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老师评片-往期回顾 第9期

 海滩居士(xyg621) 2018-01-26

姜老师评片往期回顾

我们将以往没有发在公众号里的评片内容进行整理,作为往期回顾展示给各位同学。

之前因为发布平台的限制,各群之间不能看到其他群同学的作品点评,现在以往期回顾的方式,让大家可以看到更多老师的点评。

这里可能没有您拍摄的照片,但取他人之长,避他人之短,相信您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虚化以后,后边的房子和树仍然是个没必要出现的东西,我能明白,如果你不取房子和树,那画面就太空了,但是前景焦点位置的花被后边的一片花的平面和房子与树干扰的太多了。不点开大图我都看不到哪里是焦点。 而且,这天空也太惨了。改进思路:拍的时候,由于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让我们必须学会灵活的思考,你看这张,天空不咋好看,后边的房子和树其实也不是什么应该入景的东西,那又不能白来一趟,怎么办呢?得知道避重就轻啊,要不就高高的角度俯拍整片花,整片花不好的花,就玩微距呗。这个天气下光线柔和光比小,玩玩微距花草正好。 总之就是,客观的天气和景色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的,但是避开不好看的东西,换个拍法,避害趋利。灵活。要灵活。


这个图高级了。你想象一下,如果把前边的人去掉,就剩下那个玩摩托艇的人,这构图和人物位置,合理。 如果把后边那人去掉,前边这姑娘的位置,也合理,还在阳光倒影里。。。俩人放一起,就没那么舒服了。有点互相抢。 前景的人和后边的人,有个动静对比,但是好怪啊。你看,前景是个看起来挺文静的小姑娘(水这么浅,为啥还有个救生圈。。煞风景)后边是个开摩托艇的爷们,虽然是一个静一个动,一个娴静一个刺激,可是出现在同一画面里,这俩内容其实没啥关联啊。 放在一起拍了,我个人感觉,没道理。要不就拍一个在海里站着的小姑娘,要不就拍一个玩摩托艇的青年人。


你这个照片,成功的做到了违法了一切摄影的初级知识:1,曝光,过度不下3档了已经,是严重曝光过度。说明你还不会测光和曝光,并且还不知道什么是曝光过度,不然就不会拿出来这张,对吧。 这种失误的是我们看见就直接删了的。 2,内容。这张照片基本可以说是没有内容,或说是这个内容似乎是不够入画的。搞不清拍的什么意思,是有故事还是有效果,是好看还是有内容? 3,对比语言。 这张照片没有虚实对比,没有灰度对比,没有色彩对比,没有一切对比语言。 4,构图,2条黄花鱼,溜边。 左右一边一棵树。完全没有任何道理。 完全没入门呢,可以理解,没关系的,但是得学习啊,从这张照片上看,最最基础的摄影知识你还没会呢,这时候拿着相机拍也是瞎拍。最起码的把最基本的学会了,再拍再玩,才好玩嘛


既然不是摆拍,那么这张就有点意思了。人物位置、锅灶的事件中心点、焦距应用、前景那两个大框的位置、拍摄角度、拍摄高度,都挺合适的,放手机全屏看看,更能感觉出一切的安排都很舒服。 还是那话,如果这个水平的有一组选出来,参个赛什么的没啥问题。真实可信,视角客观。 唯独个缺点就是。。。。我老想给那姑娘提提裤子,我老觉得这个腰身儿露的太妖娆了~~


背景负像效果的处理,高锐度低反差,咱们不说好不好喜欢不喜欢,咱们就说作者为了使1张照片变得他喜欢的样子,是主动性的做了事情的,这就很好。 咱不能说光是拍下来了就不管它了,连剪裁都不,你是大师啊你,抬手一拍就能拿得出手了对不对? 我个人觉得处理的挺合适,将画面大面积处理为浅灰,层次少了锐度大了,两个小小的牲口给照片一个视觉落点,挺好。一个山区村庄的雪景面貌,表现的挺恰当的。


那几只鸟,是p上去的吧?咋就能这么巧,位置、数量这么合适呢。 没事儿没事儿,正巧了算运气好,p上去算意识好,反正结果是对的。 个人感觉,有一点点缺细致的斟酌的地方: 你看,你的地平面并没有露出太多,也就是并没有用高角度大一些的俯角,多展现地面这个平面,从这棵树给画面定的基调上看,你是想压缩地平面的,也就是比较平比较低的拍过去,这样的话,这张照片就显得有点[短了],两边再长一点就更好了。如果画面是三维的,是立体表现,那么重要的是空间结构,如果是偏向平面化,比如这张,那么重要的就是边框与画面中的线条形成的比例关系,就是所谓的平面形式感。 再低一些,让草垛在一个空隙中别叠上远处的草堆,然后再宽画幅一些,这个形式感能更强烈。


