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核心竞争力”的9个关键因素

 快读书馆 2018-01-26



2017年,焦虑成为了城市人的绝对主题。


下层人问:“房子怎么了”,中层人问“孩子怎么了”,上层人问:“你怎么了”。


社会发展到一个巨变的时期,以往人们熟悉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已经全部翻天覆地。


逻辑思维罗振宇在18年的跨年演讲中,谈到了这样一个比喻: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之前,我们以为这是童话;2017年,才意识到这是现实。”


“一方面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后面的很快就要把咱超过去了。关于我们这一代人形形色色的焦虑,得到了各色各样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讨论都逐渐聚焦到了以下几个问题上,2017年,我逢人就这样问: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身在这个快速更新迭代的时代,“焦虑症”成了大众病,无论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面对着:天花板、被替换、紧迫感……



资历尚浅,只能埋头领导分配的琐事,面对不断进入的竞争者,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技术迭代,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早就过时,如何找到方向,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拥有核心优势,却得不到上司赏识,无法发挥100%的实力?


绩效跟不上,每天加班加点,却拿不到应有的报酬?


……


让人不禁想到“终身学习”“深度工作”,而我却要说“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或是一个企业的“最大亮点”、“最佳技术/服务”,有了核心竞争力才可能不轻易被替代。美国家喻户晓的绩效思想大师博恩·崔西在其新书《让自己更值钱》中,首次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9个关键因素整理归纳,总结如下:


1
立刻行动


“拖延症”是导致“焦虑症”的一大因素,即使情况不是那么紧急,也需要不拖延快速行动,才不至于有后期“这个还做,那个没来得及……”的焦虑,要想让事业发展踏上“特快”轨道,自身变得更有才能,最快速的方法之一就是养成并保持立刻行动的习惯。


这个世界属于那些伸出双手牢牢抓住而且不松手的人,属于那些立即采取实际行动的人。



2
不断修正


一架从芝加哥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准时起飞了。这很正常,也很自然,跟预想的情况一样,然而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大气层气流、风向等情况,会影响飞行员不断调整方向、角度、高度、速度等,以期能在指定时间安全平稳着落。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犯错、修正的过程,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每一件事——即便是过个马路——都包含了各种不确定性,需要我们不断修正,调整方向,期望争取在合适的时间达到预想的效果;



3
朝目标出发


巴布森商学院对在校取得MBA学位的毕业生进行了一项长达21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善用“走廊原理”的毕业生更有可能达成目标,取得成功。


研究人员把事业上的发展比作下走廊的过程。所有人站在走廊的入口,走廊里面一片漆黑,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概括起来就是一个词:出发!


成功人士倾向于主动朝着充满机遇的走廊前进,虽然也不清楚前面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但他们愿意承担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克服令多数人驻足不前的恐惧和疑虑。



4
机遇之门


巴布森商学院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当开始生命之旅的探索时,走廊两侧新的机遇就会敞开大门。然而,不迈开脚步就没有机会看到。


这和中国大思想家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一个意思,目标的达成始于踏出的第一步。


不久前,有对夫妇遇到难题,向我咨询。丈夫在家族企业里工作得很不开心,被办公室严重的政治斗争弄得精疲力竭,想换一份工作,却苦于目前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


我向他解释事业上也存在真空原理,具体到他的情况就意味着只要他继续担任目前的工作岗位,其他的工作机会就不可能找上他,他也不可能意识到其他的工作机会。我告诉他干脆放手一搏,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直接辞去现在的工作,如果他能鼓起勇气这样做,各种他过去看不清的机会都会涌来,因为他以前被那个职位束缚住了。


即使家庭成员非常气愤,告诫说除了自家企业,他在别处找不到工作。他坚持听取了我的意见,回到家里,好好休息几天,随后认真考虑了自己的工作资历和技能,发展方向,不到两周时间,就接到了两个工作机会,待遇都比原来的家族企业要高,发展前景也很广阔,是他舍弃的工作岗位无法提供与匹敌的。


他朝着走廊向前迈进,才开始看到过去因为待在原处而错失的机会。



5
自我约束


理论结合实际,若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自律。


言既出,行必果。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实际上,即便疲倦了、灰心丧气了、感觉事情似乎毫无进展的时候,如果仍然能朝目标和梦想的迈进采取行动,通常恰好是你马上就要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


6
总裁意识


老板意识,也叫总裁意识,这一思想是由《让自己更值钱》的作者博恩·崔西首次提出,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大人士的青睐,直接影响了2/3的500强企业员工,它描述了这样一种思考方式:站在自身角度,将自己从一个“打工族”转换成“boss族”,不管身处任何场景,环境,都应该拥有“我为公司提供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时间,公司购买我的服务,支付给我相应的费用”的心态。


据美国调查处统计,这样看似简单的想法,仅仅只有不到1%的职场人意识到了,而这1%的人,正是那些在工作中表现最优秀,获得了最高职位和报酬的那批人。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讲到,虽然我们拼命奔跑,但只能停留在原地,超车的方法只有“离经叛道”。而这场离经叛道的革新,一定不是上司口中的一句口号和要求,只有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价值,收集自身资源,让自己更值钱,才可能成为领先的那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