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训】22岁男子心梗,心脏血管几乎堵死!就因爱做两件事,你要当心!

 平原小咖 2018-01-27

11.20 心梗救治日

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发生,但是仅有3.5万例患者获得了及时有效的救治。曾有媒体报道,一名22岁男子突发心梗,创下医生接诊心梗病人低龄记录!心脏血管几乎堵塞,只因他爱做这两件事!

艾诗新春囤货季,优惠来袭!
广告
图片

喝酒抽烟,22岁男子心梗发作

陷入休克心脏血管几乎堵牢

“从医几十年来,这个小伙子算是刷新了我接诊的心梗病人低龄纪录了。”接诊医生无奈地摇摇头说出此番话。让人震惊的是:病人姓陈,今年22岁,在内蒙古开餐馆,生意场上,他总是应酬不断,喝酒特别凶,烟龄也已经有4、5年了,每天都要吸上40、50根

展开剩余93%

平日他喜欢熬夜上网打游戏,几乎每天都要凌晨1点以后才睡。饮食上,他尤其喜欢吃牛肉、羊肉、小笼包,夜里也总要加夜宵,瓜果蔬菜却很少吃。

2月6日,小陈再次参加朋友聚会。凌晨3点左右忽然感到胸闷,休息了一晚后,这种胸闷胸痛的症状依然没有缓解。

2月7日下午,小陈到当地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心梗。下午2点半左右,小陈被转入急诊就诊,此刻小陈已经处于休克状态:血氧饱和度下降、面色苍白、血压偏低、手脚冰凉。

接诊的医生为小陈做了冠脉造影,发现他的心脏血管基本被血栓堵塞了。在接诊小陈没多久,该院又接诊了一个年轻的心梗患者。这个男性患者才31岁,属于严重肥胖。

预防心血管疾病

一定要戒烟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接诊年轻、无病史的心梗患者时,医生们首先会关注两点:是否吸烟、是否吸食毒品。尼古丁作为香烟中主要的成瘾成分之一,可引起人体多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肺癌等,而心梗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动脉粥样板块发生破裂。

而且二手烟含的有害物质往往比一手烟还要多,有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5倍的一氧化碳和约50倍的致癌物质。因此,年轻人生活方式一定要改善,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最好把烟戒掉。

心梗救治要闯五道关

早一分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二附院院长程晓曙接受心梗救治日媒体采访

院长程晓曙(左)、副院长吴清华(右)授课

急性心梗一旦发作,心脏的血液供应就会突然停止。若不及时抢救,往往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破裂。南昌大学二附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程晓曙教授指出,发生心肌梗塞迹象后,如果及时开始心肺复苏则可大大提高存活率,超过6分钟未获得有效治疗,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所以也有“黄金6分钟”的说法;超过10分钟,患者存活的几率就不到千分之一。

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分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第一关:发现不典型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剧烈疼痛,有濒死、压迫感,还有人会伴有出冷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另外,心梗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典型症状,出现上述症状时,最好马上送医院,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关:第一时间联系谁

相关研究显示,约1/4的患者不是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另有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约1/4的患者通过呼叫急救车到达医院。

南昌大学二附院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及江西省唯一一家胸痛中心”示范中心“,加强与120急救中心以及区域医疗机构的合作与指导,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型医疗,建立全省急性胸痛的联动防治体系,为心梗患者开通了一系列的绿色通道,做到第一时间抢救心梗患者。

为何要开通绿色通道?美国调查发现,使用急救系统的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可缩短31分钟,做心电图缩短了3分钟,接受冠脉治疗缩短了13分钟。所以,第一时间应联系120。

第三关:保持气道畅通

通知急救人员后,应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受刺激。同时尽可能保持通风,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发生心梗后,最坏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如果出现,要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造成大脑细胞死亡。

第四关:信任并配合医生

为了病人的安危,病人及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进行手术。

第五关:术后必须遵医嘱

首先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其次,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降低复发风险。最后,患者还要遵医嘱辅以恰当的药物治疗。

南昌大学二附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清华教授提醒:从目前看来,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是心梗的主要危险,糖代谢异常、肥胖、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都可能提高心梗风险。上述人群应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积极预防心梗的发生。

心梗后

这些'雷区'千万不能进!

雷区1:心梗后患上“运动恐惧症”

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建议是每周3—4次,平均每次持续4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研究发现,大约消耗12个代谢当量的运动量才能影响血脂和血压水平,对健康形成有利影响,即需要至少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如快步走。

但,对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是否应该达到这个运动量?研究表明,心梗后的患者适量、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同样可以促进心脏康复,使心梗患者发生再梗塞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下降28%。运动量以不引起气喘、心悸、头晕等为指标。如果运动后脉搏大于休息时20次/分钟,收缩压降低大于15mmHg,运动应减量;如果脉搏增加不大,运动量可适当增加。

雷区2:心绞痛能扛就扛,尽量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雷区三:冠心病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很多经常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

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于万事大吉了,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且应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猝死频发,心梗排第一

这些情况要注意!

心肌梗死可以导致猝死。现在社会,发生猝死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年轻人猝死的数量正在不断扩大,年轻人猝死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

研究表明,发生猝死的年轻人占到了猝死总人数的20%。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年轻人得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的加班熬夜,精神紧张,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事导致很多年轻人发生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猝死人群的统计,发现,心肌梗塞居然是排在第一位。很多人对心肌梗塞的常识不够了解,导致悲剧的发生。

那猝死前兆有哪些呢?

1. 经常性出现肩部与颈部强直性发麻,经常头疼、胸闷、耳鸣、目眩,去医院检查也没有结果。

2. 早发性秃头:早发性秃头或不断掉发都预示着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所致。这个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减压。

3. 检查身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心电图不正常。要更加的重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治疗。所以,建议每一年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救治。

4. 情绪波动大: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预兆。

5. 肠胃障碍,食欲不振、没胃口,经常不吃早餐或是用餐时间不固定。看似小问题,但是小问题的背后有着大隐患。

如何预防猝死?

专家给您支招!

20-30岁的青壮年是猝死的主要对象,虽然猝死猝不及防,但也是可以提早预防的。

1

保持生活规律

日常生活应注意保健,要讲究科学,不可由着性子和个人喜好来安排衣食住行。尤其是“白骨精”,更要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不要自恃身体条件好而经常熬夜。

2

饮食结构要合理

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少吃胆固醇高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含维生素C 丰富的蔬菜、豆制品等。烹调多用植物油,菜肴少放盐,口味清淡为好

3

定期体检

应随时检查血压、血脂。因为血压过高不仅可突然诱发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血脂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硬化常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要坚决控制体重。有资料显示,体重超过标准20%,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倍。

4

保持情绪稳定

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随遇而安。脾气暴躁、易发火动怒的人,血压波动剧烈,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5

预防心梗

首先要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远离和消除如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少喝酒少抽烟,多吃蔬果多锻炼!

心梗猝死已向年轻人发展,

别等悲剧发生才追悔莫及!

请转发告诉身边朋友,关爱自己的健康!

程晓曙二附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杰出贡献奖。擅长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和各种心血管病疑难杂症的诊治。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技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省内率先引进和改良了多项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填补了省内多项空白。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吴清华二附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带头引进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及诊疗技术,在心血管病领域填补了省内多项空白,擅长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治,尤其是心脏电生理与心脏起搏、结构性心脏病诊治、高血压病的诊治。坐诊时间:周二上午

编辑:杨君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

搜狐知道|清华大学博士教你如何内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