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听涛小主 2018-03-11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漫步进入墓室之内,仿佛进入另一个神秘的世界。1968年,考古专家就是从这里挖掘出包括“国宝”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在内的多达10000件汉代珍贵文物。然而你知道吗?其实眼前看到的这些布满灰尘的“文物”,都只是一些复制展品罢了。虽然满城汉墓曾经出土了许多大家熟知的稀世“国宝”,但是偌大的景区里游人稀少门可罗雀,一派寂静冷清的样子,真是让人感慨!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应县木塔本称佛宫寺释迦塔。意为佛祖的宫殿,释迦之宝塔。从名称里即默默指明,本座寺院或许冥冥之中和佛祖释迦牟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每一个来访应县的过客却仅仅只惊叹于木塔之雄伟壮观,而错失深层次了解木塔文化来龙去脉之机缘。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从1966年到1977年的11年中,木塔中所藏文物,有的被群众发现,有的被盗追回,再加上前后5次发掘。经统计,木塔辽藏文物共计158件,其他还有辽藏12单卷,刻经35卷,写经8卷,杂刻杂抄28件。大量珍贵的辽代文物不断被发现,震惊了文物界,考古界。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山西省文物局组成“应县木塔辽代文物整理组”这批文物的整理修复工作由北京承担。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其中最震撼的发现莫过于,佛祖真身舍利——2颗佛牙

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486年在拘尸那罗城圆寂,尸骨火化后得到八万四千科舍利。弟子们在世界各地供奉。

佛灭度后留下四颗佛牙舍利,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斯里兰卡康提市佛牙寺的佛牙舍利,是已被认证的两颗佛牙舍利。那么应县木塔所发现之牙齿舍利是佛祖的真身吗?依据佛教经典和历史记载,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佛牙舍利从色泽、形状、出土因缘等方面完全符合佛教经典所说和供养的仪轨,是真正的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佛牙舍利

按佛教经典来理解,佛陀留下的灵牙,会在牙根牙槽、牙身上生长出细粒舍利子。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记载玄奘法师在西天印度曾朝拜过佛牙,其佛牙长三寸、油浸鲜亮、熠熠生辉。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佛牙舍利上结出舍利子

应县木塔发现的这批文物震惊了学术界,但很多文物已经残破不堪,一些文物的核心价值还有待继续研究发现。1974年,雁北地区文物站,将这些文物装箱调走,运抵大同,1979年,文物又被运到北京,历时两年,文物在北京修复完成。

1982年6月的一天,应县突然接到了上级的通知,说是应县木塔的文物已经在北京修复完成,计划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预展,让应县派六个人去参观预展。6月23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杨生淳,县宣传部部长张伟,县文化馆馆长刘乃卿等六人从应县启程赴北京。一到北京,应县来的同志就受到了高规格接待。应县来人被安排在友谊宾馆住宿,当晚还举行了接风宴会,家文物局一位副局长还看望了应县来人。应县来的同志们心想,我们是小县城来的,省城太原连五星级酒店都没有,我们小县城更是连个带星的都没有,干嘛我们一来北京就让我们住五星级大饭店呢?我们的身份地位,按说还不到这个级别啊。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北京友谊饭店

25日晚,在友谊宾馆大会议室召开了重要会议,会场气氛融洽,领导们笑容可掬。会议首先由雁北文物部门一位同志发言,他介绍了当晚会议的主要内容。他接着说:“同志们,应县木塔发现的大量珍贵辽代文物已经在国家文物局和各方面专家的关心下,在北京荣宝斋修复完成了,这批文物价值很大,可以说件件都是国宝,我们国家秦汉隋唐这种正朔王朝发现的文物不少,但辽国契丹族这种少数民族王朝时期的文物数量还是很有限的,国宝级的一级文物更是凤毛麟角,世所罕见,绝无仅有啊,应县木塔这批文物的出现填补了我国缺少辽代文物的空白,其中佛牙舍利七珍八宝的发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啊。文物的发现,修复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领导和专家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在有关方面有一个想法,就是说,咱们能不能把木塔出土的64件重复件国宝免费赠送给历史博物馆呢?嗯···这件事情分怎么看。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文物放在国家级博物馆里更让人放心吗,保护起来,也更加得力一些,我想,咱们是不是这64件重复件文物就不要带会应县了,如果今天会议讨论没什么意见的话,过两天我们就办一个捐赠仪式,国家文物局沈竹局长到时也会参加这个仪式,并要作重要讲话。今天晚上一会儿相关人员就把这个同意捐赠的字先签一下。好,我先说这么多”。

会场气氛顿时安静了下来,应县来京的同志,前一分钟脸上还满是兴奋喜悦,沉浸在来京的兴奋之中,听完刚才这位同志的发言,脸上顿时晴转多云,继而阴云密布。真是晴天霹雳,此时虽是盛夏时分,天气很热,但应县来京的 同志们却感觉是冷水浇身,心寒之至。

会场鸦雀无声,大家都不说话,雁北地位副书记郑浩同志干咳两声,打破了尴尬,说:“应县的同志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可以表下态,我个人意见的话,还是同意捐赠的。你们几个谁先说一下?”沉默半晌,一位应县的同志站了起来,脸涨的通红。他说:“我说两句,国宝出自应县,我们受应县县委县政府的委托,代表应县20万人民高高兴兴来北京看展览的,应县领导与人民没有给我们把国宝赠送他人的权力啊,国务院有规定,就地出土的文物就地管理,就地保存,如果国家有需要,可以下调令调拨,我们全力配合,但让我们平白捐赠,对不起,我们做不到”。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友谊饭店

最后应县赴京的六位同志,在会议上表态:“不同意捐赠”。会议不欢而散,回房间休息以后,地位副书记郑浩同志又单独一个一个的给应县来人做工作,一直折腾到大半夜,但这几个人算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给郑书记说,我们是一不签字,二不表态,三不发言。郑浩书记也恼火了,说“这个事儿我做主了,回去你们给闫赞尧书记说一下。”应县来人答复:“那是你们领导的事儿”。第二天,应县六人起床后直奔国家文物局,找到了沈竹副局长,表达了应县不愿意捐赠文物的意思。沈局长听后,对应县同志说“既然你们不愿意捐赠,那也不好勉强,那就不搞这个捐赠仪式了,你们放心回去吧”。

当天,上面来人通知,五星级酒店友谊宾馆,不让住了。1982年7月1日,应县来京的同志,坐火车返程。

山西县城小官在京,违抗“圣意”与国博争国宝

1996年,各方达成共识,在山西省文物处,朔州市文体委以及应县代表的监督下,对木塔辽代文物逐件交还给应县文保所。这样,历经22年的风雨坎坷,应县木塔160件文物终于全部回到他的发现地应县。所以,才有了今天名副其实的天下奇观!而不是又一座有名存实亡的满城汉墓!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应县的同志,正是深刻认识到这批国宝对应县意味着什么,所以才敢在北京违抗“圣意”,坚决把文物留给应县,这需要赤子之心,这需要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大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