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迹街头的艺人--翟鸿起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26
浪迹街头的艺人
这里记叙的街头艺人,相当一部分是农村破产的农民,他们被生活所迫学得一技之长,在城市中浪迹街头,卖艺谋生,以求糊口。还有一部分人是失明的残疾人,生活无奈,只得拜师学艺,靠卖唱度日,所得甚微。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群体,终年流浪街巷闹市。他们当中有单独一人走街串巷,也有几个人合伙或夫妻、父女、师徒相依为命,形成了老北京城街头巷尾贫苦艺人队伍,百余年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时有所见。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刊印的《燕京岁时记》“正月”的记叙中,有“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一节。
“京师谓鼠为耗子。耍耗子者,木箱之上缚以横架,将小鼠调熟,有汲水钻圈之技,均以锣声为起止。耍猴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耍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苟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之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凡诸杂技皆京南人为之,正月最多。至农忙时则舍艺而归耕矣。”
耍耗子
当今的年轻人看见这个题目,可能认为是笑谈吧?可是六七十年前,北京城街巷胡同确实有驯鼠艺人。清富察敦崇写的《燕京岁时记》中也提到耍耗子的,那是100年前的实事。上溯到明朝,在京城就有耍耗子的下街卖艺了。
艺人身背一只小木箱,箱内装着驯熟的小白老鼠和应用的道具,吹着唢呐沿街卖艺。孩子们听到唢呐声,便知道街上来了耍耗子的,蜂拥似的往街上跑。艺人吹过一阵唢呐之后,见胡同里围拥的人不少,场地又合适,便撂下木箱,做演出的准备。如果围观的不够他的指标,便吹着唢呐,往另一条胡同走去。这是孩子们最为扫兴的事了,有的孩子便跟在艺人后边。
艺人打开木箱,取出一块一米见方的粗布,铺在地面。在布的边沿将一根镶有尖铁扦子的木棍揳入地面。木棍的顶端装有木制刷白漆的佛塔,塔肚正中有一个两面可通的小圆洞,塔下有几根与立棍交叉的平行“米”字形木杆。每根杆头,装有不同的道具。有西瓜、桃、金蟾蜍、鱼、用线吊着的小木桶等。
这些道具都是木制的,每件涂有相应的彩色油漆,做工精细。碧绿的西瓜,表面有黑色条纹;歪嘴的木桃,粉白相间;蟾蜍背上的金线清晰可见。每件道具中央都有个可通的小洞。塔的顶端装有四周垂帘的平顶小圆伞,可以转动。在中间立杆两端拴上两条软梯,那软梯是短木棍排在一起,用小线拴得很牢固,软梯的另一端与地面钉牢,有一定的坡度。
艺人安排妥当,又吹了一阵唢呐,希望再招一些人来。
只见艺人从木箱内,取出一个个小木匣,拉开匣盖,请出第一个小“演员”,放在软梯前,艺人边唱边说。唱的故事内容是与道具相应的民间传说,如《刘全进瓜》、《姜太公钓鱼》、《刘海戏金蟾》、《李三娘打水?井台会》、《白猿偷桃》等。那艺人唱的小调,风趣入耳。“云蒙山倒有一个水帘洞,高山有洞,洞里有仙……”那一只只小白耗子,按照艺人唱的故事,一个个先后顺软梯爬到那相应的道具的小洞中,一动也不动。
当时我很纳闷儿,那几个小白耗子怎么那么听话?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小白耗子爬到吊桶处,还用它的两只前爪,提起那吊桶,而且还晃动两下。每演到这里,便招来孩子们的惊呼声。
最后一个节目是艺人将一只小白耗子放到那平顶伞上,那耗子在原地跑动,带起那转动的小伞,伞边缀有一串小铜铃,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孩子们鼓掌叫好,“噢——!”演出就结束了。演出中间还打一次钱,全场演出,也就不到半小时。
使孩子们最高兴的是,一只小白耗子顺软梯爬到已有几只耗子的地方。我们就大声呼喊,“走错喽!走错喽!”那耗子便返回来。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因而久久不能忘记。
听大人们讲,白耗子通人性,艺人须下很大的功夫才能驯好。当时有个孩子说:“赶明儿我也逮几只耗子,教给它们练玩意儿,准比他们耍的好。”又有一个孩子说:“不行!咱们家那灰耗子见人就跑!”不知是谁说:“还咬人哪!非得是白耗子才能学着练玩意儿哪!”
