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圈粉老太太

 卡图洛夫斯基 2018-01-23

读《史记》,发现在项羽的本纪和陈平的世家里,还藏了两个有意思的老太太。

 

一个是陈婴的母亲,另一个,是王陵的母亲。

 

革命爆发前,陈婴在东阳县政府里做吏,具体负责监狱方面的工作。

 

所以,在江湖上,也便有些名声。

 

陈婴这个人,业务好,也颇懂得急人之急,与人方便,有事肯帮忙。日子一长,黑道白道,都说他是“长者”。

 

这便算是维稳、统战一肩挑了。

 

有点像秦朝末年版的一个小地方上的“及时雨”。

 

革命意味着天下骚动,好事者都想起来。

 

项羽、项梁在会稽郡,杀了郡守,拉起队伍时,东阳县的好汉们也砍了县令,啸聚起几千人马。

 

他们想选个头领,选来选去,都不能服众,最后就推陈婴出来。

 

陈婴忙说,这不合适,我毕竟多年吃体制饭的,再反它,不好看,要不,你们先干着?

 

好汉们都说,什么好看不好看的,你作为个人,不能抗拒历史规律啊。

 

“遂彊立婴为长。”

 

陈婴就一边往中间坐下,一边说,那你们可真得听我的,干这种大事,关键是核心。

 

众人簇拥着都说好。

 

事情就这样成了。

 

当项羽、项梁的部队发展到八千人规模时,陈婴麾下,已有两万了。而且,精神面貌都特别好。

 

战士们一个个裹着青色的头巾,整齐划一,表示自己不是乌合之众。

 

于是,就有人建议陈婴索性称王,以扩大政治影响。

 

陈婴有点心动。

 

不料,老太太出来说话了。

 

“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意思是,陈婴虽然在县上十分兴头,但毕竟根基甚浅,带头打天下,能力不及,风险太大,不如仔细选个人,带部队投过去。

 

事成,就是从龙。能封个侯,也不错。

 

万一败了,不是那么树大招风,也容易亡命些。

 

陈婴冷静下来,认真想了想,觉得还是听妈妈的话。

 

所以,项羽渡江,往这边发展时,陈婴就主动联络,表示愿意跟着项家干。

 

有几个老粗还不肯,说自己单干痛快,何必居人之下?

 

陈婴就耐心地做工作,说咱们眼下兵确实比他们多,但还是讲个实事求是吧,出了东阳县,谁他妈认得我们?他们的旗好看。

 

他们家世世为楚将,尤其还有个项燕,这名字好,群众爱戴。

 

“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于是,项羽意外得了数万人,当然大悦。

 

也便很注意给陈婴面子。

 

灭秦之后,项羽给了他一个上柱国的位子,算第一等的革命元勋,当然也封了侯。

 

一如陈母的预料。

 

更有趣的是,后来楚汉相争时,陈婴又带部队投了刘邦,进城后,在这边,也封了侯。

 

可知陈婴对母亲当初的话,理解更深了,简直像是把跟人当成了学问来做。

 

王陵的母亲就激烈些。

 

革命前,王陵就在沛县混社会,道上的名声比刘邦大,资历也比刘邦深。

 

刘邦出来混时,虽然手下多有小弟,也很兴头,但见了王陵,还是要迎上去,加一声哥,恭谨而热情。

 

《史记》笔法有时候颇含蓄,叫做“高祖微时,兄事陵”。

 

后来,革命爆发了,刘邦在沛县拉起队伍,王陵心里有想法,“亦自聚党数千人”,窜去南阳方面,发展根据地,“不肯从沛公”。

 

摆明了不想和刘邦一起干。

 

多年沛县大哥的面子放不下。

 

只不过后来项羽势大,不注意统战,热衷于吞并各个小山头的地盘和部队,王陵也感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开始配合刘部对项羽作战。

 

但对刘邦的态度依然若即若离。

 

有一天,项羽也想试试统战,但颇不得章法。

 

他派人把王陵的母亲抓来,放在军营中,一开始还很礼貌,说请老太太给王陵发个话,带部队投过来,封侯少不了。

 

不料这老太太竟似很懂政治一样,嘴上答应发话,私下却嘱咐使者说,告诉王陵,必不得已,别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就踏踏实实跟了刘邦吧,活下去最重要。

 

“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说完,伏剑而死。

 

项羽听说后,立刻恼了,也顾不得耐心探讨统战的艺术了,心里只要出气,竟下令烹了老太太。

 

王陵得知噩耗,又审时度势,最终倒向刘邦。

 

只不过,刘邦心里也有事,明白王陵这位老哥哥一开始是无意跟自己的,所以进城后排座次时,故意抻了抻他,封得比较晚。

 

但毕竟还是封了。

 

后来做政治遗嘱时,知道要平衡吕后势力,需要王陵这种人,就把他的名字也写进去,指示陈平、周勃要注意配合他。

 

事实证明,刘邦很老辣。

 

后来吕后要在中央搞动作时,陈平、周勃装孙子,果然是王陵先怼了回去,造成了很好的政治影响,让吕后也不得不有所忌惮。

 

陈婴的母亲,只是提醒儿子,不是那块料,乱世里不要轻易当头,活下去最重要。她并不关心谁是刘邦,谁是项羽,也不关心哪个阿猫阿狗将来坐大位。


她只是爱儿子,怕儿子出事,不能免祸。

 

王陵的母亲,则指名道姓,认可刘邦。不惜自杀,也要为儿子在刘邦那里找到一份前程。


她的政治觉悟是从哪里来的呢?

 

只好说,刘邦早年间在沛县街头,确实没白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