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闭症孩子语言教学常见误区!你还不知道?(二)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8-01-24

在语言教学中的第二大常见误区是

将语言单纯看成语言问题

没有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联系起来的观念

更没有具体的训练方法

学习一个词汇和句型,还不是自闭症儿童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经过反复示范,孩子是能够掌握的。


虽然他们可以和普通儿童一样掌握同等的词句,但是,在实际的人际沟通中,他们与他人的语言交流仍然有很大的障碍。问题出在哪里呢?

很多家长为孩子这样的表现困扰着:“孩子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管别人是否喜欢听,不管别人是否听得懂,说话的时候目光不看对方,自己说完了转身就走开,不管对方的反应如何;不能围绕一个主题谈话,别人谈话时随便插话,和别人的话题又格格不人一一'


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不会说话',这是在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非社会化'现象,这种现在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上特别突出,甚至他们终身都会带有这个特点。


造成这一病态语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极端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     

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制约了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同时也是影响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训练自闭症儿童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更加社会化,也才能使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训练思维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能力,例如,培养孩子抽象概括能力,通俗地说,这种逻辑能力就是对事物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这种关系是内在的、抽象的,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才能理解这种抽象关系。

如果孩子的逻辑思维水平比较低,那么很多人际交往中的抽象社会关系,孩子是难以理解的,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工具表达,必然就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鹦鹉学舌'。


因此,在语言训练中,一定不要为了教语言而教语言,不能脱离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单纯地教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