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博最新大展:郑和时代( NO. 3 奢华之色)

 看看58qpf0z9kx 2018-01-25




“蓝色字”






我的观点





扬认为,明代金银首饰的样式丰富与制作精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时代的空前绝后。虽然仅是明初,工艺水平还不算明代的顶峰时代,不过这个展览让我们眼前一亮,就是这些璀璨的宝石的点缀,或许这是一个样式丰富的开端。


接下来我们便拿官博展览中的一些金银器来看一下。


▲ 云纹金冠 明宣德八年1433

冠高5.2厘米,长11.8厘米,宽5.6厘米;簪长12.6厘米

南京小行明蔡国公夫人墓


明代的男子也束发,基本是承袭了两宋的装束,只是用金银束发冠,似乎偏离了士人的审美趣向。束发冠比较小,大约在二寸上下,束发冠上罩巾,又加了额子,以不露发为常。


不过女子也有金冠,是金丝梁冠,是女子戴在发髻上面的发罩,在上面可以再插写发簪之类的装饰。




▲ 云托日形金饰件 明 宣德八年1433

长3.8,宽2.7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小行明蔡国公夫人墓出土




▲ 牡丹纹金饰件 明 洪武二十三年 1390

长3.1,宽2.5厘米

南京雨花台区刘家村张赫墓出土


以上这两款在明代发饰中属于簪钗类,有一个专门的名字为“掩鬓”,在《客座赘语》中写道:“掩鬓或作云形,或作团花形,插于两鬓。”这种饰件的使用可在明代佛教艺术壁画中可见。



山西右玉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的诸天(其左侧耳旁有一致云纹掩鬓)


▲ 嵌绿松石金耳坠 明宣德八年1433

高4厘米,长5.2厘米,宽2.8厘米

南京小行明蔡国公夫人墓出土


耳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只是到了唐代却似乎中断了,辽宋以降,又兴盛起来,元代格外重视宝石,这种风气在明初得到了延续。这款耳坠造型上呈三角形,是元代比较流行的款式,类似款还有一款名为“金镶宝琵琶耳环”。


▲ 金镶宝琵琶耳环 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


▲ 嵌绿松石金戒指 明宣德八年1433

径2厘米 重6.7g

南京中华门外小行明蔡国公夫人墓出土


▲ 嵌玛瑙金戒指明宣德八年1433

径1.7 厘米 重6.6g

南京中华门外小行明蔡国公夫人墓出土


女子戴戒指的风气始于宋,南宋时金戒指和金钏、金帔坠构成彩礼中的“三大件”。元以来,戒面镶宝石成为了风尚,明代此风尤炽。


▲ 花形金簪 明 永乐十六年

长11.8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夫人叶氏墓出土


▲ 花形金簪 明 永乐六年 1408

长11.9—12.1厘米

南京丁墙村水库明郢国公夫人樊氏墓出土


明代男女无论男女,挽发几乎都用簪,因为发髻之上常常要佩戴冠或罩网巾,所以用作挽发的簪子都很短,长度在10到13厘米之间。



▲ 明代绘本《朱夫人像》 (其头部发罩上面插了各式簪钗)


▲ 锭形金扣 明宣德八年 1433

长2.3厘米,宽1.2厘米

南京小行明蔡国公夫人墓


明代衣服较两宋衣服有些改良,不再是对襟或微开,而是采用了竖领,更加保守一些。除此之外,还要在上衣的领口处装饰,这种装束,我们再87版的《红楼梦》里可以看到,因为那里面是沿用了明代的装饰。



▲ 87版红楼里的各色领扣



▲ 金镶玉带板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

长1-9,宽2,厚0.5-0.8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钦墓出土


明代以玉为上,腰带多镶嵌玉,材质多为革质,其系带应有专门的带插方式。


上款玉带散落不见,在婺源博物馆中藏了一款玉带,在开口处,一端缝缀有铜鎏金插销,座的上下有方孔,中间有椭圆形孔;带銙的另一端缝缀舌形簧。系带时,舌形簧插入插销座内,簧便自动弹开,于是卡牢,这或许就是现代皮带的早期机械原理。


▲ 明 汪鈜所用玉带局部 江西婺源博物馆藏


以下为器具和配饰,以小物件为主,不再细解。


▲ 桃形琥珀饰件 明

长2.1厘米

南京雨花台区小行出土



▲ 琥珀饰件 明

直径1厘米

南京雨花台区小行出土


▲ 玉环 明

径3.1,厚0.7,重9.1g;径2.5厘米,厚0.4厘米

南京祖堂山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墓出土




▲ 梵文水晶饰件 明 正统四年1439

高1.5,长1.3,宽1.1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晟墓出土


▲ 鱼形玉饰件 明

长4.3厘米,宽1.9厘米

南京雨花台区小行明代骨灰墓


▲ “沐英”玉印,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高2.7厘米,台高1.6厘米,边长2.2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英墓出土


▲ 金盘 明洪武三年1370

高1 ,口径15.7,底径13.7厘米

南京中央门外康茂才墓出土


▲ 金碗 明洪武三年1370

高2.5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5.8厘米

南京中央门外康茂才墓




▲ 银碗 明 洪武四年1371

高3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5.2厘米

南京中央门外张家窪汪兴祖墓


▲ 银筷 明 洪武四年 1371

长22厘米

南京中央门外张家窪汪兴祖墓


▲ 银匙 明 洪武三年 1370

长29.7厘米

南京 中央门外明康茂才墓


▲ “长命富贵”金冥钱 明永乐五年1407

直径 1.8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墓出土


▲ “世世闻经”、“生生见佛”金冥钱 明正统四年1439

直径2.4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晟墓出土



金银部分告此一段,郑和时代的器物仍很多,仍在继续整理中,请期待下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