套之南,又有楡林實相犄角後弃大寜移置都司於保定而宣府遼東勢始分矣。


然自大寜未弃,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到了九边以外的一个地区,叫做 大寜。此地没有弃守前,


遼東、宣府、大同勢相連屬,


宣府、大同 本来相连这个我们都熟悉,但是辽东怎么能和这两镇相连呢?原因就在 大寕,此地辖区为今天河北北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及赤峰市等地一带,在明长城外,因此大同、宣府经由 大寕 可与辽东相连。


自偏頭關逾河跨西北守在東勝河套之南,


从 偏頭關 逾河,河 是黄河,这是指向西延伸的防区,越过河跨到西北,守备之地在 東勝。注意这里要搞清 東勝 在哪里。東勝 不是今天 东胜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而是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不在河套以南。那么 河套以南 说的是哪里?我们看下句。


又有楡林實相犄角後弃大寜移置都司於保定而宣府遼東勢始分矣。


我们再看 河套以南,说的应当是榆林。因此这两句应当这样来断:


自偏頭關逾河跨西北,守在東勝,河套之南又有楡林,實相犄角。


犄角,今写作 掎角之势,意思就是分为两支兵力牵制敌军。跨河西北,东胜、榆林 两地各据一方,可以牵制北方蒙古的兵力。


後弃大寜移置都司於保定而宣府遼東勢始分矣。


后来弃了 大寕,将都司移置于保定(今河北保定),于是宣府、辽东两镇在形势上就分离了。结合前面 大寕 所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05

正統以來有司又失守東勝而偏頭關迤西遂有河套之虞因循旣久有司又不肯以時廵套東勝之鎭併近内陆形勢愈弱。


然而,自从正统年间(明英宗的第一个年号,1436-1449年)以来,


有司又失守東勝,而偏頭關迤西遂有河套之虞。


有司 意思可以理解为 有关部门,是对某种官僚机构的称呼。这里看来 有司 应当指的是管理军事的机构。既然 東勝 丢了,那么 偏頭關 以西就有河套被蒙古占据而带来的侧翼受到的威胁。


因循旣久有司又不肯以時廵套東勝之鎭併近内陆形勢愈弱。


时间一长,有司又不肯按时巡视河套。明朝在丢掉东胜之后,曾有巡视河套的制度,称为“捣巢”,指的是将河套一带的草木焚尽,驱赶、屠杀居住在河套的各族百姓(须知除蒙古族外,还有很多逃避明朝统治的汉族百姓也住在河套),借此欲削弱蒙古在河套各部的实力。由于这种制度久了可能会引起反作用,而边将慵懒,也疲于出境,有的甚至接受蒙古部落的贿赂,以互保平安,允许走私,所以不能长期实行。于是乎,


東勝之鎭,併近内陆,形勢愈弱。


这一句很怪,现行的《明经世文编》中这样断句,但似乎语意不明。这样断句的意思大致是说,东胜近于内陆,被占领后,明朝在这一带的防备形势更弱了。


明东胜卫城遗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2012年8月。


06

於是所頼以衛京師防邉虜者不過遼東宣府大同楡林四鎭而已。


因此,所頼以衛京師防邉虜者,赖以保卫 京師,防御边疆的外敌的(边镇),就不过是 遼東、宣府、大同、楡林四鎭 而已。

这里需要注意的事是,我们要先分析其地理形势,才能了解为什么最后作者作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外部失守,因此只能靠这几个镇来防御北京。另外,这里也可以看出文献为明人所作。明人称北方的蒙古为 虜,这是一种蔑称。而清朝思想控制极强,凡带有 虜 狄 胡 等中原汉族王朝称呼北方少数民族的字眼,都一概删改。因此《四库全书》在收录此书时,也删改了原文。



整理完毕。





参考文献


國家...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鎭,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鎭,專命文武大臣鎭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鎭廵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鎭廵統馭固原,亦稱二鎭,遂爲九邉。弘治間設總制於固原,聮屬陝西諸鎭。嘉靖初設總督於偏同,聮屬山西諸鎭,又設總督於薊州,聯屬遼東鎭,戍益嚴密焉。然自大寜未弃,遼東、宣府、大同勢相連屬,自偏頭關逾河,跨西北,...守在東勝,河套之南又有楡林,實相犄角。後弃大寜,移置都司於保定,而宣府、遼東勢始分矣。正統以來,有司又失守東勝,...而偏頭關迤西遂有河套之虞。因循旣久,有司又不肯以時廵套,東勝之鎭,併近内陆,形勢愈弱,於是所頼以衛京師、防邉虜者,不過遼東、宣府、大同、楡林四鎭而已。


