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中的甘肃

 百眼通 2018-01-26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你知道《诗经》产生的地域,甘肃都有哪些吗?

陇南、天水

诗三百篇产生的地域,大致在现在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甘肃东南部、安徽北部,主要在黄河流域。赵逵夫先生说,“秦风共十篇有《车邻》、《驷》、《小戎》、《蒹葭》、《黄鸟》、《无衣》等,其中《蒹葭》、《无衣》是《诗经》的名篇。20世纪80年代,陇南礼县秦公墓没有发现之前,人们认为《秦风》产生的地域在陕西。”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秦公墓地的发现,秦人早期活动地域逐渐清晰起来,《诗经·秦风》中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现在,至少可以这样说《诗经·秦风》中赞美秦人祖先的诗歌基本上是在甘肃产生的。诗经·秦风中《车邻》、《驷》、《小戎》、《蒹葭》这四篇是在甘肃南部诞生的,它们是秦人崛起西垂的见证。

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这是《诗经·秦风》的第一个篇章《车邻》。这首诗的意思是,主人乘坐着额头有白颜色马拉的车子去拜见国君,那个地方风景美丽,有漆树,有栗树,有桑树,有杨树,经过寺人的通传,终于同君主见面了,君臣之间,亲密无间,主人非常客气地劝酒,说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这首诗是赞美秦仲的。

在20世纪90年代,在陇南礼县县城东10公里的大堡山上,挖掘出四座规模宏大的秦公墓,专家初步认定是秦人基业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秦仲、秦庄公陵墓。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在西周时期,甘肃东南地区的植被条件非常好,河流纵横。西汉水是这一带的主要河流,《蒹葭》这首诗中的水,就是西汉水的上源。而牛郎织女故事中的河汉也是从西汉水演变而来的。

和礼县紧紧相连的西和县,也是秦人活动的重要地域,县内的既水又是汉水(今西汉水)的源头之一,所以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源地之一,今天流传在西和的“乞巧节”就是古代纪念织女活动的遗存,这为《蒹葭》这首诗的诞生地提供了佐证。

平凉

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

据史料,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在商朝时期属于密须国领土。周文王伐密须,密须归周。周文王在此建灵台,后来此地便以灵台命名。

《诗经》中的《大雅·灵台》诗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写的就是周文王建造灵台之事。灵台县博物馆,收藏了县境内大量从仰韶文化时期直到明清时期的出土文物,佐证了灵台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

庆阳

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

乃埸乃疆,乃积乃仓;

乃裹餱粮,于橐于囊。

思辑用光,弓矢斯张;

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

《公刘》篇出自《诗经·大雅》。大雅罗列的诗歌都是西周时期的作品,这些诗篇主要应用于诸侯的朝聘、贵族的宴飨等典礼,是堂而皇之的庙堂之音。整个大雅中,除了写周厉王的几首外,其他都是歌功颂德的篇章。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篇章就是歌颂周人先祖的文章。

而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城东山周祖陵大殿里便有3尊雕塑神像-周先祖不窋、儿子鞠陶、孙子公刘。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诗经·豳风·七月》,它以七月流火为开头,每章也以七月流火为开头。 这也是一首被人误读的诗篇。许多人读了七月流火,想当然地认为,七月天气非常热,天上都流火了。不少文章中都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的炎热。其实,这是一个误读。火指的是大火星,也就是心宿星。这颗星在夏历五月时,人们在黄昏时看到它时,就处在南方。这是它一年中最正,也最高的位置。六月后,就逐渐向西偏移了,人们称它流了。大火星向西沉,意思是天要变凉了。

《七月》这个篇章是周人,在董志塬南端艰辛开垦,辛勤劳作的写照。他们从岁寒到春耕,整日忙碌。妇女养殖蚕桑,制作布帛衣,男人们猎取野兽。人们在一年将尽的时候收拾房屋,在秋收时节为公家采摘果蔬,酿制果酒。而自己的日子过得颇为艰辛,为过冬准备的食物只能是瓜、瓠、麻子、苦菜这些野菜。他们先要干完公家的活,才能打理自己家的茅草屋。虽然艰辛,但人们意志很坚定。强调苦,并不是怕苦。

看完这些是不是对甘肃又多了一层认识呢?其实甘肃本就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虽然在今天甘肃的经济有所衰落,但是甘肃也曾辉煌过。

不信你看天水大地湾遗址,一个将中华文明推向八千年高度的地方;或者你看河西走廊的悠悠驼队;亦或许游走于甘肃的石窟帝国当中;再或许听唐朝宰相褚遂良向唐太宗奏报的那句“天下之富庶,无如陇右”……

请相信,用眼睛看到的和听到的真的是两种感受,来甘肃吧,甘肃给你一个诗与远方。

来源:畅游甘肃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