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红活血汤 丹参、生黄芪各15g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各9g ,红花45g , 川牛膝、茯苓、猪苓各12g ,生甘草3g 。寒凝血瘀型加鹿角片、熟 地、麻黄、乳香、没药,改生甘草为炙甘草;湿热血瘀型原方去生黄 芪、红花、当归,加玄参、金银花、丹皮、黄柏、川萆薢;热毒血瘀型上 方去红花、桃仁、丹参、黄芪,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玄参、知 母、黄柏、萆薢等清热解毒药,配用犀角丸、牛黄清心丸等;气虚血 瘀型上方重用生黄芪30g ,加党参、太子参、白术、白芍。 每日1 剂,水煎服, 30 剂为1 疗程,连服3 个疗程。同时,保 持创面干燥,如有红肿、多脓者,外敷九一丹、八湿膏;肉芽组织新 鲜者,脓液较少者用生肌散外敷。 本方有益气活血、渗湿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107 例,结果近期显效76 例,有效21 例,无效10 例。 10.温经祛寒汤 制川乌、黄芪各30g ,肉桂、干姜、细辛、乳香、没药、甘草各 10g ,桂枝、赤芍、牛膝各15g 。疼痛较甚者,加姜黄、元胡各15g ,罂 粟10g ;患肢沉重者,加鸡血藤30g ,木瓜15g ;大便干燥者,减干 姜,加肉苁蓉30g ,麻仁20g ;食欲不振者,加山楂20g ,鸡内金15g ; 虚甚者,加鹿角胶20g ,党参15g 或人参6g ;局部发麻胀痛者,加桃 仁、红花各10g ,地龙15g ,丹参20g ;溃烂者,加龙骨15g ,血竭 10g 。水煎2 次,蜂蜜30g 兑入汤中,每日2 次空腹口服。 同时配合以下外治法:① 外洗方:艾叶、蜀椒、细辛、干姜、肉 桂各10g ,半夏、草乌、透骨草各15g 。水煎,连渣浸泡患肢,温度以 耐受为度,时间越长越好,早晚各1 次。② 外敷方:当归、紫草各 6g ,白芷、乳香、没药、白蜡各10g ,轻粉、血竭各12g ,甘草30g 。用 麻油浸泡当归、紫草、白芷3 ~4 日,慢火熬煎,加入血竭、乳没,再 入白蜡微火化开,候药膏微温加入轻粉细面;用于溃烂成脓者,外 敷患处。③ 挑刺法:在患侧背部第3 、4 、5 腰椎旁,距脊中线1 ~ 3cm 处,如有色素沉着点更好,如无可靠中靠下;常规皮肤消毒,用 三棱针刺入约02cm ,可见白色纤维组织,挑刺时患处可有酸麻发 热感,挑刺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痛甚者隔3 ~4 日可重复1 次,一般 1 周1 次即可。 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 例,结果治愈36 例,好转4 例。疗程最长 半年,最短1 月;服药最多165 剂,最少30 剂。 11.通脉清解汤 玄参、银花藤、蒲公英、土茯苓各90g ,当归、丹参各60g ,川芎 40g ,威灵仙、路路通、皂角刺各20g ,甘草30g 。水煎服,每日1 剂。 同时配合外洗治疗:银花藤、土茯苓、蒲公英、赤石脂、野菊花各 90g ,寻骨风、丹皮、石楠藤、焦柏各40g ,紫草、甘草各30g ,明矾 20g 。上药水煎外洗患处。 本方有清热凉血、解毒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104 例,结果治愈66 例,好转32 例,无效6 例,总有效 率942 % 。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6.中国皮肤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