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发展必须抓项目 ——二论加快创新转型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评论员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具体项目拉动,必须要有重大项目支撑,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持续。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转型的关键,更是产业的支撑。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发展必须抓项目,补短板必须补项目。 回顾过去,“一五”时期,正是因为有了国家11项重点项目的布局,太原才有了老工业基地的辉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与先进省会城市的差距拉大,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增长乏力。因此,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是对经济大势、发展潮流的把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上。推进项目建设,是建设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的“龙骨”。有项目才会有活力,有项目才会有发展。建设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是400多万并州父老乡亲福祉之所系,而项目建设则是支撑梦想的平台。要通过抓项目促发展,全力推动项目引进开工投产,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建设,意味着产业投资;项目聚合,意味着产业聚集。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大产业拉动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大项目则能让经济发展提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合成加工为重点做大做强工业,以文化旅游为重点做高做专现代服务业,依托省城大市场大资源做优做精现代都市农业”的目标,这些目标是我市项目建设的重大抓手,可为我市当前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动力,也为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项目上的差距,就是明天发展的差距。转型发展,时不我待。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把项目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着力点,引导干部把精力聚焦到谋划项目上,把政府的资源配置到项目建设上,既抓存量产业的扩容提质,又抓增量产业的引进落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重塑太原产业竞争新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