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本周一,位于美国西雅图的亚马逊无人便利店Amazon Go正式向公众开放,据悉这家店占地1800平方英尺。消费者可以直接走进商店,拿下货架上的货物然后离开,整个过程不需要排队结账。亚马逊官方将这种技术描述为Just Walk Out,也就是所谓的“拿来即走”,这背后其实是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sensor fusion)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本文通过现场实地体验以及官方公布的一些资料,对Amazon Go做了一下全面解析。 本文综合了recode、New York Times的报道,原文由微信公众号“新智元”(ID:AI_era)负责编译,作者:Cecilia、弗朗西斯。 Amazon Go的自白 1. Amazon Go是什么? Amazon Go是一种无需结账台的新型商店。通过亚马逊提供的Just Walk Out购物体验,只需使用Amazon Go应用程序进入商店,购买想要的商品即可,无需在结账柜台前排长队等待。 2. Amazon Go如何运作? 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运用,使Amazon Go的免结账购物体验成为可能。Just Walk Out技术能够自动检测商品何时从货架上取下或被重新放回,并在虚拟购物车中跟踪货物。当消费者完成购物,就可以离开商店。不久之后,亚马逊会向消费者发送收据,并通过亚马逊账户进行收费。 3. 在Amazon Go能买到什么? Amazon Go提供美味的即食早餐、午餐、晚餐和小吃。常见的品类包括面包和牛奶等主食,手工做的奶酪和巧克力。对于快速的家常晚餐,Amazon Go中还提供厨师设计的亚马逊膳食套餐,选择套餐的消费者在30分钟内就能做出两人份的晚餐。 4. 如何在Amazon Go购物? 消费者需要注册一个亚马逊账户,在手机短下载安装。免费的Amazon Go应用程序。当消费者到达店铺的时候,可以使用Amazon Go应用程序进入商店,然后就可以不需要用手机了,就可以像在其他商店里一样浏览和购物。完成购物后,不需要排队结账。 5. 什么时间开放? 周一到周五,早上7点到晚上9点。 6. Amazon Go有多大? 大约1800平方英尺。 7. Amazon Go里有人工作吗? 有。员工在商店里准备原料、制作速食食品、整理货架、并帮助客户。 实地探访Amazon Go 无人超市入口是一排电子“门卫” 店铺的入口感觉就像一个地铁站,那里也有一排电子闸机,只需在手机上安装了Amazon Go的应用程序,消费者就能过闸进入店内。 西雅图亚马逊总部办公楼下的全球首家无人商店,是一个1800平方英尺的小型超市。进入超市后,第一眼会看到货架上摆放的沙拉、三明治和饮料,以及即食的三餐食品。 Amazon Go还提供小瓶装的啤酒、葡萄酒以及肉类,所有餐具都是亚马逊自制的。继亚马逊收购Whole Foods之后,还有一部分售卖区域专门摆放薯片、饼干和坚果,这些都来自杂货商365 Everyday Value。 超市内再无购物车,所有结账过程都是自动的,商品可直接装入购物袋内。亚马逊说,每当顾客从货架上取货时,商品就会自动放入他们在线账户的购物车中。如果顾客把商品放回货架上,亚马逊会将其从在线账户的购物车中移除。 Amazon Go使用相机和传感器来动态监控消费者,并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自动为他们从商店中取出的商品进行结算。亚马逊并没有多说这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只是说它涉及到复杂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 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数十个方形黑色摄像机持续监控消费者行为,该系统对消费者来说体验不错,但如果进入店铺的人比较多,比如那些带着小孩的家庭,这也会对监控带来挑战,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Amazon Go的工程师一直在研究一起到店购物的家庭,并调整传感器,以识别孩子在商店里闲逛时是否有吃东西。 无人超市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工作人员,超市的入口有迎宾人员,一名身份证检查员在酒吧附近驻扎,至少有六名工作人员在厨房内。
最后的结账部分也是相当便捷,拿好商品走出店铺,没有排队,几乎瞬间完成收费。 亚马逊的核心技术,专家们怎么看? Amazon Go宣传视频发布后,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新智元人工智能核心微信群中,各位专家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那么,专家们怎么看亚马逊这一尝试? 专家1 (资深技术人员,与Amazon Go项目内部人员很熟):里面有很多普通摄像头和3D摄像头,做了3D人体建模和行为分析。可以说,Amazon Go绝对不是PR,做这个小店有千万美元级别的投入。 专家2 (机器人公司董事长):拍脑袋分析一下,进门扫完码后,后台系统通过3D摄像头把人体特征数据与账户ID进行绑定,然后对取货动作的视频进行分析(通过深度学习来正确辨识人类取放商品的动作细节)来实时更新虚拟购物车,出门后自动支付。如果店内人流密集的话,后台的实时运算量极其巨大。进门的闸机确保了客户ID能被有效辨识,但是如果是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出店的时候小孩也拿着东西,而且与大人分开较远的话,系统可能就无法自动结账,不过可以发出报警。 专家3(工程师):如果问题缩小到只是进出闸机那会儿整个人的识别, 只做一进一出的对应及出闸机时身上携带商品(用 RFID之类补充确认)的感应识别, 那似乎还在可脑补范围之内。 核心技术 Amazon Rekognition 根据官网介绍,Amazon Go主要的识别技术叫做Amazon Rekognition,能够在消费者购物流程中进行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识别,以判断多种不同的购物场景。 六张图看懂Amazon Go消费过程 US Today对Amazon Go的购物消费过程做了更简单易懂的可视化展示。 首先,消费者用手机像地铁刷卡那样进入店铺。当然,手机上得注册有亚马逊的账户。与此同时,位于入口处的摄像头会进行人脸识别,识别的技术主要是Amazon Rekognition。 当消费者在货架前停下来时,摄像头会捕捉并记录消费者拿起或者放回去的商品。 放置在货架上的摄像头会通过手势识别,判断消费者是拿起了一件商品(购买),还是拿起一件商品看了看又放回货架(不购买)。 店内麦克风会根据周围环境声音判断消费者所处的位置。 货架上的红外传感器、压力感应装置(记录商品被取走),以及荷载传感器(记录商品被放回)会记录下消费者取走了哪些商品以及放回了多少商品。同时,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给Amazon Go商店的信息中枢,每位顾客都不会有延迟。 在离店时,传感器会扫描并记录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同时自动在消费者的亚马逊账户上结算金额。 Just Walk Out技术背后的专利 国外网站上,有人翻出了亚马逊两年前申请专利时发布的文件。亚马逊提交的专利文件中描述,这一系统使用了包括RFID(无线射频识别)在内的技术,探测购物者是否从货架上拿下了商品,然后把数据传输到一台手持设备上。 这也意味着,在购物者继续购物的同时,系统已经对商品状态进行了同步。当消费者从商店的“过渡区”走出商店时,系统会感应到消费者已经离开,随后对他们带走的物品进行统计结算,并在顾客的亚马逊账户进行扣款。 专利示意图: 可以看出,店内有各种传感器,包括商场安装的摄像头、商品上的重量感应器 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具体识别过程 专利文件写道:
专利文件表明,系统可以使用消费者过去的购买记录,来帮助确认消费者在购物时选择的某一商品。
亚马逊在视频中提到,他们使用的技术包括多传感器融合,从不同传感器上获得的数据增加了判断的可信度和准确率。以下是专利文件对多传感器数据汇合的描述。
这一专利文件是在两年前公布的,现在亚马逊很可能也做了很多的调整和优化。但是从视频上可以看到,基本思路还是沿袭了专利文件中的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