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县木塔惊天盗宝案 | 当年应县和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争夺

 无为zy7ny7trqk 2018-01-22

历史,文化,考古,收藏;

民俗,古建,风土,文章。



应县木塔本称佛宫寺释迦塔。意为佛祖的宫殿,释迦之宝塔。从名称里即默默指明,本座寺院或许冥冥之中和佛祖释迦牟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每一个来访应县的过客却仅仅只惊叹于木塔之雄伟壮观,而错失深层次了解木塔文化来龙去脉之机缘。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古往今来,历代应县文人也苦苦思索本县县名的来历,为什么我们的县就叫个应县呢?是何意啊?翻遍文化经典,佛经里有记载说佛陀圣物,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天道为上天神衹,群萌为地上众生。佛陀圣物,应化之地实为应地。应县的可能应在佛祖圣物之上。那么佛宫寺释迦塔,就应该藏有佛祖的宝物无疑了。



发现国宝


1966年10月19日,一个来自于朔县(现朔州市朔城区)的政府公务人员来应县出差,闲暇之余,来到闻名遐迩的木塔参观。此人登木塔优哉游哉,兴致很高,突然,此人急匆匆从楼梯上往下奔跑,脸上满是兴奋。他来到木塔门房,找到了看门人刘德,兴冲冲和刘德讲,“师傅,我看到木塔三层佛坛下有一个盒子,似乎是什么宝贝,你要不上去取一下。”刘德当时已经年迈,腿脚不方便,并且只身一人。不敢离开塔门半步,只好央求这名游客重新登塔取下宝物。不大一会儿功夫,这名游客手捧一个花式银盒并三幅折叠起来的佛画交到刘德手里。刘德小心翼翼的打开宝盒,发现里面装有一些珍宝玉石以及金属类物品,旁边还放有一个化石状的不知何物的小东西,刘德对此不甚了了,随后把宝物交至木塔文管所。


1974年,应县木塔进行维修加固。工程结束后,应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登塔进行检查。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木塔二层佛像的肚子有残破。根据经验判断,这个残破是新伤痕,并且不是自然残破,而像是被人为豁开过。工作人员马上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事,并且可能是盗窃文物的大事。随之,工作人员向应县公安局报警。公安局刑警队马上来到了木塔景区。经过痕迹判断,公安人员也推定,这应该是一起文物盗窃案件。盗窃人是谁?公安人员迅速锁定接马峪村的两个木匠,这两人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在木塔做维修工作的两个工人,此二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人员迅速出动,来到了接马峪村。分头找到找到了两位王姓木匠。


“你是王××吗?我们是县城公安局的。

“是的。”这个木匠做了回答,但神色慌张,极不自然,身体已开始颤抖。

“知道我们找你啥事吗?”

“不知道啊”

“前一段时间你是不是在县城修木塔来”?

“嗯,是的。”

“你和你们村王××一起在那儿做的活儿吧?”

“对,我们一起在那儿干来。”这时候,王×已经开始冒汗,大家要知道,天气并不热,这只是塞外的秋天。

“公安局找你,肯定是有事儿,不然我们不会奔波几十公里过来找你,你说说吧,就说说你修木塔的事儿。”


民警说话间拽过来院子里一条木凳子,就势坐下。


王某也踅摸着找了个矮凳,准备坐下时,竟一屁股坐在地上,汗已经开始滴,他赶紧用手去拭掉脸上的汗水。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提早交待了对以后的量刑宽大处理都有好处,我奉劝你好好交待,况且你不交待,你的同伙儿也会交待,犯罪事实是掩藏不了的,到时候宽大处理的是他就不是你了。”

…………


经过政策攻心,民警耐心讯问,两位木匠终于交待,他们在木塔上施工时,就发现木塔二层佛像的肚子里好像藏着的一个宝盒。所以他们就人为撬开肚子,取出了这个宝盒。然后把它盗窃回家了,没想到未曾出手,公安人员就已经上门追查了。只得乖乖交出被盗文物。


当文物被追回,人们发现,还是一个银盒。基本上与1966年发现的银盒一模一样,打开银盒,又发现了和上次差不多的珍宝玉器和金属片以及另一个大小形状均与前面那个类似的小化石。