艺人打钱时,孩子们很自然地拿出几个零钱给艺人。大人说了,他们练半天不容易。要是有哪个孩子看完了,人家打钱,你溜之大吉,北京人管这种行为叫做“看蹭儿”,招人笑话。
而今耍耗子的恐已绝迹,故得竹枝词一首以示念想。
软梯轻爬演艺忙,偷桃、进瓜、李三娘。
太公、蛇仙与刘海,巧耍耗子走城乡。
关于刘海的传说在我国流传很广。刘海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吉祥神。据说刘海为五代时道士,名刘玄英,道号“海蟾子”,人多称其为刘海蟾,后讹为刘海。其本名操,字招远,又字宗成,燕山(今北京)人。传说曾得吕洞宾所传秘法,得道成仙。被道教全真派奉为北五祖之一。又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明悟弘道真君,至元武宗(1308-1311)时又加封为帝君。民间有刘海戏金蟾的传说,约始于明代,多见于民间年画,为一穿红披绿的胖小子,手提金钱串,笑逐颜开,足下蟾蜍为三足,民间以为稀罕物件。常于婚庆、春节时张贴,以取吉利祥瑞。湖南花鼓戏有《刘海砍樵》的爱情故事。
耍猴
艺人肩打一根拳头粗、约三米长的毛竹筒,距尖端一米处,绑一根约一米长的横竹竿,竿的两端各系一根粗绳子,一同往上系于毛竹的尖端,自然形成“伞”字形状;另背一只木箱,箱上坐一只用铁链拴着的小猴子。它瞪两只大眼东张西望,身体不时地往起一纵一纵的。艺人还牵一只哈巴狗,也有牵一只羊的。一路行来,一路筛锣,以招来观众。
猴子演的节目有连续后空翻、倒立行走、钻罗圈、骑狗奔跑、羊拉车、猴坐车等。小猴上身穿一件红坎肩儿。在所有的节目中,以猴戴面具和盔头最吸引人了。
艺人筛着锣,牵着猴子,绕场行走,念念有词,半唱半说地演唱民间故事。小猴自己打开木箱,取出一个少女的面具扣在自己脸上,艺人唱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小猴绕场一周,将那少女的面具摘下来,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盔头,就是戏曲舞台上帝王将相戴的冠帽。做工相当精细,只是尺寸小了许多。小猴戴上一顶八棱的倒缨盔,双手握着一根小棍,横在颈后,这时艺人唱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绕场一周,小猴摘去盔头,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花脸面具,往脸一扣,面具的内壳嘴处有一根横棍。小猴用嘴衔住横棍,透过面具的两个眼孔,看得见艺人的指挥。最使人发笑的是小猴过于紧张,将那面具头朝下扣在脸上,嘴衔着颌下的横棍,把脸几乎都露在外面,两只大眼呼扇呼扇地看着艺人手里拿的小鞭子。看到这个样子,全场人哈哈大笑,孩子们也高兴地呼叫。
北京人根据这种场景,猴子一个个地换面具,编了一句歇后语,非常形象。“猴的帽子——戴不坏摘坏啦!”比喻一个物件没派上正经用场,就折腾坏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艺人让猴子爬到竹筒的顶端。那猴子龇牙咧嘴,说什也不往上爬。艺人拽绳子对猴子说:“刚才好好的,这会儿怎么不练啦?怎么碴儿?”那猴子眨眨眼,纵身一窜,扒在艺人的肩头,把嘴凑到艺人的耳边,像是说悄悄话。艺人连忙点头应声“噢,噢!”然后对观众说:“他说肚子饿啦,跟诸位讨个烧饼钱,吃饱喽再练。”于是艺人让猴拿着铜锣,翻过来绕场打钱。凡是有人给钱,听到锣里硬币的落声,艺人拽绳子,猴子抬起手往额头一举,像是行礼一般。不知是哪个淘气的孩子,从地下捡了一个小石子,往锣里扔去。那猴子听见哨地一声,立即举手敬礼,那个孩子乐得前仰后合。