夜钓,我也玩过,被蚊子咬了几百口。闪光灯单打把人曝出来,但是好像功率闪的有点过了,人跟环境融不进去。景色的长曝还是挺漂亮的,总的说非常好。 再用这种手法拍的时候,建议你要不就在闪光灯上加个暖色片,然后减减闪光补偿,还是光强和色温能融合进去最好。 要不就后期单独调一调被闪光位置的色调。总是感觉如果光线不统一,融不进去的话比较别扭。


山不错,天不错,天光的倒影不错。 处于深灰部分,但是仍然有层次,仍然可明显辨别出不同的深灰灰度。 但是。。。楼、地面、桥的侧面等等,太黑了。 这种片,拍到现在这个样子,这个效果,70分了,挺好看。但是外边有几百万张70分的,难度就难在使用什么方式让暗部不是死黑,不管你后期用哪种方式,想跳出70分大军,就不可避免的要把hdr做好。 这是拔高的必须过程。 这张照片一看就是会拍的人拍的,新手拍这玩意儿经常整的全部都亮堂堂的,灯线过度个4、5档,大片光晕玼白。 高光部分就保持在这个亮度,非常好看。润。


这个还是不错的,我没说反话,真的。作为一个旅途中拍的风景装饰照,挺好的。比较反常规的减少了地面的面积,大比例留天空,可能我们很多人如果在现场,也会因为这片云而留出很大的天空,但是不会把地面减少到这么少,那么就缺乏装饰感了。 这个看起来不那么常规的比例,我个人认为非常好。没什么可遵循的一定之规,看着好看的,就肯定是合理的。 如果是我,我就再剪裁一点点地面,露出来的那点点输,裁掉了它。


 一般来说,我举个例子吧,比如咱们中国画,画什么呢?山水,人物,士大夫出游,花鸟,肖像,哪怕是女丫鬟的肖像,画马,画虎,画螃蟹虾。 你没见过古人在画上画几个金元宝旁边再写着恭喜发财的吧?为啥不呢?俗气了。咱们摄影也差不多,摄影就是靠图来讲故事,靠图里的字,俗气了,一下子就成了小报记者了。嘿嘿。


太明白你的意思了。天空,静湖,枯枝,倒影,水平线,三分线,横画幅竖线条。 这些,都没问题。但就是1个问题就直接0分了:[不够好看]。 天空闷,灰蒙蒙的。 静湖映着天空,跟着灰蒙蒙的。枯枝加倒影太大了,没有光线照着它。 水平线有点厚了,而且不直,三分线太古板。 怎么办呢? 这景儿这天色就这样子,我又不是神仙,三个字:做后期。 景色不够好看,不是我们的责任,拍了它,然后不给人家尽量整整好看,就是我们的责任了。 我随便手机调了调,1分钟的事儿,怎么也比这原片看着舒服点了吧? 所以说啊,不是拍了就完事了,这摄影跟孩子似的,生了他,你就得养他教育他。对不


我跟你唠唠怎么拔个高。老是这样70、80分可不行。多可惜。 第1张拍摄思路错误,这张的看点,在地面的纹理,不是远处的桥和天,见过那种近景广角近距离俯拍沙漠的吧? 应该用那种方法,在侧逆光下强调地面纹理和水流延展的形状。这张属于思路上去就错了。这天一大片薄云着远处一个桥车有啥可拍的,对不。第2、3张,思路对了,处理不到位。第2张明显要接片拍摄一张宽幅,本来就是横向展示一个质感强烈的土路和这个偶遇的光线,你拍的太短了。天空为什么后期不调一下曲线呢,既没有阴云感,高光又不透。我手机调了一下,做的有点过,口味重了一点,想让你看的更典型性一点。 我理解这张照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倾向。 第3张,彩虹是有了,湖面的光线没有了,好地方,好景色,但是还不够极致。 这种风光片,追求风格化也好(我个人比较喜欢重口味),追求自然化也好,都得很细致的做后期才行。


我一直纳闷,仉咏大哥您是住在这个地方吗?怎么有这么多清秀的小景,生活很滋润啊。还有一件纳闷的事,就是您怎么专门找这种特别难取景的地方拍呢? 纵观您发的照片,都是那种取景上取舍难度非常大的,放眼看过去这地方真秀丽,但是如果截取一段到相机里,特别不容易好看的那种。。。。我没在现场,所以我不好说是取景的问题,还是景物客观的问题,就拿这张来说,我认为不妥的是,左边的木头,中间的溪流,右边的前景,任选其一其二,上下换换角度,可能能更好看。三个东西放一起,说是拍的一段奇妙角度的大树吧,不是,说是拍的溪流吧,角度高了,不是拍溪水,这个前景真是要命,三个东西搭在一起,就谁也没说明白。 看您多张片后,我想给您个建议,您试试只拍小景,比如就拍一块石头一个小溪,不要加进去过多其他的难以处理的东西,这类景观,构图难度、焦距选择难度、取舍难度太大了。试试抛弃中景、远景,就拍小景吧,慢慢的扩展。