木塔二层,四层所出银盒内装物


就是在这次木塔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意外从四层主像的胸背部发现了一个小洞。稍往大括,便可见内里,工作人员,用木棍往下一探,觉得里面好像有东西,但就是眼看不到,手摸不到,工作人员从外面找来一把铁钳,轻而易举的夹出卷轴两件,一是辽藏单卷《妙法莲花经卷第二》,一是绘画《采芝图》,在场人员无不欢呼雀跃,鉴于铁钳容易损坏文物,并越深越不容易取到,他们决定揭开佛像部分敷泥和槽板,直接拿取里面的文物,接下来里面发现了大量的辽代秘藏经卷,底部的经卷很多残破。还发现一只黄鼠骨架,说明不知何时黄鼠窜入此间,糟害完经卷后,死在凹槽中间。经专家判断,当年(1966年)首先发现的第一个花式银盒应该原来也藏在这个四层佛像凹槽内的,可能文革期间被人取出私藏在三层佛坛下,因来不及取走,后被那个游客发现的。


木塔文物——神农采芝图


同时,工作人员还在二层佛像腹内取出佛经30卷,残卷2包。


1977年9月10日,又在一层清理出佛经30卷,残卷12包,手抄本4包。


经过前后5次发掘,经统计,木塔辽藏文物共计158件,其中二,四层所出两个银盒子,银盒子内有珍宝若干。其他还有辽藏12单卷,刻经35卷,写经8卷,杂刻杂抄28件。


是佛牙吗?


大量珍贵的辽代文物不断被发现,震惊了文物界,考古界。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山西省文物局组成“应县木塔辽代文物整理组”。组长是史树青,副组长是张畅耕,成员有傅振伦,毕素娟,郑恩淮,冯鹏生。这批文物的整理修复工作由北京荣宝斋承担。


有必要提说一下这个整理组的成员,其中组长史树青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收藏家》杂志主编。是中国文物界的顶尖专家。成员中的毕素娟女士是著名辽史专家,可以说相关专家是一个豪华阵容,可见上层的重视,文物的整理结论也将会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是权威性的结论。


文博大家史树青


文物鉴定的结果让人颇为震动,大感意外。首先我们想知道的是那两个银盒子里究竟藏放的是什么东西。专家们一致认为,两个银盒子里装的零散物件就是佛教的七珍,一般来说,七珍指的是金,银,琉璃,水晶,砗磲,赤珠和玛瑙。而那两块化石样的的东西竟然是佛教界的至圣之物。佛祖真身舍利——两颗佛牙。


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486年在拘尸那罗城圆寂,尸骨火化后得到八万四千科舍利。弟子们在世界各地供奉。


而今日之佛教界,对释迦牟尼荼毗后究竟留下多少颗佛牙舍利,看法不一。一说佛灭度后留下四颗佛牙舍利,另一说佛灭度后留下七颗佛牙舍利。


此前佛教人士和文物考古专家称,北京 西山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斯里兰卡康提市佛牙寺的佛牙舍利,是已被认证的两颗佛牙舍利。那么其他的佛牙舍利又流失何方呢。应县木塔所发现之牙齿舍利是佛祖的真身吗?


来自台湾的慧礼法师解读佛牙舍利时讲到:研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有关佛牙的记载出自《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通过引文,我们知道,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即佛火化前,留给世界三颗佛牙,一颗为帝释天请走,两颗为捷疾罗刹盗走;佛火化后,在金刚体碎为末舍利后又留下四颗佛牙。这就是说天上地下一共有七颗佛牙舍利。


翻遍典籍,应县木塔所出两颗佛牙应该是来自于当时捷疾罗刹所盗取的两颗佛牙。


佛经载,捷疾罗刹后遇见哪吒三太子,因畏惧哪吒,而将佛牙缴出。《佛学大辞典》记载称,哪吒将佛牙送予道宣律师。典籍《宋高僧传》记载此事说“唐宣律师在西明寺行道,北天王太子以捷疾罗所授佛牙上于师”,道宣律师一直保存着哪吒太子所授一对佛牙舍利,在他35岁那年游历参访山西时,将一对佛牙舍利赠予雁门关外之金城(即山西应县)。


发现佛牙舍利的山西省应县木塔所在寺院为佛宫寺,木塔又称释迦塔,上塔下宫的仪轨是供养佛牙舍利的方式。


经过以上一段严密的考证,我们基本可以判定,专家组认证的这对牙齿应该是佛祖的确认无疑。


谈到佛牙舍利形态,台湾慧礼法师说:如果有机会观瞻过国内各寺院供奉的佛牙,会发现它的大小,形状都明显与现时人类的牙齿有所不同,人们为此难免会产生困惑,释迦牟尼佛不也是2500年前古印度迦比罗卫国的太子吗?怎么佛祖的牙齿会同我们的牙齿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其实,佛经上对此有明确的记载:经书上讲,佛祖宝相庄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记载来分析,有关佛牙的“一相”、“一好”是说佛的牙齿呈“黄白相,方形柱状,光耀晶莹”。按佛教经典来理解,佛陀留下的灵牙,会在牙根牙槽、牙身上生长出细粒舍利子。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记载玄奘法师在西天印度曾朝拜过佛牙,其佛牙长三寸、油浸鲜亮、熠熠生辉。


