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宋词之天痴星狂放翁陆游——曾是惊鸿照影来

 邈思遐想 2018-01-27

 

题记

沈家园内惊鸿影,钗头凤里写痴情。

八十六年不曾改,策马平戎山河心。

 

 

 

(一)

 

1987年的春天,我到浙江省上虞县档案馆实习。上虞,是传说中舜帝会百官的地方,记得当时县城所在镇就叫百官镇。流经上虞的有条曹娥江,因东汉时少女曹娥投江救父而得名。上虞县隶属于绍兴市,现在已成为绍兴市辖区。正是由于这次实习,也让我有机会去绍兴游览。

第一次绍兴之行的主要收获,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即打了一场架,做了一场秀,记了一句话,背了一首词。这打架的事就不细说了,故事发生在上虞汽车站,结果是我们都无恙。做秀的地点位于绍兴市咸亨酒店门口,我们一行几个同学,模仿着孔乙已,穿着大长袍,戴着瓜皮帽,吃着茴香豆,照了一张相,只可惜找不到当时的相片了。在绍兴游玩时,当地人告诉我们,在绍兴城走路,步子要迈轻一点,否则,随时会惊动一个名人的梦。将近30年了,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

至于那首词,是在沈园游览时看到的,词牌为《钗头凤》。通过这首词,我不仅了解到宋代诗人陆游与唐婉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领略到陆游性格中的纯“痴”。我们先不妨读读这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是陆游母命难违,与唐婉结婚三年被逼分手,十年后在沈园不期而遇,相互深深一瞥便匆匆离去,百感交集之下在沈园墙壁上写下的千古绝唱。一年后,唐婉怀着莫名的憧憬再到沈园,看到陆游留下的笔墨,无限惆怅,泪流满面,提笔在陆词之后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这首和词,唐婉写得如泣如诉,万般无奈而又愁肠百结,之后不久便郁郁而逝。

陆游85岁那年,有一天感觉到精神尚可,准备上山采药,后因体力不支便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从20来岁与唐婉分开,一个甲子过去,陆游仍然痴心不改,其用情之深古今能有几人?实际上,在陆游75岁赋闲在家时,经常在沈园幽径踽踽独行,回忆着深深刻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他写道: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正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

 

陆游之痴,不仅表现在情感上,在个人信念上也体现得非常充分。

陆游生活的年代,金国觊觎南宋,边境烽火不断。文盛武弱的南宋王朝,一退再退,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甚至连还手之心也不敢有。从小受正统文化教育的陆游,始终抱着报效南宋王朝的坚定信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是一辈子的主战派。临终之前,还不忘作诗瞩托子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境界最高、格局最大,最具正能量的遗瞩。当时没有联合国,否则,凭此诗就能享受下半旗致哀的礼遇。

在主和派占上风的南宋,主战派陆游的命运注定坎坷。直到46岁时,才应邀到四川的军队工作,而且仅仅干了八个月。这八个月,是陆游一生最舒心爽快的日子。他下边关,“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他制平戎策,如鱼得水,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段时间,陆游创作了大量诗词,并编辑成册,取名《剑南诗稿》。此种痴情,令人钦佩,也令人感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陆游的志向和才华,招到不少人的非议和妒嫉。就像当年科举时,因得第一,压过秦桧之孙秦埙,而让秦桧怀恨在心,最终被其做了手脚,失去了钦点进士的机会。直到秦桧死后,才被当朝皇帝给了个赐进士出身。有朝臣投诉陆游太狂放,不把他放在眼里,陆游偏不买账,反而给自己取号“放翁”。并且以梅自喻,写下那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00多年以后,一位当代具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也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我们不妨比照一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92年11月4日之夜,68岁的陆游,躺在山阴(今绍兴)老宅里,窗外北风劲吹,一场少见的冬雨,把他的思绪拉向那金戈铁马的岁月。过了好久,仍觉思绪难平,便披衣下床,提笔写诗,诗名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壮哉!陆游。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情怀!

 

(三)

 

没经过严格考证,仅凭感觉,在我国古代文人中,陆游至少能拿到一项冠军,一项亚军。一是作品留存数量最多。现存诗词9300多首,其中绝大部分是诗,词不到200首。二是寿命仅次于活了88岁的北宋词人张先。在人均寿命不到50岁的年代,陆游活了86岁,这绝对是奇迹,即便放到现在,也是高寿。

陆游能拿到这两个全国性荣誉,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两个字:心态。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平稳心态。如被秦桧打压而失去功名,不哭不闹更不会上吊,而是背起行囊,二话不说回家接着读书;被朝臣投诉狂放,干脆称自己为“放翁”。另一位词坛牛人辛弃疾任绍兴知府时,经常到前辈陆游家彻夜长谈,看到陆游居住条件简陋,提出为其修缮,被陆游婉言谢绝。不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陆游既不会“漫卷诗书喜欲狂”,也不会“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一天,陆游去山西边的小村游玩,看到家家户户喜庆的样子,诗兴大发,写下《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心态平和的陆游有时也会发牢骚,只是比较含蓄。有一年,已赋闲在家五年的陆游,接到朝廷任命严州(今浙江桐庐、淳安一带)知府的通知,便匆匆赶往临安(今杭州),住在西湖边的一家客栈里,等待皇帝的召见。百无聊赖的等待,伴着春雨,让陆游萌生了归隐的念头。于是,便写下了广为传诵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心境决定心态。即便是牢骚,也能把它看得那么淡雅,淡得让你感觉不到这是牢骚,而是一幅温馨的图画。甚至连当时的宋孝宗也没有听出弦外之音,对其大加赞赏,说这诗写得很屌。尤其是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简直是老母牛生不出牛犊子——牛B坏了。

生态不平衡就会有天灾,心态不平衡就会有人祸。我想,陆游一生那么爱写诗词,量大但上乘之作少,其实他是想通过写作,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并以此作为平衡自己心态的手段。这不,陆游说了,既然不能“上马击狂胡”,那我就回家去《读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这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正是让我重新提笔著文的鞭策之言。感谢陆游,让我再次享受到“犹课蝇头二万言”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