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见(第52期):官印丢了怎么办

 红旗飘飘军号响 2018-01-25


失印不问 (毓慧私造)


官印在中国古代不仅用来行使权利,更是身份的象征。民间一直就有“当官的丢了官印”这一流行说法,可见,一枚官印在手何等重要。同时,作为御赐之物,如果官印丢失了,弄不好可能还会同时丢了脑袋。


在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智囊全集》中,冯梦龙记载了这样一个“失印不问”的故事:


公在中书,左右忽白以失印,公怡然,戒勿言。方张宴举乐,人不晓其故。夜半宴酣,左右复白印存,公亦不答,极欢而罢。人问其故,公曰:“胥吏辈盗印书券,缓之则复还故处,急之则投水火,不可复得矣。”


故事的主人公是唐朝的裴度,他在担任中书省长官之时,一日宴饮之际,身边的人忽然来禀告他官印不见了,裴公听了,告诫他们不要声张,然后像没有这回事一样,依旧酒宴歌舞,身边的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当酒饮至半夜之时,身边的人又来报告说官印又回来了,裴公也不回答,依旧饮宴至尽欢而散。有人很好奇他官印丢了为什么是这种表现,裴度说:官印不见了,肯定是小吏偷去私自印制文书了,只要不动声色,他们用过之后必然会再偷偷放回原处,如果急于追查,他们就会因害怕承担罪名而把印毁掉,那样官印就回不来了。” 


冯梦龙评裴度此举:“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说其并非故作安闲以示镇静,实在是聪明绝顶。所以有“智量”之说,智慧不足,度量就不会大。


说起智慧,还有一个因失印而显示出大智慧的人物,他就是明朝的御史李浚。当时他负责去钱塘县督办粮储事宜,当地的县令见此事于已不利,就想暗中设计陷害他,于是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了李浚身边,并伺机偷走了他的官印。官印丢失事关重大,李浚知道这件事一定和县令有关,就不动声色的谋划导演了一出戏,盛情邀请县令来府中做客,酒至半酣,安排家中突然失火。于是李浚假装紧张地取出装官印的盒子交给县令并嘱咐说:官印重要,请妥善替我保管。县令捧着如烫手山芋一样的空印盒回到家中,坐卧不安,左右为难。若把空印盒原样返还,是无法说清自己接受时印盒就是空的,弄丢了上司的官印,自己是吃罪不起的。思来想去,无奈之下,只得把那枚偷来的官印又悄悄地放回到了印盒中,聪明的李浚得以完璧归赵。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智慧是具有最无上的力量的。不过,从故事的另一面,在这个悲催的县令身上,我们也总结了一个经验教训,那就是快递签收前验货的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