(文献摘自明天启兵垣四编《九边图论》,原文本无句读,参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明经世文编》大致确定句读)


问题与解题思路


01  简述明朝九边大致的辖区。


九边是一种军事防区的划分。从明初开始,到明中期九边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这里大致按照长城的区段,来叙述明后期较为稳定的九边辖区。


辽东镇,东起鸭绿江与朝鲜的边界,西到山海关。


蓟镇,又称蓟州镇,东起山海关,西到居庸关(今北京昌平西北)。

宣府镇,宣府在今河北宣化,东起居庸关,西达今晋冀两省交界的西洋河。

大同镇,东起山西天镇东北,西达偏关东北的丫角山。

山西镇,西起偏头关(今山西偏头关),东到平型关(今山西繁峙东北)南折,南到黄榆岭(今山西和顺东)。

延绥镇,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北黄河岸),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境)。

陕西镇,也称固原镇,东起陕西靖边,西达甘肃皋兰。

宁夏镇,东起大盐池(今宁夏盐池境),西至甘肃皋兰以北。

甘肃镇,东接甘肃皋兰,西达嘉峪关。



02  按照文献的描述,哪两个区域在弃守后,明朝的边防压力加重了?


一是大宁。大宁卫治今内蒙古宁城县,是明初北平行都司治所。元朝结束在全国统治后,明军攻占了今内蒙古中东部的地区,设有大宁卫、开平卫等卫所。永乐后期到宣德时,大宁等卫逐渐弃守,北京北面的压力开始增加。辽东几乎成为三面临边的状态;宣府、蓟镇,尤其是蓟镇,更是直面蒙古部落的攻击。因为蓟镇只有一道防线,一旦突破可以直达北京城下。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农历庚戌年)夏,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明史》作俺答汗)率军攻破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直趋北京城下。是所谓“庚戌之变”。


二是东胜。东胜卫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其管辖范围达河套平原大部,兼管着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一部分。但是,因为此地西、北都没有可靠的屏障,明朝没有把阴山以南、贺兰山以东的地区纳入版图,于是后来东胜孤木难支,就被蒙古部落占据了。蒙古一位王子叫做脱脱的入居原来的东胜卫,因此后来这里就叫脱脱(托克托系清人音译)。东胜失守后,明朝的大同就成为边陲的重镇。而随之而来的,是蒙古各部在明中期重返河套地区与鄂尔多斯高原,对陕、甘、宁诸镇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是明朝统治者始料不及的。


03  偏頭三關 是哪三关?除此之外,还有所谓 内三关,这三处又在哪里?试分析由这六座关隘所构成的防御格局。


所谓 偏頭三關,又称 外三关,是与 内三关 相对的。而内外之分,则是以和北京的距离来衡量的。


外三关分别是:


偏头关:在今山西偏关县西黄河边。

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县。

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内三关分别是:


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

倒马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

居庸关:在今北京昌平区西北。


这些关隘多数都在内长城上。所谓内长城,是在今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的一系列长城。由于大同、宣府两镇的长城外部是蒙古活动的主要区域,也是对北京造成巨大压力的地带。事实证明,这两段的长城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因此明朝在这两镇的东南面又依靠太行山、恒山等山脉修筑了内长城。山西镇所辖一直到黄榆岭,也就是说,明代北直隶和山西两省界线上又设了一道防线。这样,就使得一旦蒙古骑兵攻入大同、宣府等镇所辖的长城内,仍需再突破一道防线才能深入内陆。向南进入山西中部,须突破宁武关、雁门关,这两处都把守着南北的要道;向东进入北直隶北部,须突破紫荆关、倒马关、居庸关,这几处都把守着太行山东西交通的孔道。


而蒙古骑兵还可能自延绥镇、偏头一带黄河两岸地区进入长城以里,然后进一步穿过山西,此时两省间的长城就起了作用。这里比较重要的是紫荆关、倒马关,一旦被突破,蒙古骑兵可以直达河北平原,从西南方威胁到北京,内外夹攻而使明军陷入极大的被动局面。因此,明朝修筑了严密的内长城,并在重要的关隘严加镇戍,以防蒙古骑兵的入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