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的 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了,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 中国大部分地区到了 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当然,我们深圳地区虽然没有冷得那么夸张,但据天气预报说,春节前还有两波寒流,将会有10度以下的天气,这应该也是一年中宝宝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了吧! 不过, 事实上也并没有那么悲观, 因为冬季是“食 补”的好时节, 民间素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这时候,很多广东的主妇妈妈们肯定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准备好好给家中小宝贝的身体“添砖加瓦”了,鸡鸭鱼肉、各种补汤美味……一股脑儿的端上餐桌,每天让宝宝吃吃吃。 虽说对于很多体弱儿, 在冬令时节, 合理搭配饮食, 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使宝宝体质得到改善。 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进补,不恰当的进补往往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冬令进补原则 -❶- 多温热少寒凉 ▼ 冬季天气寒冷,饮食不宜吃生冷寒凉食物,应以温热食物为主。 日常饮食,可以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适当食用芝麻、核桃、栗子、大枣、牛肉、鸡肉、羊肉等偏温热性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宝宝身体的御寒能力。 -❷- 油腻食物要少吃 ▼ 0-3岁的宝宝脾胃稚嫩,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应多吃软碎的流食,少吃油腻、不好消化的油煎食品! 成年人“贴秋膘”的习俗,如大鱼大肉一定要摒弃,而代以小米粥,大米粥,山药粥、绿叶菜以及少量的肉食等清淡营养的食物。 -❸- 维生素食物不可少 ▼ 冬季是宝宝咳嗽,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需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来提高抵抗力。 所以冬天里的大白菜、萝卜、豆芽、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一定要适当多吃。 -❹- 膳食纤维多多益善 ▼ 冬天寒冷,宝宝户外运动减少,容易便秘。 这个时候充足的膳食纤维就能帮助麻麻们解决这个烦恼!它们不仅能促进食物的吸收,还能有效排解毒素。 玉米、红薯、燕麦等粗粮,黄豆、红小豆等豆类食品,还有菠菜、芹菜、白菜等蔬菜,这些都富含膳食纤维。 -❺- 菌类食物也别忘 ▼ 香菇、杏鲍菇、蘑菇、茶树菇等菌类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冬天适当食用菌类食物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 -❻- 多喝热水很重要 ▼ 冬季虽然很少排汗,但气候干燥,加上室内暖气的影响,宝宝很容易出现口干、鼻干和咽干等缺水症状。麻麻要教宝宝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让宝宝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身体的需要。 -❼- 润燥食品要多吃 ▼ 冬季气候干燥,一定要让宝宝适当食用些润燥食品。比如白萝卜能润喉清嗓、降气开胃、除燥生津;梨能生津、润燥、清肺、化痰、止渴;柚子能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 冬令进补误区 ✘ 误区1:身体“湿热”进补 平时食欲差,经常盗汗,口气重,易反复感冒,大便干燥,舌苔厚腻的宝宝,往往属于中医的“湿热”症,此时不宜进补,应待湿热祛除后才能适当进补。 ✘ 误区2:感冒时进补 宝宝感冒,很多妈妈会特意炖一些补汤喝,美其名曰增强体质,促进恢复,可这些补品根本没起效,反而导致感冒3周还没痊愈。 事实上,宝宝患感冒、胃肠炎、肺炎等疾病时不宜滋补,因为此时进补,尤如“闭门留寇”,使外邪留恋难去,病情迁延不愈,得不偿失。 ✘ 误区3:没有选择的进补 进入冬季后,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服用胎盘、蜂皇浆、花粉、冬虫夏草、海马、鱼胶、燕窝、牛初乳、鹿茸等给宝宝进补,结果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宝宝便出现了早熟的问题。 事实上,对宝宝来说,补品是有选择性的,上述含有激素或类激素样作用的补品,是不适合给婴幼儿服用的。 进补不当, 导致积食(消化不良)的十大表现 先放一张不当进补导致积食的舌苔照怒刷存在感。 Tips 所谓积食,打个比方,宝宝的脾胃(消化功能)就像一台老式电脑的内存一样,比较小,而胃口(食欲)呢,又像小金鱼一样,好一点就不停吃,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看着孩子胃口好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就会不停喂不停补,就像这台电脑打开了很多很大的程序,结果运行内存不够用了,越来越慢,最后直接就死机罢工了。 然而,电脑死机可以按电源键重启,但是宝宝脾胃死机了就没办法重启了。 那到底宝宝积食有哪些表现呢?
注意冬季进补原则, 避免进补误区, 让孩子健健康康过冬吧! ▍专家介绍: 李佳曦,中医儿科学博士,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师从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访问学者,系统进修遗尿症、性早熟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
业务专长 运用中医内外治结合的方法,进行小儿感冒、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疳积、性早熟、矮小症、遗尿症、便秘、腹泻病、多汗症、夜啼、抽动症、面瘫、癫痫等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和调理,擅长小儿多种易病体质的长期调理。
社会兼职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首批成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