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leafcho 2018-01-25

(辛贵强)驱车出陵川县城,行一段陵川西部的丘陵山区,便进入东部太行山深处的断裂层地带,峻拔的群山如海潮奔涌,拍天而来。车至武家湾大峡谷入口处,便可望见悬在北侧悬崖峭壁半腰的白陉古道残留段。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白陉悬崖路段入口处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悬崖上的一段石头路,微不足道,但在农耕文明的古代,在雄关如铁的太行山区,却意义重大,非同寻常。

横亘于华北腹地的太行山,横跨北京一角和河北、山西、河南三省,由东北而西南,奔腾直下八百里。因其所处华北腹地、中原之侧的特殊地理位置,便显现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非凡意义,也显示出道路交通的特殊意义。无路通行的艰难,曾令古之帝王、军将们在这里吃尽苦头。最具代表性的是公元206年,雄视霸业的曹操征讨袁绍之外甥高干,一步一坎、处处险隘的举步维艰,使之积郁为诗:“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太行山险峻如此,自然成为兵家之畏途,以及物质、文化、信息交流之阻隔带。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白陉古道上方的箭眼山

好在,生活在太行山中的先人,在久远的过去,就探索并修建成出入太行的“八陉”,从南往北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釜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山西公路交通史》有载,公元前550年齐师伐晋,“分兵两路,一路由太行入晋……另一路由孟门入晋。”(《辞海》“白陉”条目曰:“白陉,一名孟门,太行八陉的第三陉,在河南辉县西,为豫北、晋南之间的交通隘道。”)以上足以说明,齐师伐晋的两路兵马中,一路走的便是白陉,同时也证明,白陉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至少已有260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白陉古道一直是贯通晋豫及更远地方的一条交通要道。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白陉古道 鸟瞰

白陉,有宏观、微观含义的两个概念。宏观的白陉,指豫北至晋东南的全程;微观的白陉,指陵川通河南穿越太行主脉地段最为险要的一段路。其由陵川县城东15公里处的八犊岭而下,入横水河,至武家湾大峡谷口,沿北侧悬崖绝壁之腰向东而行,下“七十二拐”至磢底村,穿过武家湾大峡谷出省界,越过太行最后一道屏障进入河南,全长百余里。在交通落后的古代,白陉不仅是潞、泽两州穿越太行通接晋豫的唯一通道,也是晋豫物资流通的一条主动脉。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白陉古道 鸟瞰陵马路

踏上据地质专家称为“太行八陉”硕果仅存、堪称历史活标本的白陉残留段,起始是几十步之遥的上坡路,坡顶往前,基本取平。路宽约2米许,堪堪可供两支骡马驮队相错而过,或供三四个兵士并排通过。路面全用石头铺筑,属天然石的地方,全用锤錾凿平。往前,走几十步之遥,便有竖石横栽,稍高出路面。正常判断,一可使道路坚固,二可用来排泄洪水。道路随着悬崖的弯度,随势赋形,蜿蜒而前,外侧全用石头坚固砌设。有几处崖坎塌陷之处,在下面横锲了粗壮铁桩,再用坚石砌起,以续为路。由悬崖下到武家湾大峡谷,须通过“七十二拐”。所谓“七十二拐”,是在悬崖一竖槽之间,折返72次的“之”字形步道,下至峡谷底部,长3华里,路面都用青石块铺砌,并设有挡护墙。直至改革开放前,本县通马圪当乡及往返河南,这条路仍为必经之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陵马公路开通,方弃之不用。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白陉古道碑文亭

路旁残存的修路碑文,鲜明生动描述了此路对沟通晋豫的重要和交通运输的繁忙:“而怀在其南,卫在其东,彰在其东北,居人往来,商贩辐辏,莫不经石脊绝巘,猿投峻壑之区。……尤要冲者,自邑之八犊岭,至辉之薄壁镇,或通获嘉、修武,或达淇卫,汴梁,或历彰德以通山左。凡潞(长治)、泽(晋城)两郡,自西北而来者熙熙攘攘,莫不由之……”“熙熙攘攘”是指通行者的众多与道路的繁忙,“莫不由之”,是指此路是唯一通道。

在悬崖路段行走中,可见路面青石上有马蹄状窝坑,这些坑窝均为古往今来骡马驮队反复踩踏而成。再往前走,可见靠里侧崖壁的岩棚构成的悬崖骡马客栈,让人眼前浮现当年一路风尘的骡马驮队的赶脚者或荷担负重的脚夫,在此歇脚、饮水解渴、买饭打尖的情景。

字典解释,“陉”,是借助河水切割而成的横穿太行的河谷而成的小道。可残存的碑文显示,明清时,白陉曾历经多次人工修缮。明代本县人王鼎新撰写的《重修道路碑记》,便记述了其中的一次:“东至孤围,西距洪水虎头山,相去二十余里”处,举行过一次耗时6个月的浩大维修工程。发起和出资者,为河南辉县早生村范济仁、王好仁、汤继皋,及古泫氏(今高平)的处士武陈策三兄弟,他们“喜施资财,将磢之巍峨曲折者斩木以通顺之,将辿之窄狭巉岩者凿石而宽广之,以迄仙人桥之高下险阻修葺荡平焉,而行客无忧矣。”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白陉古道 七十二拐

战争是政治的升级形式。喜欢争疆夺土的政治家们,在操纵战争机器进攻或退却时,需要道路来运动军队军需,传递将令信息。然而,经济才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自古而然。这理所当然决定了工农业的产出,需要商贸的流通,更需要道路的时空连接和转运。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白陉古道更大的作用在于经济意义、商业意义上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连接运转。

明代沈思孝于《晋录》里说,在明代,山西的富商基本集中在山西南部,“平阳、泽潞富商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另据清光绪时《山西通志》的统计,清代山西外出经商的泽洲、潞安府,共有知名的商人42人,占全省的63%以上。这表明,泽、潞两地,当时的工商业和运输业非常活跃,富商很多,为山西之首。

走马白陉,“七十二拐”山路穷尽处,中原在望!

河南省境内的白陉古道

单就陵川而言,明清至民国,煤、铁、磺、陶瓷、酒醋酿造、丝麻纺织、皮革制业、药材山货等手工业大兴,农副产品也颇为丰富,商贸业紧紧跟进,犁铧、条铁、钉线等铁货甚至远销至南洋诸国和印度、蒙古等地。大批专营运输的马帮驮队也应运而生,一代一代人通过白陉古道,驮走了工农业及土特产品,驮来了各地物产及人们生活必需的食盐、粮食、布匹、茶叶等物资,也驮出了万贯家产。陵川包括东部在内的好多村镇,都有像模像样的古豪宅,也都有原主人靠兴办手工业、在外地经商而钱财广进的大量传闻。服务于工商人家的马帮驮运,也给自己驮来丰厚回报。白陉古道沿途的横水、马圪当、武家湾等村的一些人家,也近水楼台先得月,依托白陉古道办货栈,办骡马大店和酒店饭铺等,同样修起高墙大院,有的路旁村庄干脆因经商而得名,如好水铺、寺铺等村。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白陉的繁忙景象已成为过去。然而,作为旅游资源,它却变成人们了解太行山交通运输事业的珍贵历史读本。

(作者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