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秋雨牵我心

 倚栏听风01 2018-01-23



文/胡乐乐

东风刚从冰冷的水汽里突围,身上还是有一些凉凉的。北方的早春总是在冬末的怀抱中缠绵,久久不愿离去。所以,我总是忍不住想,此时的江南定然摆脱了“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景象,一定是万紫千红,溪桥柳细,无奈此时此刻不能亲眼去看看。当形而下的局限无法满足形而上时,一缕秋雨便抚平了我被春风吹乱的发。

我对余秋雨先生知之甚少,但是他细腻又温厚的笔触总让我有万丝相遇恨晚的情愫,尤其是对于《文化苦旅》,始于惑,终于奇。乍读此书,我疑惑于为什么一场靠精神信仰支撑起来的文化“盛”旅被余秋雨先生称之为文化“苦”旅,后来,思想随着余秋雨先生翻山越岭,踏遍河川,心中终于有了一层浅浅的答案—那是一群文质彬彬的幽怨灵魂在咆哮。余秋雨先生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曾有一段历史的伤痕:他所留下的每一串脚印,都曾留下和他一样有文化柔肠的人的脚印。作为一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他敏感的神经总是时不时拨弄他、诱惑他睹物思人。所以即使此刻眼前景物再迷人,前方风景再秀丽,只要他的心还有所感知,只要他的思想还在跳跃,他就没有办法真正地去享受眼前,灰蒙蒙的过去总能让他苦涌心头。

虽然苦涌心头,但苦中作乐未必不是另一种享受。如果问,我和余秋雨先生最大的缘分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我们共同热爱着东坡!虽然我只是他千千万万个读者中的一个,但对东坡的热爱足以让这种距离感淡化。《文化苦旅》中,我感触最深、思想波动最大的自然也是余秋雨先生写东坡的那篇《黄州突围》。一来是因为我对东坡的热爱总是让我不自觉地想去了解他,而余秋雨先生的文章里有大量关于东坡的事迹并辅以史料为证。二来是因为余秋雨先生对东坡的热爱足以让我内心深处产生共振。曾经多少时候,东坡作为我的精神支柱陪我走过了生命中的坎坷。我相信,任何一个喜欢东坡的人都会将他视若珍宝,在夜深人静、幽人独往来时去回味他的浪漫;在凄风苦雨、荆棘满路中去重温他的坚强。读到《黄州突围》,我更加确定,曾经的那个傲世的才子、高高在上的官员也会经历疑惑、失望、沮丧甚至是绝望;我也更加明白,东坡之所以为东坡,正是由于他所经历的苦难。从而我也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如东坡般豁达超脱的种子,起码我真正明白也体会到了“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余秋雨先生也对东坡爱得深沉,可他没有过度煽情。但当我读到东坡被人捆绑、被人羞辱到想要自杀,在牢狱中被人侮辱到连其他犯人都不忍听之的程度,我除了心疼就是愤恨。我知道我没有余秋雨先生的胸怀,但我钦佩却不想学习他的胸怀,原谅我是一个女子,我不能做到如余秋雨先生那般的平静。

如果《文化苦旅》只能以我最热爱的东坡来吸引我的眼球,那只能说明它是一个平庸的作品。相反,我不能说每一篇文章都让我着迷,但是一旦融进去,我就恨不得摘抄秋雨先生说过的每一句话。事实证明,秋雨先生还是借王国维先生再次刺痛了我的心,并且这次还伴有长期的脑海空洞和呆滞。“他只想留在古典时代”确实,王国维先生只想留在古典时代,他的所有心愿所有遗憾也都在他纵身一跃的扑通声中实现和完结。我本鄙视自杀轻生的人,但到了王国维先生这里,除了一阵静默我什么都没留下。文化的极度脆弱与极度强大,都在王国维先生纵身投水的扑通声中呈现无遗。秋雨先生说,他面对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音容相貌。或许,一个地方的美丽与残缺,都在于它身后曾经站立的人。

