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对人体的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两种类型,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伤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一般无致命危险。电击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并形成电流通路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当人体遭受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等。人体直接或间接触及带电、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带电体,都可能导致电击。电击因电流强度、电流持续时间、电流路径、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不同而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亦有所不同。 第一步,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一、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有: 1、就近拉闸断电; 2、触电地点远离电源开关,可用绝缘夹钳或干燥的木柄斧头切断电源线; 3、用干燥的木棍挑开搭落在电击者身上的导线; 4、触电者如果躺在地上,可在触电者身体的下方垫上绝缘木板等,以隔断电流。 二、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是: 1、即刻电话通知供电部门拉闸停电; 2、穿绝缘靴,带绝缘手套,拉开断路器停电,或用绝缘棒拉开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 3、在非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短路法使高压线路短路。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施救者应采取绝缘措施,不得直接触及电击者的皮肤或潮湿衣物;施救者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身电击;且不得采用金属工具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当电击者站立或位于高处时,应做好保护措施以防电击者脱离电源后摔跌,造成二次伤害。 第二步,准确判断电击者伤情,正确实施现场救护。 脱离电源后,如电击者没失去知觉,神志清醒,只是心悸、乏力、头晕或恶心,应使其就地平躺休息,减轻心脏负担,以利恢复。电击者如已失去知觉,神志不清,但呼吸和心跳正常,先使其舒适平卧,保持空气流通,并立即请医生或送医院诊治。同时严密观察,一旦发现电击者心跳失常或呼吸困难时,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当电击者失去知觉,呼吸和心跳也均停止时,则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地进行抢救。 1、清除伤者口中异物,保持气道畅通。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时,施救者需用一只手捏住电击者的鼻翼,深吸气,在不漏气的情况下,与伤员口对口紧合,连续大口吹起两次。除开始大口吹气两次外,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使电击人的胸部膨胀即可。电击者如牙关紧闭,可实施口对鼻人工呼吸。 3、胸外按压。用正确的按压姿势在正确的位置进行胸外按压是施救成功的基本保证。 胸外按压前,先让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者一侧,然后双手叠加,用一手掌的根部在伤者胸骨与肋骨连接处按压,按压时,用力一定要垂直,要有节奏。按压的深度为3-5cm,按压频率约为80~100次/min。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总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伤者胸膛。(对小孩施救,用一只手掌根部按压即可。)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没按压15次后吹起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没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 在施救的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就判定一次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现场急救贵在坚持,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以上可总结为电击急救的“八字原则”,即迅速(脱离电源)、现场(进行抢救)、准确(姿势)、坚持(抢救)。 现场救护中对于电伤和摔跌造成的局部外伤也不能忽视,凡是不威胁生命的轻度外伤,可待急救后再处理。严重的外伤,应在现场与急救一同处理。 电击伤员经救治,初期恢复后,应设法平复其情绪,以利于伤者的尽快恢复。 电气安全之触电的现场急救
|
|
来自: dongchang > 《 食品 安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