佛牙舍利


依据佛教经典和历史记载,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佛牙舍利从色泽、形状、出土因缘等方面完全符合佛教经典所说和供养的仪轨,是真正的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


据说佛祖舍利为金刚体,那佛牙上结出的舍利子能经得起现在科学的严格测试吗?是金刚体吗?


佛牙舍利上结出舍利子


工作人员在安特卫普(比利时)AGS宝石学会香港分会高斌博士的帮助下,对佛牙舍利进行了测试。经过几轮多次测试,最终测定,佛牙上结出的细小颗粒舍利子主体元素为无机碳。证实了金刚体的说法。


工作人员将南本《大般涅槃经圣向躯廓润品》部分章节呈送高博士。高博士看后,感慨地说,自然界中,有许多谜我们还未认识和了解,释迦牟尼是宇宙真理的感悟者和发现者,他以自身的愿力和智慧认识了宇宙并吸取了宇宙的精华,因此给后人一份非常珍贵的“灵魂宝石”—— 朗斯代尔舍利子。


此时的高博士已泪流满面,哽咽难语,在佛牙舍利面前长拜不起。


高博士说:“释迦牟尼是真理的发现者,释尊的说法,体现宇宙人生的真理,而真理不会因释尊之存殁而生灭;‘佛牙舍利’重现人间,应机应缘,慈示我们,佛陀所宣讲的真理,就像这些舍利子一样常存不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依持佛法,回归自性,即可体证真常,等佛不二。”


科学测试,见证了佛牙舍利之珍贵神奇。


2005年,台湾慧礼法师来到木塔,当看到佛牙舍利后,称“仔细辨识,又睹佛牙上方舍利增生,晶莹剔透,虹光闪耀,异彩纷呈,种种瑞象,终难缕述,我辈何幸,得见如来骨相,心怀雀跃,喜不自胜”。


慧礼法师


与佛宝七珍佛牙舍利一同面世的还有大量的卷轴,佛经,古籍等。经过“整理组鉴定”,在其中发现了12卷辽代佛经,此前,辽藏在世间向无传本,被称为“虚幻的大藏经”。这些辽经的发现,使这一历史至此结束。


“争夺”国宝


大家知道,应县木塔发现的这批文物震惊了学术界,但很多文物已经残破不堪,一些文物的核心价值还有待继续研究发现,对残破文物的装裱修复工作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74年,雁北地区文物站,开始将这些文物装箱调走,运抵大同,1979年,文物又被运到北京,历时两年,文物在北京荣宝斋修复完成。


1982年6月的一天,应县突然接到了上级的通知,说是应县木塔的文物已经在北京荣宝斋修复完成,计划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预展,让应县派六个人去参观预展。6月23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杨生淳,县宣传部部长张伟,县文化馆馆长刘乃卿等六人从应县启程赴北京,同车抵达北京的还有雁北地委的部分领导,这其中就包括地委副书记郑浩,文物站站长张畅耕等人。一到北京,应县来的同志就受到了高规格接待,一下火车,接待方早已手捧鲜花迎候在出站口,双方亲切握手,互相寒暄。应县来人被簇拥着迎到车上,车缓缓开启,穿过北京繁华的大街,车辆停在五星级大酒店“友谊宾馆”的院内。应县来人被安排在友谊宾馆住宿,当晚还举行了接风宴会。宴会设在友谊宾馆宴会厅,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甭提多丰盛了。省,地,县,三级领导参加了宴会。国家文物局一位副局长沈竹到友谊宾馆亲切看望了应县来人。


北京友谊宾馆


应县来的同志们,心里感觉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我们是小县城来的啊,我们省城太原连五星级酒店都没有,我们小县城连个三星都没有,干嘛我们一来北京就让我们住五星级大饭店呢?我们的身份地位,按说还不到这个级别啊。先甭管那么多,走着看吧。


