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传授的一个“密文”,就让孔子干了一辈子,而中华传了两千年

 weimiao 2020-04-13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用周天子“密文”(以下简称“密文”)解读了《帛书·老子》第一章中的“攘臂而乃之”

在通行本《道德经》中,“攘臂而乃之”被通假成了“攘臂而扔之”,意思是:甩动胳膊表示失望,却仍然要去坚持。这样的解读很励志,但在该章,以及在通行本《道德经》里,“攘臂而扔之”这句并没有什么分量,不是全文的核心。

而我们用“密文”字义解读“攘臂而乃之”,却发现这句简短的句子,是《帛书·老子》第一章的“文眼”,而且也很有可能是整本《帛书·老子》的“文眼”

“密文”的“攘”字,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总路线图,“密文”的“臂”字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决定性关键点,而“密文”的“乃”字是初学者的入门要领

“攘、臂、乃”三个字的详细“密文”解释,请新网友翻看本专栏第十一、十二、十三篇文章,这里我们不再展开解释了。

相信看了前三篇文章的读者一定会有一种感觉,虽然通过对前面的文章的阅读,大致了解了“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总体框架结构,但是,真正想要上手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似乎仍然缺少一些抓得住的东西,去着手练习。

虽然“乃”字告诉了我们,“感知的主体”收回来后,会重新冲出去,冲出去后就再收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把“感知的主体”收守在“隐性人体”中。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会遇到更为具体的问题:什么是“感知的主体”?如何去感受“感知的主体”?包括“重叠结构世界”、“系统自动力”这些超出我们经验、知识的概念该如何去认识、体验?

其实,这些问题在老子写《道德真经》的时候,在老子看来是很基础的背景知识,是有明确答案的,这些答案就被画在了“密文”的“礼”字中。

“攘臂而乃之”的前一句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所以,答案已经包含其中,只是我们用常规字义去看“礼”字,当然是读不出其“密文”字义的。

这个“礼”字,也是个“密文”字义的字,请看下图:

上图是甲骨文“礼”字。

甲骨文“礼”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中下结构。我们先从下半部分开始分析:

上图左边甲骨文“礼”字的下半部分,其实是甲骨文“立”字的变化字形。上图右边是甲骨文“立”字。要把“礼”字下半部分的含义讲清,我们先要来认识一下甲骨文“立”字的意思。

甲骨文“立”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个“大”字,甲骨文“大”字,是个“人”的正面图形,表示抽象概念的“人”的意思,就像“水果”的概念一样。而甲骨文“人”字,则表示“静态的显性人体”的意思。下半部分是“一横”,表示“显性世界”的意思。

甲骨文“立”也是个“密文”字义的字,“大”在“一横”上面,按照“密文”的造字原理,表示的意思是:一个人开始向“隐性人体”回归。用传统的说法就是“入道”。孔子讲“三十而立”“立”也是这个“入道”的意思。“三十而立”就是三十岁才刚刚入道,之前的十五年连门道都没找到,只是在自己的已有认知中,掺和着对圣学的热情进行搅和。

甲骨文“礼”字的下半部分,是“立”字的变化字形,为了强化这个“入道”者的“感知的主体”,于是,就用表示“感知的主体”的“口”字,替代了“大”字的上半部分。这样,就形成了甲骨文“礼”字的下半部分字符。

在金文“礼”字中,这个“口”的字形更为典型。请看下图:

上图右边这个就是金文“礼”字。

所以,甲骨文“礼”字下半部分,表示的意思是:一个“心智系统转换”初学者的“感知的主体”在进行向内感知。

甲骨文“礼”字的中间部分,是个甲骨文“生”字,甲骨文“生”字是个枝芽生长的图示,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感知能力的拓展。

甲骨文“礼”字的上半部分,是二个很像人民币符号的字符,这二个字符就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者的“感知的主体”感知能力拓展以后所要感知的对象。那么,这二个字符表示什么含义呢?

