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qyphhh 2018-01-24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会怀旧念旧的人不少,但把“收集旧物”当成一项专门爱好的人却不多。

在武汉,就有这么一群恋旧成癖、醉心于老屋拾荒的“破烂王”。老房子遗留下来的“垃圾”,拆迁堆里露出的“破烂”,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期一会的宝贝。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 拆迁堆老砖头上的“沙湖”二字

平时捡完东西,他们的汽车后备箱也许是这样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骨灰级“旧物”爱好者家通常扮演着仓库的角色,囤满旧物的屋子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喜欢复古调调的人其实蛮多,但是真愿意把老物件、旧家什从垃圾场、拆迁堆里一个个捡出来并视若珍宝的人,在武汉真的只有那么些。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大到旧的藤椅竹床、木板窗扇、斗柜方桌……小到废纸海报、杯碟碗盏、坛坛罐罐……这些常人眼中已经失去价值的老东西,在他们眼中,每一件都沉淀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若论情怀,最论不过的就是他们。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扫楼”

不用花钱就能get各种好物

拆迁楼就像是老家什老物件的免费资源库,只要你有心,一分钱不用花就可以淘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宝贝。

惠姐是旧物圈里骨灰级的发烧友,从2011年开始入坑,到现在到底收集了多少老东西,她自己都懒得数。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11年那会儿多肉刚开始流行,惠姐想找几个古朴点的花盆种多肉,恰好旁边拆迁的老社区窗台上几个红陶盆特别惹眼,于是踩着半人高的野草钻进楼里。抱回来的几个老花盆,是惠姐扫楼生涯的第一份战利品。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如今老家的房子没有住人,作为仓库塞满了扫荡老房子得来的各种战利品;位于武汉郊区的毛坯楼房还没时间打理,但光是大大小小的坛子罐子,就已经堆了大几百个。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现在住的家里,从进门处放眼望去,五花八门的老物件杂陈于房间的各个角落,看上去特别壮观。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旧物圈里管“进废旧老房子捡东西”叫做“扫楼”。惠姐刚捡东西的时候还没这个词,后来一起捡东西的人慢慢多了,便自创了这样一个叫法。

惠姐专门建了个旧物交流群,到现在群里有将近七十人。成员里面,有国企上班儿的老干部,也有二十不到的学生伢,有开咖啡馆的,也有捣鼓民宿的……年龄跨度从六零后到九零后不等。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旧家具做的民宿

惠姐总说自己是个“红娘”,把发现的资源分享给其他人,希望每一件被遗弃的老东西都能找到珍惜它们的主人。

大家对老东西的偏好也不一样,惠姐自己偏爱各种陶罐瓷器,尤其喜欢跟茶相关的用具,每次扫楼也会重点瞄准这些东西。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群里的同好中,有喜欢各种老印花布料的,有喜欢各种老料玻璃的,有偏爱各种雕花木制品的,也有收集一般的生活用具的……各有所喜,各有所得。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老料玻璃咖啡杯,从前风靡,现已很少见

老物件并不难用,不仅使用功能完好,还多了一股子难言的韵味和别样的美感。

拿木质家具来说,往年的木作家具做工极好,用的是扎扎实实的天然木材,榆木、柳木、樟木、枣木……每一样材料都不含糊,现在家具的用料根本比不了。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东西实用之余,还包含了老一辈匠人们朴素大气的审美追求,是特定时代审美情趣的具象载体。哪个花纹是哪个年代爱用的,哪个样式又是当年人们最喜欢的,每样都有源可考,有据可查。

不管是作为软装搭配,还是用作特定时代的风物研究,都是极好的素材。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捡来的老物件搭配的小景。

老房子的遗留物里不是没有宝贝,拾荒老手们经常能在垃圾堆里翻出厉害货色。

五金完美、品相绝佳的整木板儿做的樟木衣箱,晚清时期的瓷罐,民国老料玻璃冷水壶和玻璃罐……每间陌生的老房子,都是藏着未知的淘宝地,时常给拾荒者们带来意外之喜。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遇到好物件的时候,经常让旧货控们心情复杂,一方面因为邂逅好物而高兴,另一方面又总会无比惋惜: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有人舍得扔呢。

表面的尘埃与污渍拂开,每一寸包浆和瑕疵,都是时间留下来的痕迹。

当你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会觉得跟它很近。相比之下,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是没有温度的,那些东西跟人不亲。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老东西独有的那份亲切感,只有时间能造就,花再多钱也复制不了。

