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DF之中国专家 | 李昂: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监测仪之准确性的临床验证

 渐近故乡时 2018-01-23

编者按

  在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上,有很多中国专家的研究摘要被接受并在现场展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昂等开展的一项研究,对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监测仪的准确性进行了临床验证,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在IDF大会现场对该研究进行了介绍。


郭晓蕙教授介绍壁报内容


郭晓蕙教授介绍壁报内容 来自国际糖尿病 01:24


  作为一种全球性慢病,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采用现有技术无法完全治愈。目前广为应用的指尖血糖监测会带来身体不适,并存在感染风险,不适合日常进行频繁的自我监测。无创葡萄糖监测可实现无痛、无风险、低成本和频繁血糖监测,无疑是自我血糖监测的理想方法。


  郭晓蕙教授等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验证了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监测仪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研究采用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监测仪通过测定环境温度、环境湿度。SpO、脉搏以及指尖的温度、湿度和血流量来无创性地检测葡萄糖浓度。研究期间,所招募的2型糖尿病受试者需在早8点前到达检测中心并休息30分钟。首先进行空腹校准,然后在20分钟后行无创检测,并于无创检测后立即进行指尖血糖及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最后行空腹血糖检测。然后让受试患者在15分钟内食用80g面条,并在餐后两小时进行与前述空腹状态相同的检测。此外,进行无创血糖检测、指尖血糖检测及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均检测两次,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计数。


  研究共计入选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平均年龄为59.3岁,男性及女性分别有136例和118例。分析显示,就静脉血糖与无创血糖检测结果相比较而言,两者所测得的总体血糖范围为4.0~23.8 mmol/L,相关系数为0.6902,均方根误差(RMSE)为2.668 mmol/L;空腹血糖范围为4.0~17.3 mmol/L,相关系数为0.8394,RMSE为1.855 mmol/L;2小时餐后血糖范围为4.7~23.8 mmol/L,相关系数为0.5393,RMSE为3.290 mmol/L。


  上述结果提示,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监测仪之检测结果与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糖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餐后状态下两者的相关性会减弱。这可能与餐后状态下局部循环状态、温度及湿度的相关指标变异性更大有关。这提示,临床应用时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监测仪可能对于测定空腹血糖有更高的价值。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