上图这个字符中的“二”字,就表示“重叠结构世界”的意思。在“二”上面是个“向下的箭头”的图示,表示的意思是:在隐性世界中“系统自动力”发挥作用后,会作用到“显性世界”中。箭头下面的“一竖”表示的意思是:“系统自动力”的作用,作用到了“显性世界”中。

所以,这个类似人民币符号的字符,字面表示的意思是:隐性世界中的“系统自动力”作用到“显性世界”中。这个字符在甲骨文“礼”字中表示的意思是:人可以在“显性世界”中感知到来自隐性世界的“系统自动力”的作用。

我们通过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发现,周天子“密文”前身“源头甲骨文”的造字原理中,隐含了一种逻辑:在“显性世界”中的万物,包括人体在内,都是为了帮助人用于认识“重叠结构世界”以及“重叠结构人体”的。

所以,在造字中,用“嘴”图示表示“感知的主体”,用“鼻子”图示表示“系统自动力”,用“山谷”图示表示“重叠结构世界”,用“河流”图示与“蚕丝”图示表示“显性世界”“隐性世界”之间的“交界”,用“月亮”图示与“嘴”图示表示“人的认知模式”

而在发现、体验“感知的主体”的训练方法中,全部是来自于生活实践,比如:冬天赤脚过河时、遇到野兽时、高度警惕时,都是发现、体验自身“感知的主体”的最佳时机与场景。

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阅读心智玩家的第二个专栏《黄帝老子真经》: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本)》,那里有全面、深入的解读

这里简单补充一句,用“源头甲骨文”、“密文”进行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与《帛书·老子》是二位作者写的二本不同的书,这与我们用常规字义解读通行本《道德经》,是完全不同的。

甲骨文“礼”字,就包含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的这种逻辑:“感知的主体”可以从“显性世界”中,对存在于“隐性世界”中的事物进行感知。

可是,甲骨文“礼”字上半部分,为什么会用二个相同的字符呢?

这是因为“感知的主体”在“显性世界”中进行感知,感知的对象包括了二个部分:

一部分,是在人体中的自我感知,比如: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五章中提到的冬天赤脚过河、遇到野兽、高度警惕,这些场景都是让人进行自我感知的。

另外一部分,就是人对“显性人体”以外的“显性世界”大自然的感知,整个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都是“系统自动力”作用的表现。

所以,甲骨文“礼”字的上半部分,用了二个相同的字符来表示对这两大部分的感知。

因此,甲骨文“礼”字的“密文”字义是:“心智系统转换”的初学者,只要摆脱“显性人体”的束缚,让“感知的主体”向内去感知“感知的主体”自身,以及“隐性人体”。并用“感知的主体”向外去感知大自然、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就能体验到自己的“感知的主体”、“隐性人体”,以及“隐性世界”与“系统自动力”。

这是甲骨文“礼”字的最初始涵义,但是,这种方法只对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管用。

在黄帝时代,曾经在社会中广泛推广过“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没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来讲,黄帝的推广方式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于是带上了很多形式上的规范、仪制,这就是中国人“礼制”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流失,“礼制”的形式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被发扬光大了,但是,“礼制”背后帮助人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却逐渐流失了。

所以,“礼”是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基础方法,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基础。

不了解“礼”的真正内涵,根本学不会“心智系统转换”,也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

历史上曾有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从我们的解读过程来看,这完全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事件。孔子所讲的“礼”,实质上也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而老子本身就把“礼”当作“心智系统转换”练习极其重要的基础。而且,从“密文”角度来看,老子对“礼”的认识更为透彻。

儒家经典《大学》是一本结构非常紧凑,又非常完整的“心智系统转换”教科书,《中庸》则是一本教辅书,是孔子对“心智系统转换”练习中的重点问题的论述,而《论语》是孔子对弟子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点评,以及弟子的练习心得汇总。

用常规字义解读出来的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是完全不同的,而用周天子“密文”所解读的老子、孔子,他们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心智系统转换”。其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入门基本抓手,都是“礼”

所以,孔子问礼于老子,在大关系上是完全贯通的,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在这一篇中,为大家讲解了“礼”的源头涵义,那么,在黄帝所推行的“礼制”中,是如何帮助人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以及现代人如何根据现代环境用“礼”来帮助自己练习“心智系统转换”?我们将在下一篇为大家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