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关系

 大德务农 2018-01-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章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建成,乡村振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担当作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准确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推进、有序践行。

把握好“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的关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产业兴旺需要产业政策支持、人才和技术支撑、资源配置倾斜、思想观念转变。根据本地区发展优势,合理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延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建立健全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村新活力,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宽渠道。“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产业兴旺,让农民群众腰包里有钱!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是山环水绕、鸟语花香、绿荫大道、院落别致的画卷。但生态宜居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不搞形象工程,不以破坏生态和土地资源为代价。生态宜居必须以产业兴旺为前提,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金和物质支撑下,大力改善农村的水电气路房等基础设施,改善教育、就医条件。长远规划、精心设计、稳步实施。生态宜居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环保理念,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把握好“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关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新时代要有新乡风。乡风文明就是引导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科学的社会风气,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美德,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乡风文明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有效治理,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治理乡村,引导乡村的新风尚、新气象,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行为,以文明乡风来影响村民和谐,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振兴。把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风文明、基层组织建设搞好,使农民群众心情舒畅、生活富裕。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学思践悟。正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按步骤更快更好地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产业兴旺是前提和基础,生态宜居是效果;乡风文明要提升完善,有效治理是它们的保障。它们之间互为贯通,相互作用,是构成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准确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应用、科学实践才能避免形式主义、盲目蛮干,才能杜绝瞎指挥、乱作为、不作为,才能顺利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旋伟大复兴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