接下来,在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同志陪同下,省地县三级来宾一起参观了,天安门,故宫博物馆院,人民大会堂等地方。来京的同志们都很兴奋,吃的好,住的好,还这么高规格接待,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25日晚,在友谊宾馆大会议室召开了重要会议。会议由省、地两级领导主持,会场气氛融洽,领导们笑容可掬,同志们神态放松。会议首先由雁北文物部门一位同志发言,他介绍了当晚会议的主要内容。他接着说:“同志们,应县木塔发现的大量珍贵辽代文物已经在国家文物局和各方面专家的关心下,在北京荣宝斋修复完成了,这批文物价值很大,可以说件件都是国宝,我们国家秦汉隋唐这种正朔王朝发现的文物不少,但辽国契丹族这种少数民族王朝时期的文物数量还是很有限的,国宝级的一级文物更是凤毛麟角,世所罕见,绝无仅有啊,应县木塔这批文物的出现填补了我国缺少辽代文物的空白,其中佛牙舍利七珍八宝的发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啊。文物的发现,修复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领导和专家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在有关方面有一个想法,就是说,咱们能不能把木塔出土的64件重复件国宝免费赠送给历史博物馆呢?嗯···这件事情分怎么看。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文物放在国家级博物馆里更让人放心吗,保护起来,也更加得力一些,我想,咱们是不是这64件重复件文物就不要带会应县了,如果今天会议讨论没什么意见的话,过两天我们就办一个捐赠仪式,国家文物局沈竹局长到时也会参加这个仪式,并要作重要讲话。今天晚上一会儿相关人员就把这个同意捐赠的字先签一下。好,我先说这么多”。


会场气氛顿时安静了下来,应县来京的同志,前一分钟脸上还满是兴奋喜悦,沉浸在来京的兴奋之中,听完刚才这位同志的发言,脸上顿时晴转多云,继而阴云密布。真是晴天霹雳,此时虽是盛夏时分,天气很热,但应县来京的 同志们却感觉是冷水浇身,心寒之至。


会场鸦雀无声,大家都不说话,雁北地位副书记郑浩同志干咳两声,打破了尴尬,说:“应县的同志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可以表下态,我个人意见的话,还是同意捐赠的。你们几个谁先说一下?”沉默半晌,一位应县的同志站了起来,脸涨的通红。他说:“我说两句,国宝出自应县,我们受应县县委县政府的委托,代表应县20万人民高高兴兴来北京看展览的,应县领导与人民没有给我们把国宝赠送他人的权力啊,国务院有规定,就地出土的文物就地管理,就地保存,如果国家有需要,可以下调令调拨,我们全力配合,但让我们平白捐赠,对不起,我们做不到”。


北京友谊宾馆


镇静一会儿后,应县赴京的六位同志,在会议上,庄严表态:“不同意捐赠”。会议不欢而散,回房间休息以后,地位副书记郑浩同志又单独一个一个的给应县来人做工作,一直折腾到大半夜,但这几个人算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给郑书记说,我们是一不签字,二不表态,三不发言。郑浩书记也恼火了,说“这个事儿我做主了,回去你们给闫赞尧书记说一下。”应县来人答复:“那是你们领导的事儿”。当晚弄的一塌糊涂,乱七八糟。胡乱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应县六人起床后直奔国家文物局,找到了沈竹副局长,表达了应县不愿意捐赠文物的意思。沈局长听后,对应县同志说“既然你们不愿意捐赠,那也不好勉强,那就不搞这个捐赠仪式了,你们放心回去吧”。


当天,上面来人通知,五星级酒店友谊宾馆,不让住了,改为食宿条件都差一大截的全总干校招待所。1982年7月1日,应县来京的同志,坐火车返程。应县木塔的一双佛牙舍利,七珍八宝,稀世藏经,在谈判桌上初步达成了“完璧归赵”的目的。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应县的六位同志,正是深刻认识到这批国宝对应县意味着什么,所以才敢在北京违抗“圣意”,坚决把文物留给应县,这需要赤子之心,这需要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大爱,才能够冒着得罪领导的风险,给应县干这件有意义的好事,应县人民应该感谢他们做出的贡献。


1996年,各方达成共识,在山西省文物处,朔州市文体委以及应县代表的监督下,原雁北文物站站长张畅耕,左雁,按照移交表上的编号,对木塔辽代文物逐件交还给应县文保所。这样,从1974年1月,第一批文物调走算起,历经22年的风雨坎坷,应县木塔160件文物终于全部回到他的发现地应县。今天,我们得以有幸在应县看到这些珍贵文物。






重振山西特产,名优晋祠大米。


扫下方二维码订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