基本上算是没啥说的2张风景。对于这2张片来说,不在现场,我就不知道怎样能更好。第1张的前景实在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前景,大家记住,前景这个东西,有2个原则,1,用不好就俗 ,一定要慎重 2,用之前考虑一下是否必要性。一般前景都是用来填补画面用的,来自于中国画。但是中国画它是散点透视,前景只有形状,没有透视感,对中国画的画面不太形成干扰,反而能填补一下空白,呼应一下主体。 摄影不是啊,摄影其客观限制就是按单点透视,这个前景这个玩意不大好控制它的大小,所以一玩不好,不但不能增色,反而让照片减分。 总的说,这2张照片,非常好了已经。 咱不能说人家占了景色好看的便宜了,第1,为啥他在那儿,你不在,因为人家努力了,人家费半天劲人家去了。 所以人家拍到好景色,应该的。 第2,没点儿技术,把你扔那儿你也未必行,对不对。你看见的是人家已经拍完了的照片,拍的时候人家眼前可是一片片的东西,拍哪儿,爬到哪个角度拍,什么时间拍,怎么取舍,后期怎么调,这些,没有点儿功力,光是景色好是没用的。


 2盏灯,1个在正面前边高光,加了柔光配件。一个在人后边弱打背景。标准高一点说,你就是占了这姑娘漂亮的便宜了,不然的话,哈哈哈哈你这拍的太简单了点儿吧,头发呢,头发黑乎乎一片,不管啦?不管也行,不是所有片都得加一个顶光。 还是不错的,面部结构感都在,而且不生硬,脸部结构的过度还是很舒服的,后期还给抹虚了点儿,后边。 这个纹身为了故意露出来,手腕子确实别扭了一点。


青山大哥,片如其名了,真青山了。这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后期调过火了,饱和度过了,天空的明度怎么了这是? 后期调的原理是这样的: 在一张照片的曝光宽容度之内,有灰度信息,则可以上下调动,但是不能调到没有信息了,就是说像素点纪录的信息都没有了已经,纯白,纯黑。 在色彩纪录的宽容度内,有色彩信息并且过度自然,就可以上下调动一点。一旦调过头,是可以看出来色域超出信息记录范围了,比如这张,通俗说,就是 调过了假了。 不能这样子的。


这张照片,咱先不说到位不到位,就说想法和瞬间的处理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第1,剪裁大人,这个做法很对。我个人觉得剪裁还是不够,再多点更好。 第2,去饱和度处理。这大人孩子穿着风格,适合整张照片素朴一些。所以也对。 第3,虚化和焦点都很精确,抓的其实是有点难度的。这点也对。 虽然做的并不够好,不够到位,照片看上去不是什么所谓[大片],但是作者的意识是很对的,也就是第一反应很对。


 闷,闷就一个字,叫做闷。 啥意思呢?高光不透。啥叫高光不透呢?就是整张照片上没有高光部,全是中度灰,深灰,就叫做闷。 经常咱们数码相机拍出来,没有曝光过度的话,确实是没有啥高光部分的,直方图集中在中间部分,这是个保守设定,其实挺好的,自己稍微调一调曲线就出来了。就是直方图最右边,要有点儿内容,要有高光才好,有高光,不是说要曝光过度啊,是有亮的部分,该亮的部分亮起来,照片的光线就会显得[透]。


纠正一件事情,这个很重要。 焦点呢? 焦点呢? 焦点呢? 就算照片再好,再漂亮,除非是新闻突发事件,对焦没来及,其他的照片,其他题材,凡事该有焦点而没有焦点的,这叫做 技术失误 ,直接删除,挽救不了。这张我好纳闷啊,怎么整张上都没焦点啊,你不是剪裁了一半多下去吧? 这个画质降低到这个程度,焦点又没有,直接0分了。 摄影,咱有几个问题是不能凑合的,尤其是焦点,该有的就得有,没有就是技术失误,废片。抓拍动态,抓的就是焦点。 比如风光片的画质,风光看的就是细节,没画质哪来的细节。对吧? 所以,纠正这个问题,不要觉得,还行嘛,至少别的地方还好啦,看着挺好看。不行的,有些题材是有硬指标的。


我头一次看这么难看的天鹅。。。。。参照那张没焦点的,跟这张一个问题,大面积曝光过度,颜色都变成那样了,跟火烧着了似的了。这是摄影上的严重技术失误,暴露了基础知识还是有问题啊。。。。。但凡基础技术会,也不会整出1张大面积曝光过度的。明白我的意思吧? 好好学基础,别瞎拍,这样的话,不是摄影,就是机关枪打老百姓,冲着人多的地方扫过去,管他会不会射击,总能打死几个。。。。。

直播课程

每周,周一、周二、周四,晚20:30都有姜老师的免费直播课程。

姜老师聊摄影、摄影基础课程、PS入门课程,三个系列课程轮换播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