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浪迹街头的艺人--翟鸿起浪迹街头的艺人 这里记叙的街头艺人,相当一部分是农村破产的农民,他们被生活所迫学得一技之长,在城市中浪迹街头,卖艺谋生,以求糊口。当时有个孩子说:“赶明儿我也逮几只耗子,教给它们练玩意儿,准比他们耍的好。”又有一个孩子说:“不行!咱们家那灰耗子见人就跑!”不知是谁说:“还咬人哪!非得是白耗子才能学...
京城旧事—艺走天涯耍钢叉 --刘辉。撂地绝活耍钢叉,纷飞缭乱众人夸。“叉”与明代记载的“马叉”颇为近似。叉上有铁环,耍起来哗啦啦乱响,艺人往往赤着臂膀,露一身纹过身的腱子肉,一杆亮闪闪钢叉在那腱子上舞来飞去,但见齐眉高的三尖钢叉上下翻飞,时而踢起两层楼高,时而用后背或脖子接住自动绕来绕去,十分惊险、刺激,让人眼花缭乱、...
老北京人把老鼠叫做耗子,所以耍耗子的就是耍老鼠的。耍耗子的艺人随身携带一个小木箱子和一个特制的小木架子,架子上插有小彩旗和小伞,架子上还装着有小宝塔和钻圈;那个艺人最后唱到:“什么样儿的官儿全不怕,就怕衙门里的活阎王!”这时候,那个小猴子就从木箱中,取出一个“纬帘”-清朝差役所戴的红缨管帽,那只猴子戴着它,学那些差役们...
老北京民间艺人临场发挥的技巧--老骥伏枥。这时候,这个男子手托一个茶盘儿开始向人们要钱,一边要钱一边说:“带钱的朋友您随便赏俩子儿,没带钱的朋友您也别走,我下面还继续表演,我知道您没带钱不好意思,没什么,我只是请大伙儿给我凑一顿窝头钱,谢谢您啦!”在场的人们或3分钱或5分钱地把不等数目的钱扔进茶盘儿里,那个男子对每个给钱...
昔日胡同里的瞽者说唱艺人。“瞎子”这个词儿,应该不带侮辱性,而且我小时候看到一些胡同里的人这样称呼时,那些盲人并不反感。至于有些胡同里淘气的男孩子,看见有盲人走来时,还一起说一些对盲人带有嘲笑性的歌谣,那些盲人也就充其量一笑,顶多说一句“淘气”。我记得这类瞽者走进胡同时,有的敲打一面小铜锣儿,有的拉着三弦行走,有的敲...
老北京人称耍木偶戏的为耍猴立子的(古语"木偶"为"窟儡",猴立子是"窟儡字"的变音)。演出时,人钻在帐幕内,演唱,耍木偶,做口技效果,都由一个人担任,很受孩子们欢迎。
耍耗子的。就是驯鼠。每年秋后农闲时,就有农民进城卖艺。他们背一个木箱,一侧立一个架子,上有各种道具,上有直垂、斜拉的小软梯。白老鼠从软梯爬上去,再跑到各种道具上,如:在木桃,宝塔里钻来钻去,把"伞"登的飞转等。艺人吹一支唢呐招徕顾客。【声明】:此文为本站所属原作者提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自北京国学网!
举大刀。所用大刀重九十公斤,艺人能用双手将刀平托起。单手将刀举起(叫"草臂提炉")还能舞动,最精彩的是"背花"(在背上旋转)。【声明】:此文为本站所属原作者提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自北京国学网!
拉洋片。大木箱内大约有十张洋片(画片),内容有戏剧故事、时事画片,风景名胜等。箱上有绳,表演者拉一张,唱一张。箱旁有个锣鼓架子,把小锣、小钗、鼓拴在一起,用手一拉全响,做为伴奏。
耍中幡的。中幡高约10米,上有罗伞、铜铃,下挂标旗。表演者将竹竿托在手中,能耍出各种花样。如:在肘上、肩上、头上、后腕移在背后,再抛向前边,最难的一招是将竹竿抛起,用牙齿接住竿底边。当时,耍中幡最有名的是宝善林(宝三)。【声明】:此文为本站所属原作者提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自北京国学网!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