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国宝大迁徙,创造世界文物史奇迹

 叶青图书馆ABC 2018-01-26

九一八事变之后

为使国宝不落日寇之手

故宫文物

先分批南迁

后分批西移

行程两万多公里

时延十五年

地迤万里

辗转了半个中国

是为世界文物史上的一个奇迹

国难当头,无奈“南迁”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国人忧心日本侵华南迫危及故宫文物,纷纷商议对策。然而,争议尚未统一,日军已于1933年1月3日攻陷山海关,26日战火燃及热河,平津已危在旦夕。

故宫文物于1933年不得不实行“南迁”,将馆藏的最重要的珍品打包装箱,并在接下来的15年里从北京转移到南京,再到中国西南地区。这些文物先后五次从故宫博物院运出,第一批是1933年2月6日起运,第五批是同年5月15日起运,四个月中,运出的箱件包括: 古物馆2631箱,图书馆1415箱,文献馆3773箱,秘书处5672箱。以上共计13491箱,另有其他机关附运文物6066箱。

故宫文物抗战期间迁徙路线示意图

这些文物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上海租界内的库房。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故宫文物又实行疏散。到了1945年抗战结束,南迁的故宫文物虽然避过了战火,然而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却没有返回北京本院,而在1948年底和1949年初被运往台湾。

故宫文物运台问题暂且不论,从1933年初故宫文物运出北平,到1947年底前后15年的时间里,故宫博物院共南迁文物13491箱,疏散文物11421箱。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转运迁徙如此大规模的文物,不用说在中国博物馆史上为空前,在世界博物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为了保护这批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故宫博物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与一代人的青春年华。这段经历作为非常时期文物保护的典范,或作为世界博物馆史上的一项空前的纪录而留载史册。

迁移准备:装箱、选件、登记

文物迁运的准备工作,第一件事是装箱。当时有人认为北平琉璃厂的古玩商人, 他们常常运东西到外国去,对于古物的包装, 一定具有相当的经验, 决定请他们来专办包装的事。在他们包装的时候,古物馆工作人员,就在一旁监视,也同时学习,过了些天,故宫工作人员就了解了他们的装箱秘诀。秘诀无非有二: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文物准备南迁装箱

准备工作中第二件事是选件。宫中物品极多,应当选些什么?答案自然是以迁运精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列为必须装运之物。其次是存在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提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

当时,故宫博物院是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四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的。每一箱装好,把盖子钉牢,加上封条,刷上字号。编字号的方法由各馆自行决定。

古物馆是用英文字母编字,以后又有一部分箱件改用天干编字,每一种字, 所编箱数如下。

A:瓷器1058 箱。B:王瓷158 箱。C:铜器55 箱。D:书画128 箱。E: 288 杂项381 箱。F:新提806 箱。乙:玉器14 箱。庚:铜器2 箱。丁:剔红10 箱。 戊:景泰蓝15 箱。己:象牙5 箱。共计2631 箱,63735件。

图书馆编字的办法,大部分是以所装文物类别的首一字编为箱件的字号,各字所编箱数如下。

善(善本书)72 箱、佛(佛经)13 箱、殿(殿本书)228 箱、观(观海堂藏书)62 箱、内(实录库藏书)6 箱、满(满蒙文刻本)23 箱、志(方志)46 箱、绝(明刻本清殿本及官刻书)34 箱、大(大藏经)54 箱、甘(甘珠尔经)54 箱、龙(龙藏经)2 箱、图(文渊阁图书集成)32 箱、经(四库全书经部)85 箱、史( 四库全书史部)129 箱、子(四库全书子部)139 箱、集( 四库全书集部)183 箱、荟经(四库荟要经部)28 箱、荟史(四库荟要史部)46 箱、荟子(四库荟要子部)26箱、荟集(四库荟要集部)45箱。共计1415 箱。

文献馆的箱件,不编分类字号,直接在箱外写出文物类别,另外刷上一个 “文”字,表示出这是文献馆的箱件,就以“文”字第一号起,顺序编下去,编到第3046号,又从文字第3142起,编到第3868号。其分类箱数如下。

内阁大库档1516箱、地图铜版26箱、舆图17箱、图像62箱、仪仗16箱、册宝35箱、武器5箱、盔甲32箱、陈列品9箱、印玺空盒2箱。共计3773箱。

……

以上装箱工作,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文物运出之前才结束,装箱文物共13491箱。

