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朴华滋任苍茫一一许铁铮先生山水画述要

 昵称49948776 2018-01-26

许铁铮先生1932年出生,1954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科学习。师从潘天寿、顾坤伯先生。1959年与周昌米、叶尚青、孔仲起等一起留校任教,1962年,为加强浙西美术教育,被派到衢州师范从事美术教育,不料从此就在浙西扎根,从事中国山水画研究教学创作几十年。在远离杭州上海文化集中,艺木繁华的大城市同时,也避开了浮躁与江湖,以至于产生了艺术造诣极高而知名度极低的现象。许先生性格内向,不擅张扬,从艺60年,从没让人好好写过介绍与评论文章,我怀着对许先生人品和作品敬仰的心情,试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笔墨“三随”

许铁铮先生是一位真画家!
真画家当做到,三随三不随。
一随,笔墨当随时代。真正的画家,应该为当代的笔墨增色添彩,是时代的记录者,是时代的鼓动者,是时代的创造者,更是时代的引领者。
二随,笔墨当随自然。真正的画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从古画堆里东钞西摘为自得,而是从社会大环境与大自然里去寻觅灵感与题材,方能与时代同节奏共呼吸,在精神文明上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随,笔墨当随心象。这是中国画写意画的最基本的要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笔墨来自客观景象而出自主观意象,才可以达到意蕴生动,超形传神的境界。画的意境反映的是画家的境界,画家的灵魂,画家的修养,画家的心象。
许先生是这“三随“的完美实践者。
许铁铮先生从艺六十年,长年生活在浙江西部从事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创作与教学,他热爱的是浙西山水,体悟的是浙西山水;挖掘的是浙西山水;表现的是浙西山水。他与浙西山水的感情是渗透到骨髓里的,是物我相融的。他表现的浙西山水就是当代面貌,当代气象。他的山水画意象全部来自于自然。然后通过他的提炼加工与孵化,以及精准而传神的笔墨表现,展示出另一种大美意象,践行着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当随自然,笔墨当随心象的艺术家的使命。

  关于 “笔墨当随心象“,这里多说一点。

书者,舒也。

画者,化也。

法者,筏也。

三者融之,心象自出。

书者,舒也一一书者,舒也。襟怀舒散,时于清幽明爽之处,纸墨精佳,役者便慧,乘兴一挥,自有潇洒出尘之趣。——(明)费瀛《大书长语·乘兴》。舒者,散也。石涛云,“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许铁铮先生虽不擅书法,但深諳舒散之要。笔墨轻松而洒脱,随意而精到,可见一斑。

画者,化也一一作为中国画家,化自然,化自然之造化,化传统之既有,化古人之成法,化自我之定势等。有成就的艺术家总是离不开一个“化”字。一粒种子从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求结果。唯化有成,唯化无艮,唯化新生。许铁铮先生的山水画。已经化出了自我,形成了独特的面貌与意象。

法者,筏也。筏是帮你渡河的工具。渡过河之后,就不必要背在身上。现在大部分的画家,包括学院派,都是以背着传统的竹筏自得,到处炫耀。画画变成了画技法,炫继承,而不会真正意义上的画画。许铁铮先生在掌握了传统技法之后,弃筏上岸,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笔墨,画出了自己的心象,走出一片山水画的新天地。

  (二)笔墨“三不随”

简单讲一下许铁铮先生的“三不随“,

一不随,笔墨不随官样,许先生没有被官方展览所引导的制作之风所迷惑,一直坚持自己的抒情写意之真性,保持了艺术的本真状态。

二不随,笔墨不随时风。许铁铮先生也不被时尚流行的笔墨时风所影响,一直坚持自己的画法画风。保持了艺术的文化特质与笔墨语言的纯真。

三不随,笔墨不随市场。许铁铮先生画自己的画,不被市场所左右。前几年书画市场红红火火的时候,他也没有去迎合市场,操作自己。坚持老老实实地画画,不涉市场江湖的种种炒作,也不画市场流行的题材画法,没有追名逐利。他同学如孔仲起,曾宓,童中焘,李棣生,徐英槐,姜宝林等人,由于长期生活在大都市文化中心,得地利之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名家,可以说人人都名满天下,每画都是价格不菲。而许先生失却地利之便,又不擅营销,远离市场,他的画至今还是自然原始价,使他的画既保留着艺术属性的原真,又保留着社会属性的原真。





(三)温润华滋写苍茫 许先生笔墨的最大特点就是温润华滋而苍茫。 温润与苍茫是一对矛盾,在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在刀锋上跳舞,是非常困难的,然而也是非常精彩的。许先生的笔墨有南方的温润华滋,又具远古的苍茫浑朴。这就是许先生的画,在当代画坛中独树一帜的特色所在。 黄宾虹大师是以枯焦之墨画出滋润,许铁铮先生是以滋润之笔点出苍茫,都是在矛盾中表现出极致,都可谓是占据艺术巅峰的殊途同归。 江南的山水,特别是钱塘江以南,植被茂密,山石裸露较少,山体结构非常模糊,很难概括出线条来适应中国画的手法,一般的画家,在写生时就无从下手。许先生,以深厚精到的写生功夫,用自创的淡墨点皴法,把江南湿润浓郁的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不容易。

(四)气势开阔天地合

  许先生的同窗好友,孔仲起先生曾评论道:“观铁铮作品,扑面而来的一种震撼,是他钟情于山的情怀,或巍然或挺拔,或流转或奔趋,山与山或相向或相背,或摇曳生姿,或直立横斜,既有大势又多变幻,迎面兀立,构成画面主体,望之令人精神亢奋。”许先生对山水画的构图布局,每每了然于胸,随手拈来,又不失气势磅礴,意趣恢弘。

许先生的画,章法上法自然,法天地,所以气势开阔奇崛又不失天然。一般的山水画家都会把气势做得很大,但是有明显的人工痕迹,使人看了会有造假的感觉。世界上没有比天地更大的气势了,只有法天法地才能做到最大的气势,许先生的画就是天地人融合的产物。

许铁铮先生深谙石涛的“一画法”,是“一画法”的最佳实践者。石涛云:“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未能深入其理,曲得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许先生笔墨点皴,看似非常简单,其实是单纯而不单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也。千笔墨痕似雷同,万端变化微妙中。

故看许先生的山水画之笔墨,初看似平常,复看不简单,再看是惊叹!

许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及当老师期间,打下了非常坚实的素描造型功夫,表现能力极强。清代山水画家龚贤,就有一些素描意识,用墨点类似素描的画法,自开新面。许先生的淡墨点皴法,在龚贤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墨点更灵活、更生动、更丰富。

曾有懂行的评论家在私下悄悄地说,许先生应该是属于目前画坛上画最得最好的画家之一。我也非常认同,不禁使我想起另外一位山水画大师黄秋园先生,生前少被人识,平淡一生。而山水画艺术却达顶峰。许铁铮先生与之不同的是毕竟还担任过衢州市美协主席,更重要的是,许先生八十七高龄,仍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创作激情高涨,实乃画界之幸!

愿许先生艺术之河长流,生命之树常青!

蒋天耕

2017,11--2018,

oo

(附许铁铮先生画中的几个精彩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