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广天地]河鲈鱼养殖技术

 昵称10744611 2018-01-23

[农广天地]河鲈养殖技术(20110717)  本视频由CCTV7农广天地官网提供

随着我国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常见淡水鱼养殖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对增加养殖户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节目介绍的河鲈,也就是俗称的五道黑、五彩斑鱼,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肉质鲜嫩,爽滑少刺,营养丰富,在商品鱼市场十分走俏。

河鲈鱼属于高山冷水鱼,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在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此鱼肉嫩味鲜,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河鲈鱼养殖技术知识:

(1)准备工作。鱼种放养前15天,即5月初,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667平方米用牛石灰6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清塘后6~7天,加注新水至1米深水位,每667平方米堆放发酵好的鸡粪400千克,以肥水。同时,在池塘四周种植部分水花生、水葫芦。

(2)饵料投喂。第1年的养殖前期,将收购的野杂鱼绞成肉泥,分成8个点堆放在池四周,每天投喂3次。经过1个月的驯化,最后集中在饵料台上投喂。第1年的养殖后期及第2年,投喂从市场上收购的野杂鱼。投喂前,先将饵料鱼用清水洗净,再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分钟或用浓度为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将饵料鱼绞碎后投喂。随着河鲈的生长,饵料可直接投喂,每次投喂量以鱼1小时内吃完为度,投喂量为河鲈体重的2%。投喂时要有耐心,当抛出的饵料吃完后,再抛下一次,直到池鱼不再激烈争食为止。投喂上午、下午各进行1次,要根据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

(3)水温调控。河鲈属冷温带鱼类,养殖成败的关键是水温。养殖前期每星期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20~25厘米。高温季节,池塘水位保持在3.5米以上,并每天加水6小时左右,使水循环流动以降低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5℃以下。每天开增氧机1~2小时。

(4)病害防治。防病参照四大家鱼的管理方法,重点做好水质管理与饵料消毒工作,平均每15~20天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交替消毒水体1次。保证投喂的饵料均为鲜活饵料,且要做好饵料的消毒工作。养殖中发现鱼有腐皮病,可按0.3毫克/千克的用量,将二氧化氯对水后全池泼洒。

(5)日常售:理。观察鱼群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保持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天气炎热时勤加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严格防止农药、有害物质等流入池中,幼鱼对农药极为敏感,极少剂量即可造成全池鱼苗死亡,必须十分注意。及时用生石灰和富氯等消毒水体,以达到防病之目的。

相关新闻:

继去年引进“大块头”草鱼获得成功后,密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又成功引进了来自天山脚下的新品种鱼———新疆河鲈,如今已成为渔民增收致富的新选择。

河鲈是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特有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在池塘中套养,可有效控制野杂鱼的数量,提高主养鱼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今年6月底,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河鲈苗种1000尾,在太师屯镇车道峪渔场试养。经过精心饲养,鱼的成活率达95%。明年,该县将加大该鱼的引进力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