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3)---结肠的动、静脉

 cqk360 2018-01-23

有价值的关联阅读

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1)---结肠的功能

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2)---结肠各部


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1、中结肠动脉:

在胰腺下方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在横结肠系膜缘附近分出左、右两支,分布于横结肠右1/3,并分别与左、右结肠动脉的分支吻合。


变异:约有3%的人无结肠中动脉,横结肠由左、右结肠动脉的分支供血;另有10%的人有副结肠中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壁和肠系膜下动脉,偏左侧进入横结肠系膜内,供应横结肠左半部及结肠脾曲, 中结肠动脉和右结肠动脉共干。


手术注意:胰腺手术或胃手术结扎大血管,或切开结肠系膜时,注意不要伤及结肠动脉。胃切除术时,切开横结肠系膜前,注意有无副结肠中动脉。


2、右结肠动脉:

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的中部,结肠动脉的稍下方(有时可与结肠动脉合为一干),沿腹后壁腹膜深面横行向右,至升结肠附近分出升、降两支。升支多与结肠动脉的右支吻合,降支与回结肠动脉升支吻合,供给升结肠和肝曲血液。

变异结肠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占40%,来自结肠动脉的占30%,由回结肠动脉分出者占12%,另有18%的人无右结肠动脉,由回结肠动脉及结肠动脉供血。


3、回结肠动脉:

为肠系膜上动脉的终末支,在结肠动脉稍下方发出,在十二指肠横部下方腹膜后,向下向右分成升、降两支,升支与结肠动脉降支吻合,降支到回盲部分成前后二支,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回肠支吻合。回结肠动脉供给回肠末端、盲肠和升结肠下段血液。

结肠的动脉结肠动脉变异


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在十二指肠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精索或卵巢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横结肠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


变异:右结肠动脉的变异较多,可来自中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或者无右结肠动脉(由中结肠动脉或者回结肠动脉代替供血)。


乙状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发出后,紧贴腹后壁在腹膜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分为升、降两支。升支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吻合,降支与直肠上动脉吻合,供给乙状结肠血液。

结肠的动脉

结肠动脉变异


结肠的动脉—边缘动脉

供应结肠血液的各动脉之间在结肠内缘相互吻合,形成一动脉弓,即结肠边缘动脉。边缘动脉再发出直动脉直动脉又分出长支短支,与肠管垂直方向进入肠壁。短支多起自长支,供应系膜缘侧的三分之二肠壁血液;


边缘动脉、直动脉、长短支

长支先行于结肠带间的浆膜下,然后穿入肌层,沿途发出多数细支也供应系膜缘侧的2/3肠壁血运,另有小支至肠脂垂;其终末支穿过网膜带及独立带附近的肠壁,最终分布至系膜对侧的1/3肠壁。

结肠动静脉标本

长、短支之间除在黏膜下层有吻合外,其余部分很少有吻合,因此长支是肠壁的主要营养动脉,手术时不可将肠脂垂牵拉过度以免伤及长支。根据肠壁血管分布的特点,如需切开肠管时,应在系膜对侧缘进行,以免损伤终末动脉。


临床意义:肠系膜上、下各动脉之间虽有吻合,但有时吻合不佳,或有中断,因此边缘动脉尚有薄弱处,临床上结肠动脉如有损伤,有的可引起部分横结肠坏死。结肠手术时,当某一动脉结扎后肠壁能否保留,应注意肠壁的终末动脉是否有搏动,不可过分相信动脉间的吻合。


边缘动脉血管弓在结肠有三处吻合不充分

1、回结肠动脉与右结肠动脉的吻合

2、脾曲处的中结肠动脉与左结肠动脉吻合--Griffiths关键点(Griffiths critical point)

3、乙状结肠动脉最下支与直肠上动脉之间吻合—Sudeck 点Sudeck point)


结肠的动脉—Riolan(若兰氏)动脉弓

Riolan动脉弓是结肠动脉结肠动脉之间的重要吻合支之一。出现率小于10%,Riolan动脉弓沿结肠系膜的基底部走行,该血管相对粗大、管径均匀一致、走形蜿蜒.也是连接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的重要侧枝循环动脉。


Riolan弓

箭头示Riolan弓(DSA)

