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国宝书画展,高清图像下的宋画趣读

 老饕餮518 2018-01-24





台北故宫办了一个大展,“国宝的形成——书画精华特展,展出了国宝级书画34件、重要古物11件。包括东晋王羲之(303-361),唐代韩干(8世纪)、宋代燕文贵(967-1044)、文同(1018-1079)、徽宗赵佶(1082-1135)等重量级作品。





  本期文章,咱们还是继承以往的优良传统,借助此次展览图录高清的数字图像,来看一看这次展览中的一些有趣的细节。

宋人苏汉臣《秋庭戏婴图》中的小玩意儿



  苏汉臣是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画家。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任画院待诏,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南宋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

  他师从画院待诏刘宗古,所绘人物、仕女及佛道宗教画,用笔工整细劲,着色鲜润。尤擅描绘婴儿嬉戏之景和货郎担,情态生动。

  关于这幅《秋庭戏婴图》的具体内容

▼ 陈葆真先生在《古代画人谈略》一书中有过精彩描述:


  “画面偏右湖石耸立,把画面分成左右两半。右半面为芙蓉艳放,稚菊吐芳,暗示秋天。下方圆漆櫈上摆满精巧的玩具,地上铙钹一俯一仰,似乎已经失去主人关心。画面重点放在左下方的两个孩童身上。只是稚童二人,一衣白,一着红,正头挨头,弯身倚在描画的圆形漆櫈上推枣磨为戏。红衣男孩似乎占了上风,退去背上衣领的束缚,紧张又得意地正要下手。白衣女孩张开小小的嘴,露出一排细细的乳齿,伸手若有所辩。他们那样全神凝注,眼神交并,集中在桌面上那个小小的世界中,忘记了一切!”



  然后咱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圆漆櫈上的枣磨上,“推枣磨”是古代儿童秋天枣熟后普遍玩的游戏,据一些朋友说,现在有的地方也还有玩儿,只是不多。

这个玩具怎么玩呢?


  清代孙广陶在其《岳雪楼书画录》卷一中载:“南宋苏汉臣二童赛枣图轴。”孙氏此记述中有一条线索,就是一个赛字,应是指此游戏的比赛性质。即轮流拨枣,看谁转的圈数较多为胜。


微博上的 @石为云根 老师自己动手复原了一下这个古老的玩具。如下图。






  看这构造,就知道这玩具玩起来很费心力,稍有不慎就得拍桌子,无怪乎图中两位孩子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不敢有一丝松懈。苏汉臣对这种表情的刻画很细致,是最能撼动人心的地方。找到一个枣磨转动的动图,来自微博 @及时吃饭睡觉 录制的视频。



  搞清楚推枣磨的玩法,再来审视苏汉臣这幅画,似乎画中的白衣女孩并不是如陈葆真先生前述的那样在这场比赛中落了下风。她手指的姿势显示刚刚拨弄完转盘,之所以表情紧张,以至于微微张嘴露出乳齿,应该是对面的小弟弟正准备伸手捣乱!

  红衣男孩嘴角微翘,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伸出小手意欲枣盘落下,兴奋得外衣滑脱而全然未觉。实在有趣!

  看过盛玫《秋庭戏婴图考析》的文章,发现这幅画还有很多值得细究的细节。古代婴戏图中女孩的形象很少,此图算一例。



  女孩头上梳着双丫包髻,双丫髻是少女常梳的一种发型;包髻,是以色绢包裹发髻;这两种发式的组合是宋代年轻女孩的典型发型。发饰用蓝红色发带、花钗、珍珠钗插等配饰。发型配饰中带有珍珠装饰垂于面部的装饰物叫“珍珠钗插”。


  

  画中男孩,身穿红色金纹对襟罩衫,下身为白色印花裤。姐弟二人都穿有布鞋,鞋的形制与《中国服装史》宋代鞋型式样相符。图中男孩发饰为鹁角儿,也称“博焦”。“剃削童发,必留大钱许于顶左, 名‘偏顶’, 或留之顶前, 或曰“鹁角”。鹁角儿属古代男孩发型,剃掉部分头发,留少许,宋代留中间一绺,明代后出现三绺。