不仅是人,我也惊叹于宁古塔的野蛮、敦煌莫高窟的伤痕、天一阁的历经沧桑。徜徉在文字铸造的国,心里更是五味杂陈。许多年前,那些来自清廷的流亡者他们步履维艰地向极寒之地宁古塔走去,心中的绝望难以掩盖又不得不压抑住。他们之中会不会存在着一流的人才?也许真的存在过,但就像秋雨先生说的那样,文明可以产生于野蛮,但从来不喜欢野蛮,屈原、司马迁、曹雪芹确实也受过很多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或许,纳兰容若因为一封信而救下一个人的性命足以给那些在宁古塔上空飘散着不愿离去的幽怨灵魂以最质朴的安慰。

莫高窟的清淡无欲很容易让国人忽视她曾经受过的侮辱与苦难。余秋雨先生走过这里,抚摸着厚重的砖墙,思绪猛地回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时的莫高窟是白俄士兵的驻扎地。当一个民族将自己近乎完美的艺术品赤裸裸地呈现在入侵者面前的时候,留给这件艺术品的会是什么不必多说便能知道。作为中国人,更作为一个有文学素养的中国人,余秋雨先生怎能不气愤,怎能不恼怒。可是再气愤再恼怒又能怎么样,莫高窟的风还是静静地吹着前方的沙粒,余秋雨先生只能本着一个中国人起码的良知矗立在风沙中,静默、超脱。而这种静默与超脱不仅留给了莫高窟,也留给了天一阁。自明朝中后期开始,天一阁便散发着特有的光芒。范钦对书的痴迷成就了一座令世人震惊的藏书楼,他的子孙一代一代的接力却不想他们的的坚持与投入全被一个偷儿所毁。当天一阁的书被一本一本的偷走,埋藏在天一阁旁边的钱秀芸小姐若有所感知,岂不是比死还更加难受?余秋雨先生不敢想,他只想静一静。

秋雨的中国之旅在一声声静默的悲叹中完结,与其说完结,倒不如说是永恒。而他的世界之旅自然也是痛并快乐着的。我始终记得秋雨先生说,他走出中国,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的确,如果仅仅将视野放在一个角落而不跳出那个圈子,很难全面、立体地感知你想要感知的东西。就像我曾经在一个时间段里感到很迷茫很无助,可现在回忆起来,那只是长长的路上的一段弯曲的一隅,只要你还在那条路上,走下去,就对了。视野跳出那个圈子再回过头看,真有点辛弃疾当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这也许也是苏轼口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那座庐山,从秋雨的人文研究中仿佛又发掘出了生活中宝贵的经验,这也许真的是书籍带来的好处,在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上,猛然想起曾经在大脑里逗留过思考的问题或是一句话,细细品味,发现确是此理!这也许就叫,融会贯通吧。

从秋雨的世界之旅中窥出人生经验,他的人生之旅更是让我收获颇丰。这里没有萧伯纳对黄佐临“士为知己死”的荡气回肠,也少了巴金百年沉积的岁月蹉跎。温暖如汩汩溪流,在字里行间流淌。我本不应该惊奇,像秋雨这般思想深邃之人,要不是氛围的熏陶,怎会成就他腹有万卷书的泼墨自如。他的人生之旅更加使我相信,只有记住“人”最初的起点,就算是负重前行,也一样走出岁月静好的优雅从容。

活在书外的我,阅尽秋雨之旅,好想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静一静。这场思想的盛旅给了我太多的苦楚、太多的仰头冥思,而每当一抬头,我仿佛看见了那些在苦难中还坚持高贵的灵魂,看到了喜马拉雅山麓上空那一抹雄厚的沉云。我知道这些灵魂和这些风景已经随着我吸入的氧气融进了我的血液里、长进了我的骨头里。更重要的是,那一颗强大到可以包容所有文化创伤的心灵正在悄然形成,我知道,这不仅是秋雨先生的人格感召,也是民族文化的强大震慑。

多年之后,当春风再次扬起我的头发时,我踏上秋雨先生走过的路,思想回溯。我知道,这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