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功能

 袁占舵 2018-01-25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实验小学  166300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重开发青少年潜能训练。这些目的是在于从提高学生素质入手,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与载体。笔者在体育教育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出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体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功能

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入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样,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教学中结合体育内容进行传授的,容不得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拽硬扯,需要体育教师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小学生去感悟,使小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体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中的个性教育功能

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个性的展示,新课改强调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知识创新,体育运动恰恰为师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一个宽松和健康的舞台,作为个性化教育的体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运动情境塑造了小学生个性,同时也给小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无抑无束的自主环境中造就个性。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所以尤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改的体育教学要改变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借助多种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将学生置于情感交流的互动情境之中,反复享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体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体育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小学生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身姿,培养小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力与美的和谐、形体美与心灵美的融洽,而且还能在各项运动中体验到人体的自然美。新课改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小学生在动作学习中去体会美、鉴赏美、创造美,新课改要求小学生每学习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将美蕴藏于动作之中,培养小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他们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的示范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既言教又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小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体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日渐完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体寿命延长的趋势非常明显,同时为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应运而生,这其中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就彰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教育可以为小学生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终身体育运动早已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教育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中,体育教育可以说是最为“市俗化”的教育。体育蕴含其中的“玩”的教育、“健康”的教育、“安全”的教育、“美”的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

    五、体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提高身体素质功能

体育教育,载知识教育之车,寓道德教育之舍,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体育教育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是指导小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由小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小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小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小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六、体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中韵智育开发功能

体育教学是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增知识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祖国的强大,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小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小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均衡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小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七、体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的劳动素质培育功能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小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小学生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能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学习体育的各项动作要领,须有吃苦耐劳精神,能经得起反复磨练。对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小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小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小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