打完钱之后,艺人对猴子说:“这回有了烧饼吃了,该练了吧!”那猴子听了便快速爬到竹筒的顶端,抱住竹筒一动也不动,艺人双手握紧竹筒,底部戳地,将竹筒抡转起来,两三圈后便收场了,演出到此结束。
艺人收拾完道具走去,有几个孩子依然跟在艺人后边,看样子是到另一场所再看一场。其中一个孩子用石子投向小猴,还喊着:“猴屁眼儿着火!”谁知把猴子招恼了,瞪起两眼,龇着牙,上身直晃,孩子一哄而散。
类似这样开心的场合,差不多一两个月才遇到一次,所以孩子们一说起话来,那猴子便是最欢乐的话题,说起来眉飞色舞。即便是往锣里投石子讨嫌行动,也当作一件美事来炫耀。这种欢快的情绪少说也得持续两三天。要是哪个孩子没赶上看耍猴的,那才真叫后悔懊丧哪!
如今年已七十有六,提笔写少年往事,感慨万端,特拟一首竹枝词。
小小毛猴技艺博,身负荆杖效廉颇。
骑羊、倒立、戴面具,斜挎小袢学推车。
耍猴傈子
这个名称在当时都是这么称呼,也有叫做“耍乌丢丢的”,这个名堂至今找不到出处和确切的字眼儿。有可能是根据艺人口里含的小哨,吹出来的声音嘀呜呜,这是拟声的叫法。前文的说法“苟利子”。说得确切些,就是如今被称做的“布袋木偶”古时的名称,又叫“手托傀儡”。这种木偶体形小,头部连在布袋上,外加服装。艺人表演时,用手伸入布袋,凭手指操纵木偶的动作。福建称做“布袋戏”,南昌称做“被窝戏”。老北京的“耍猴傈子”表演、情节比较简单,可是却极能吸引当时的孩子们。
艺人担副担子,一端是一个三层屉的大圆笼,另一端是粗蓝布裹着一个木框子。演出之前艺人先筛一阵锣,像是把前街后巷的人都筛出来才可他的心。胡同里围观的人逐渐多起来。艺人认为可以演一场,便将担子靠边放好,打开那个大包袱。原来那是一个大口袋,口袋嘴连着一个四方的木框子,像一个二尺见方的镜框镶在口袋嘴上。木框有根横梁,中间有凿的铆孔。艺人在框上用几块木制的景片,如同搭积木那样。不大工夫,在木框上用几块板,搭成了一个小舞台,又像寺庙的佛殿。高一尺多,前面有两根明柱分为左右,那屋檐上有瓦垄,后幕布、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各挂一个小门帘,整齐干净,做工精细。最后艺人用扁担插入框架底部,往起一举,一座微型舞台背靠墙,稳稳当当立在观众面前了。
艺人钻进口袋里,敲打着锣,吹着笛哨吱吱地响。这就算开台了。在我的记忆里,演出的节目仅有两出,《猪八戒背媳妇》和《王小二打老虎》,再也没有看过其他节目。一两个月重复看一场。我们这帮孩子仍聚精会神地仰头看着舞台,看得有滋有味,饶有兴趣,真可谓百看不厌。
《王小二打老虎》演的是一个少年到山中砍柴,被老虎吃掉了,然后又复活的故事。木刻的小孩儿头,身穿蓝上衣,腰系搭包,身后掖一把斧头,手握扁担,看不见下身。上场后,边走圆场边唱。他唱的什么词,当时被那艺人吹的哨声遮住,根本听不清楚。极为好笑的是那木偶向后转身时,不是整个身子向后转,而是那个木制人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然后继续往前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这时听着后台一声吼,突然窜出一只猛虎。小孩儿一见大吃一惊,全身抖动,用扁担与老虎搏斗,最后小孩儿体力不支,被老虎一口一口地吞了下去。老虎便趴在舞台边上一动也不动。随后一个大人上场,像是找孩子来了。当他看到老虎,便知不好,立即用手中的棍子猛打那老虎的头,经过一番打斗,最终将老虎打得不动了。那人还用力踢那老虎,气喘吁吁,又把老虎的嘴掰开往里看,然后从老虎肚内用力往外拽,终于把孩子掏了出来,大人抱着孩子大哭。突然那孩子站起来,又活啦。看演出的一群孩子,鼓掌欢呼,这出戏就算演完了。
艺人从口袋里钻出来,手拿一面锣,“求口饭吃,帮一把!”还不时地对孩子们说:“回家拿钱去,待会儿看下一出《猪八戒背媳妇》!”
