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花男孩”王福满 【背景了解】 王福满,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2010年出生,是云南昭通一名留守儿童,系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2018年1月9日,他头顶风霜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王福满家住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村民委员会鱼池麻村民小组,他的家离学校4.5公里,平时都走路一个多小时去上学。语文成绩一般,数学比较好。每天放学回家,完成家庭作业后,王福满和姐姐需要打猪草,煮猪食、喂猪。王福满没有去过镇上,没有走出过转山包村,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他喜欢看科幻类书籍。王福满说,他的心愿是长大后当警察,因为可以抓坏人。 照片是班级老师在2018年1月8日8:50左右拍的,拍完发给校长付恒,流传到了网上。付校长表示,出于保护孩子的考虑,不透露孩子姓名。照片男孩所在班级有17个人, 2018年1月8日,正值学校举行期末考,上午期末考试考的是语文,因气温已经零下和路程较远,“冰花男孩”在零下9度的低温下赶路上学,这才变成了照片里满头雪白的模样。 2018年1月10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微校园在得知“冰花男孩”王福满的心愿是“当警察”和“来北京”后,公安大学师生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期待他能够初心不改,努力拼搏,来到北京这所被誉为“共和国警官摇篮”的学校学习,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实现除暴安良,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公大学生们希望“冰花男孩”能够看到这些鼓励,和他们一同实现内心的梦想。 【见仁见智】 赞美苦难有多残忍 穷孩子就该努力自强 家人和社会应有爱心,温暖孩子的上学路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温暖孩子上学路,不能靠媒体的“偶遇” …… 2.余光中去世 【背景了解】 【时人评价】 余光中走了,在七十年的台湾文化史上,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疼痛彻骨的迁徙流亡思乡,到意气风发的“希腊天空”的追寻,到回眸凝视决定拥抱枋寮(台湾地名,代指台湾)的泥土,到最后在自己拥抱的泥土上又变成异乡人,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 (龙应台评) 【运用举隅】 〖其人〗 作家与母语文化背景的辩证关系:与石黑一雄比较(移民文学) 〖其言〗
◆ 在诗的品位上,一个人要能兼顾白居易与李贺,韩愈与李白,才算是通达而平衡。(蔡案:其言下之意谓白居易的通俗、李贺的艰涩、韩愈的铺叙、李白的想象可兼容并蓄。)
◆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