扫楼的时候,小伙伴儿们经常感叹:蛮多老玩意儿在我们小的时候还很常见,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玩意儿。后来,生活质量慢慢提高,很多老东西扔的扔,坏的坏,更迭到现在几乎很难再见到了。只有在这些拆迁的老房子里,偶尔还能遇到。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很多西放到现在,同样的手工与材料,花上重金估计也很难买到了。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收破烂”的迷人之处在于

你永远不知道下个空房子里有什么

扫楼扫多了,会上瘾。

几乎每个刚入坑的小白跟着扫了一次楼以后,就会彻底爱上了这种免费“淘宝”的感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房间里有什么东西,那种收获未知的喜悦,根本没法代替。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扫楼的次数多了,都会染上“职业病”。

平日里,他们跟贼似的,习惯性地喜欢往别人家里的老东西上瞟;若遇到即将拆迁清退的老旧空房更是两眼放金光,盘算着啥时候能进去“干上一票”。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平时发现没扫过的旧楼,惠姐就会先去采个点,如果有好东西,就拍几张照片顺便定个位分享到群里。很多其貌不扬的破楼,经常能搜刮不少好物件。群里面谁吆喝一声“周末扫楼去”,其他人就跟打鸡血似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有时候你明明在上班,但看到群里的人出去扫楼发的图片,漂亮的木柜子、包浆超美的竹床、保存完好的刻花玻璃……一旦有一眼看中的东西,心里真是羡慕嫉妒恨,恨不得班儿也不上了马上飞过去跟着一起扫。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进一栋楼房,你一个人能拿走的东西有限,经常是房子还没扫完,手里的东西已经满了,也只能给自己留个念想,在随后的日子里抓心挠肺牵肠挂肚。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除了能捡到好物外,扫楼的迷人之处还在于“体验”和“欣赏”。毕竟无论收获多少,那一份因为有趣之物而感动的心情才是最重要。

跟着惠姐去昙华林后面的瑞典社区扫楼。福利村、公民巷里面有有很多美丽的老房子,有几栋一百多年的带壁炉的老洋房子特别气派,门口铺的台阶都是汉白玉的,木质雕花的楼板楼梯很有感觉。虽然对外说是要修复,但到时候估计还是得拆。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像这样的房子里遗留下来的东西质量很高,很多笨重的木质家具特别漂亮,可惜根本搬不动。沿着旧红的楼梯盘旋而上,在张贴着壁纸的阁楼里转悠,即使什么也带不走,光是欣赏房子本身都是一种享受。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每个房间都有各自的故事:里面曾经住了什么人?里面的人又经历了什么?扫过楼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每扫一间房子,总感觉自己见证了房屋原主人的部分人生。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你会在房间角落洒落的老照片中,看到一个牙牙学语的奶娃娃如何长大成妙龄少女,你会从照片里看着她结婚、有了孩子,然后皱纹慢慢爬满她的脸庞。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房间那么多散落的酒瓶子,房主人是不是爱喝酒,亦或是遇到什么伤心事;柜子里的奖状和证书,以及从海外寄回的信件,不知道房主人的孩子会是怎样开挂的人生。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也会发现很多悲伤的碎片,在一间老房子里,我们看到老人人生最后一刻与家人的合影,看到圆珠笔写下的信件中,那句“他是我精神的唯一支柱”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扫楼不仅是为回收旧物件,也是在感受旧时光,见证无数段人生,这才是扫楼持久的魅力所在。


特别羡慕出生在农村的朋友,觉得他们是有根可寻的人,不管在外漂泊多久,最终总有那片土地可停留。看那些拍纪录片的去拍关于农村“乡土记忆”的题材,总觉得在农村有很多素材可拍。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有时候会想,如果要拍个关于武汉的“乡土记忆”,其实就是要拍老社区、老房子,老物件……这些才是老武汉们所熟悉所怀念的东西,是城市人“根”的所在。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若干年以后,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旧物,也许很多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特别羡慕这些旧物控,他们不仅是旧物的知音人、爱好者,更是城市记忆的收藏家。

恋旧的人大都很浪漫,一想到这座城市有这么多念旧又深情的人,真是好。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大家保存至今的童年老物件都有些什么?

有又怎样的故事与回忆?

武汉另类拾荒者,连房子都是捡来的

(图文/武汉吃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