《猪八戒背媳妇》与现在木偶剧团演出差不多。八戒上场边走边唱,身后背着一位美貌女子,走过几步,突然全身一晃,台上空了。又看那台帘猛然一挑,上场的还是猪八戒,不过身后背的却是孙悟空。就这样连续变换三次。艺人在口袋里不停地敲着锣,一个人模仿三个人说话,粗细嗓来回变,倒也热闹。为了混口饭吃,真怪难为他的。
清代浙江金华人方元鹍《都门杂咏》中,以竹枝词的形式,描述了京都耍傀儡的情形,也是在街头演出的。
昆调秦腔换羽商,百戏随意坐伶场。
闲来也趁街头鼓,冷眼看他傀儡忙。
从这首竹枝词看,耍傀儡的在北京城,少说也有百余年的历史了。
距今六七十年前,老北京街头巷尾表演的傀儡戏,竹枝词写了它的剧情内容。
布袋上沿装舞台,手把木偶显艺才。
猛虎吞下王小二,爹爹把他拽出来。
耍狗熊
耍狗熊是街巷里较大型的驯兽表演。艺人牵一只黑熊,沿街筛锣的艺人,边走边吆喝:“看看狗熊翻筋斗!”观众仍是一帮孩子,偶尔也有大人出来看。候观众有一定数量了,就开始表演。
演出的节目比较简单,有狗熊扛叉、耍叉、倒立行走、打滚儿、摇虎撑、作揖等。狗熊体态拙笨,因而做出一些动作,颇能引人发笑。艺人打钱的时候,狗熊捧着锣,绕场向人行礼,鼻腔中还发出哼哧哼哧的声响,看那样子着实可乐。有人爱看狗熊行礼,就随手往锣里扔几个零钱。艺人一拽绳子,说:“谢谢!”狗熊就抬起爪子往额头一举,哼哼几声,人们哈哈大笑。
艺人就在这笑声中,能挣几个钱,赖以糊口而已。
黑熊可笑,特赋竹枝词以记实况。
街巷艺人牵黑熊,体态可人哼哧哼。
耍叉、敬礼惹人笑,抓举“虎撑”学郎中。
虎撑,俗名“串铃”,是古时行医郎中所用的响器。用生铁铸成的镯形圆管,内装铁珠,套于手四指之上,摇动时发出“哗一铃”的连续响声,以示患者。虎撑之名南来于唐。名医孙思邈一日到山中为患者医病,下山时见一只猛虎卧于山道当中,口中发出哀号之声。孙思邈从虎的哀号中看出虎身中伤,在向人求医,并无伤人之意。孙走近虎旁,发现虎口不停地流出涎水,便用串铃撑住虎口,发觉虎齿缝中扎有一根长骨刺,孙思邈用钳子将骨刺拔出。老虎起身扑于地上不走,孙思邈走时,老虎行于身后,从此永不离开。孙将串铃改称作“虎撑”。至今各地的药王庙,孙思邈的塑像旁卧一老虎,即是孙思邈医好的那只老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