通常情况下,该血管相对细小,当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之一发生明显的狭窄或闭塞之后,该动脉弓会代偿性的显著增粗并迂曲扩张。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时,腹腔干和肠系膜下动脉可通过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和扩张的Riolan动脉弓为小肠和右半结肠供血;若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肠系膜上动脉就会通过Riolan动脉弓为左半结肠提供侧枝供血,同时会有左侧髂内动脉的少许分支供血。


手术:食管癌根治术横结肠代食管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和腹主动脉瘤手术时应注意Riolan动脉弓的存在和保护。


结肠的静脉

结肠的静脉属门静脉系统

分布在右半结肠的静脉:有中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回结肠静脉。各支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与回、空肠静脉、胃网膜左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上行至胰头后面与脾静脉汇合构成门静脉。


分布在左半结肠的静脉:有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直肠上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与肠系膜下动脉并行,经胰腺右方入脾静脉,最后流入门静脉。

结肠的静脉


结肠的动静脉变异及名称

(1)回结肠动脉(ileocolic artery,ICA):SMA供应回盲部和阑尾的分支。自SMA中下段的右侧壁发出,分布至阑尾、回盲部及升结肠。


(2)回结肠静脉(ileocolic vein,ICV):由盲肠静脉和阑尾静脉汇合而成的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向上延续于SMV主干。


(3)右结肠动脉(right colic artery,RCA):源自SMA,位于回结肠血管和结肠中血管之间,供应升结肠区域。非源自SMA主干而发自SMA分支的血管,虽然也供应升结肠的血运,均视为RCA缺如。


(4)右结肠静脉(right colic vein,RCV):收集升结肠区域血流,单独汇入SMV。通过其他属支再汇入SMV者视为RCV缺如。


(5)上右结肠静脉(superior right colic vein,sRCV):收集升结肠区域或肝区结肠区域血流,作为主要结肠属支汇入胃结肠干。该血管命名与右结肠静脉的存在与否无关。


(6)副右结肠静脉(accessory superior right colic vein,asRCV):当sRCV存在的情况下,收集肝区结肠区域血流,汇入胃结肠干。


(7)胃结肠干:胃网膜右静脉(right gastroepiploic vein,RGEV)在注入SMV之前,先与RCV或sRCV、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汇合形成的静脉干。


(8)RGEV:胃网膜右动脉的伴行静脉。沿胃大弯右行,接受胃前、后面和大网膜静脉支,走行于胰腺头部表面,经胃结肠干汇入SMV。


(9)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superior ant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vein,saPDV):胰头前上部及十二指肠许多小静脉,在胰头前面胰十二指肠间沟内靠近十二指肠降部的下部形成,在沟内向上内注入胃结肠干的静脉。


(10)中结肠动脉(middle colic artery,MCA):SMA供应横结肠的分支。发自SMA的上段,经横结肠系膜分布至横结肠右 2/3。非直接源自SMA者,视为MCA缺如。


(11)中结肠静脉(middle colic vein,MCV):收纳横结肠的静脉血,向左与左结肠静脉吻合的静脉,向右与RCV相连,注入SMV或胃结肠干。


(12)副结肠中静脉(accessory middle colic vein,aMCV):当中结肠静脉存在时,仍有较小属支收集横结肠区域血流,注入SMV或胃结肠干。


Henle干(胃结肠干

Henle干为由上(副)右结肠静脉(sRCV)或右结肠静脉与胃网膜右静脉(RGEV)形成的共干,亦称胃结肠干,汇入肠系膜上静脉(SMV);有时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ASPDV)亦共同汇入,Henle位于横结肠后间隙中,分离出Henle干是右半结肠癌CME手术的关键。因此精准游离出横结肠后间隙对发现Henle干非常关键。


根据胃网膜右静脉、上(副)右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胰十二指肠下静脉及中结肠静脉等的汇合情况不同,Henle干分为多种类型。


GT:胃结肠干;SMA:肠系膜上动脉;SMV:肠系膜上静脉;IMV:肠系膜下静脉;RGEV:胃网膜右静脉;RCV:右结肠静脉;MCV:中结肠静脉;SRCV:上右结肠静脉;ASPDV: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PSPDV: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PIPDV:胰十二指肠下后静脉;SV:脾静脉。1stJV:第一空肠静脉。


关于Henle干:

长度:0.2-4.7cm;

汇入点与十二指肠下曲的距离1.20—4.0cm;

前方无动脉跨越者约占70.0%,有动脉跨越者占30.0%;

位于胰头前方者95.0%;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者占5.0%;

平均外径约为 2 -10 m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