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唧唧堂:家庭经济变差对儿童和母亲心理健康的影响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1-27

picture from 500px by Volodymyr Melnyk

解析文章首发于唧唧堂,作者: 唧唧堂研究人 刘梦曦


本文是关于论文《家庭经济变差对儿童和母亲心理健康的影响:英国一项千禧世代队列纵向研究(The effect of a transition into poverty on child and maternal mental health: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UK Millennium Cohort Study)》的一篇解析,该论文于2017年3月发表在《柳叶刀 (Lancet)》上,研究作者包括Sophie Wickham, Margaret Whitehead, David Taylor-Robinson*和 Ben Barr*。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英国政策辩论的焦点已经注意到针对收入贫困的相关措施是否能有效有效地反映儿童生活的机会。尽管贫困与的孩子和母亲心理健康相关,然而一些研究也推测变穷对心理健康也有影响。为了给政策制定提供信息,研究者探索了儿童和母亲在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后代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这项纵向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英国千禧世代队列研究,一个大型国家代表性的儿童群体(出生于2000年9月1日和2002年1月,在他们9个月到11岁之间经历了5次调查)。研究包括了所有在孩子3岁时没有贫困和心理问题的儿童和母亲。


儿童主要测量社会情感行为问题,在儿童3、5、7和11岁的时候在母亲报告的基础上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测量收集数据。对母亲的测试采用《凯斯勒6项(K6)》测评其面临的心理压力。研究者使用了离散时间风险模型,随访的家庭在基线测量时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在第一次家庭经济危机后评估儿童和母亲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概率,但其中也有些混淆因素包括工作的变迁。研究进一步探索了母亲心理健康的问题时候对儿童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结果


1)、第一次经历家庭经济危机变穷后,相较于未经历贫困转变家庭更易出现儿童社会情绪行为问题、母亲心理问题以及抑郁和焦虑问题。变穷后非白人儿童、单亲儿童也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遭遇经济问题的家庭,母亲30岁前生育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经济良好的家庭则相反家中孩子的数量也影响变穷后儿童的心理健康,1个孩子时家庭经济的变动对儿童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2-3个孩子时家庭经济稳定的儿童更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大于4个时,变穷的家庭中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外家庭经济困难时母亲失业的孩子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然而儿童的性别在其中作用不显著。


2)、研究者测量了儿童3岁、5岁、7岁和11岁4个节点,发现当母亲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时,在遭受家庭经济危机后,儿童行为问题、和母亲的心理问题都相对较少。也就是维持母亲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降低变穷对儿童社会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


讨论


在英国同代人的列队研究中,早期遭受家庭经济问题与儿童和母亲心理健康风险相关。这个状况独立于就业率的影响。经济状况对儿童生存机会影响的转变以及降低平困儿童直接的行动似乎能改善儿童和母亲的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强调了建立贫困儿童基线收入的需要,以及借此调节在儿童生存方面的公众健康问题发趋向和影响。政策行动需要通过关注父母的收入、工作和早期儿童高质量的照料,从而解决儿童心理健康上游决定性问题。


*千禧世代(millennials)是millennial generation的缩写,是人口统计学家用来描述出生于1980到2000年的一代年轻人,媒体形容他们为“Y世代”。千禧世代是二战后婴儿潮世代的后代。


参考文献:

Wickham S, Whitehead M, Taylor-Robinson D, et al. The effect of a transition into poverty on child and maternal mental health: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UK Millennium Cohort Study[J].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