画中玩具除了姐弟俩正在玩的枣磨,旁边的圆漆櫈上还有不少。


有八宝纹人马转



红色佛塔



八宝纹纸格



小陀螺和玳瑁盘



棋  盒



地上还散落着一对小铙钹



玩具

  一词产生于宋代。玩具以商品形式出现,也是在宋代。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耐得翁《都城纪胜》、署名“西湖老人”的《西湖繁胜录》中可以发现,宋代市井有成熟的玩具市场,这也是为什么自宋代开始绘画作品出现了大量的货郎图、儿童游戏题材的原因。

  这幅大画左上角还有一只约莫一公分长的小蚊子,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而且这只蚊子造型准确,绘画技巧高超,薄薄的翅膀、触角、造型结构表现的栩栩如生,符合北宋末期在宋徽宗艺术审美下高度写实的时代风格。


传为宋徽宗《文会图》中的宋人茶事

  此图描绘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个场景,环桌而坐的文士,正进行着茶会。地点应该是一所庭园,旁临曲池,石脚显露。四周栏楯围护,垂柳修竹,树影婆娑。树下设一大案,案上摆设有果盘、酒樽、杯盏等。八九位文士围坐案旁,或端坐,或谈论,或持盏,或私语,儒衣纶巾,意态闲雅。由画幅上端两侧宋徽宗及蔡京题跋,可推测画中图像应与唐十八学士〈登瀛州图〉相关。

▼ 看得出来,这场文人趴体食物供应丰盛。



  有趣的是边上有关宋人茶事的描绘。桌上描绘并排成套之碗托和茶碗数组,以及茶瓶置在方形炭炉上烧煮的方式,又从备茶童仆有一人手持长柄匙自茶罐向盏内酌茶末等,依此情况看来,可知描述的饮茶习惯是盛行于唐末五代以来至元明之际的点茶法。


  唐代流行煎茶法,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成细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锅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在二沸时投茶煮,然后分饮。




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区别与煎茶之处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

  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从蔡襄《茶录》等书来看,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茶盏、点茶(调膏、击拂)。



▼ 放大局部看当时的茶具:

茶床上陈列茶盏、盏托、茶罐等物


  赵佶《大观茶论》论及茶器时曾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下为香港企业家罗桂祥旧藏,现藏香港艺术馆的建窑兔毫斑茶盌。


▼ 一童子手提汤瓶,意在点茶


▼ 另一童子手持长柄茶杓,自茶罐向盏内酌茶末


▼ 床旁设有茶炉、茶箱等物,炉上放置茶瓶,炉火正炽,显然正在煎水


▼ 画幅左下方坐着一位青衣短发的小茶童,也许是渴极了,他左手端茶碗,右手扶膝,正在品饮


  图中似乎没找到搅拌用的茶筅,现在日本还流行点茶,在网上找到一张日本做的茶筅照片

茶筅



  这幅作品的年代其实一直有争议,图中有一个疑似破绽的细节。画面下方有一侍者,手持圆形器物,疑是始现于十四世纪前期之青花大盘。

  这幅作品构图和台北故宫藏传为《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卷》、《宋徽宗画唐十八学士图卷》二图之中段部分,无论人物形态、器物、树石背景等尽皆相同,只是笔墨精粗有差别,绢本也有新旧之分,三图可能出自同一祖本,而以此本质量最胜。同时,三幅均有徽宗之题诗、签押及蔡京笔迹。由构图及文字内容可推知此图之原画题应为《唐十八学士图》。


  当然,图录中还有更多细节,都是台北故宫在其国宝书画展展出的四十五件展品以前不得见的各种高清局部,有许多是第一次公布,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解读。下面放部分图版,想必看完后各位能对此图录有一个大致了解。


 唐人 宫乐图轴



大理国 张胜温 画梵像


宋人 牟益 捣衣图卷


宋人如来说法图


▼ 宋人 江帆山市


▼ 宋人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元 张雨题倪瓒像


▼ 明 唐寅 溪山渔隐


▼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