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的「有」、「无」都不是现代汉字“有”、“无”的字义!

 芳草屋845 2018-01-26


《道德经》中的「有」、「无」都不是现代汉字“有”、“无”的字义!


第一种用法是,「无为、无不为、无知、无欲」的「无」,表示心智系统转换以后,进入到了第二套心智系统的意思。

第二种用法是,与「有」字相对应的「无」字。这个「无」字表示的是「重叠结构世界」中隐性世界的部分。「无」字的上半部分的「=」是「重叠结构世界」的象形,下面一横表示显性世界,上面一横表示的是隐性世界,「元」字下面的「人」字向上出头,直指上面一横,就被老子用来表示隐性世界。

从这种关系来看,这个「有」字的意思非常清晰,就是用来表示显性世界的。

但是,为什么要用「有」字来表示显性世界呢?

我们现在因为受到汉字历史的影响,总认为「无」字表示“没有、虚无”的意思,理由很简单,因为在《道德经》中「无」字与「有」字相对应,如果「有」字是“拥有”的意思,那么,「无」字的意思也一定是“没有、虚无”的意思。

其实,「有」在甲骨文里,根本就不是现代汉字“有”的含义,我们先来看「有」字的演变过程。

《道德经》中的「有」、「无」都不是现代汉字“有”、“无”的字义!

甲骨文「有」字,是在甲骨文「人」字基础上的变化。

《道德经》中的「有」、「无」都不是现代汉字“有”、“无”的字义!

上图,左边是甲骨文「人」字,是一个站立着的人的侧面。我们再来看看右边甲骨文「有」字,大家看这个「有」字的字形象什么?

这是一个人弯着腰、探着头、两只手臂展开,像是在看着什么、摸着什么的象形。

老子写作《道德经》时所用的「有」字中,一定还包含着「观察、触摸」的含义,所以,老子用「有」字来表示重叠结构世界中的「显性世界」,「显性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是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

老子用的这个「有」字不是现代汉语的“有”字的字义,同样,「无」字不是现代汉语的“无”字的字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