故宫博物院的南迁文物到达上海之后,很快进行了一次详细登记。南迁清册只记品名与件数,实在过于简单,在这次点收清册中,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例如一幅画,就要记载它的质地、色彩、尺寸、款识等,一件瓷器,便要记出它的颜色、尺寸、款识、有无破伤等,铜器、玉器、牙器等还要称它的重量,这个清册名为《存沪文物点收清册》。文物点收工作在上海时并未完成,因文物迁南京,停止了一段时间,文物到南京后又继续进行,从1937年1月12日恢复工作,到6月14日才告结束。这是故宫博物院史上一次很好的藏品登记工作。

“沪上寓公”,颠沛流离

故宫文物南迁到上海以后,易培基因所谓的“故宫盗宝案”,辞去了院长职务。1933年7月,经理事会决议,由原古物馆副馆长马衡继任。

马衡院长亲自主持了到上海以后的文物点收。清点手续,北平与上海两地分别举行,这次把每一馆处的箱件,规定一个字来代表,每点一箱依次编号,由马院长规定用“沪上寓公”四字。古物馆箱件编“沪”字,图书馆箱件编“上”字,文献馆箱件编“寓”字,秘书处箱件编“公”字。他的意思是,文物点收之时,文物正在沪上,做了寓公。一直到现在,各箱文物的品名数量,都是以此清册为据。

今天,再看到马衡的这四个字的题名,实在为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颠沛流离的生涯而感到别有一番滋味。自1933年2月6日,故宫首批南迁文物离开北京,在上海租界做了“沪上寓公”开始,1936年12月8日,又运至南京,做了南京的“寓公”,第二年,日本人就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4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开始运出南京,此后分别做过长沙岳麓山的“寓公”, 贵州安顺的“寓公”,四川乐山的“寓公”,峨眉山的“寓公”与重庆的“寓公”。

就在山海关陷落的第六天,故宫博物院召开的理事会,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以策安全。经过一年的整理、装箱,1933年2月6日,13427箱64包故宫文物离京,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到达上海,1936年又运送到南京。“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第一场大会战,南京已不安全,护送队伍不得已,又兵分三路,将一部分文物运抵贵阳、安顺,一部分运送到四川乐山,另一部分经过郑州、宝鸡,抵达峨眉。

文物南迁路上,走水路

1934年12月,故宫博物院举行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时,由王世杰理事提议,把南京的朝天宫全部划归故宫博物院,用此建筑做南京分院及仓库地点,又经大会议决,呈奏行政院核准,地点问题才告解决。1936年12月,行政院最后核准把存沪文物运往南京。12月8日开始运输,分成五批。此次文物箱数,比较南迁时又增多了93箱,与其他单位的南迁文物加在一起为19650箱。1937年1月,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宣告成立。南京分院还没有来得及有所作为,就因战事被迫开始了文物疏散的工作。

也就在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筹划将朝天宫大成殿修作陈列室之时,日本人在北平发动了七七事变,紧接着,又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南京情势一天比一天紧急,故宫博物院报请行政院核准故宫文物紧急输送到后方去。“西迁时期,自是发端。惟是期过程特长,事迹繁驳,时延十年,地迤万里。”

当时是分三路先后向后方疏运,最先的一路,于1937年8月14日在南京装船,运往汉口,并换装火车运到湖南长沙岳麓山,存入湖南大学的图书馆里。 没过多久,长沙遭空袭,后又决定迁往贵州,于1937年12月间起运贵阳。另一路是溯江而上,经汉口,再运到四川,这次抢运,是从1937年11月20日开始的,到达目的地四川乐山安谷乡时为1939年9月19日。第三路也是从1937年11月20日开始抢运的,从陆路,由南京沿津浦线到徐州,改循陇海线到陕 西,后被“西安行营”安排到宝鸡,又转汉中,1938年5月26日,又由川陕公 路入川,后经成都,在1939年7月11日运抵峨眉。这样,南迁文物终于在战时找到了安身之所。

这次疏散文物的功绩是巨大的,当时押运和保管人员备受艰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通过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终于免遭战火。抗战胜利后,故宫南迁文物分别从3个避难所运回南京。当时,行程绵延3000多千米,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又一次来到南京,还是存放在朝天宫仓库。1947年底,“南京中央博物院”修竣。次年春,部分国宝在南京公园展出,曾引起轰动。百万件文物在万里行程中,历经15年的战乱岁月,竟大致无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本文摘选自《紫禁涅槃:从皇宫到故宫博物院》第八章第四节《“国宝”大迁徙》,篇幅所限有删节。

本书最早由文物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当时书名为《紫禁城的黎明》,是相对于庄士敦的名作《紫禁城的黄昏》而言的。本次再版将对原作进行重新修订,增加新近的研究成果,增加故宫与卢浮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艾尔米塔什、凡尔赛宫等世界级皇宫博物院的比较,增加文物迁台、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的交流等内容,并配百余幅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