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教育需要有一批仰望天空的人

 独坐酒巷 2018-01-27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2009年中国教科院原院长袁振国教授在《这就是教育家》序中,引用了黑格尔的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有一批仰望天空的人。”想大问题,就是要做怀想和仰望天空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要进入专业发展创造期,必须把大目标的实现与眼下的做小事结合起来,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长远的计划,远大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要勇于大胆设想,又善于小心求证。

要把实现大目标大理想与做小事情结合起来。30年前,我的第一本专著《中学语文教学之路》出版,著名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写的序,题目是——“教改难,路在哪里”。文中提出既要东张西望,又要脚踏实地。为了实现目标,我的脚始终踩在地上,可概括为三个字“学、做、思”,并力求三方面的完美统一。学,就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新理论。做,就是躬行,去脚踏实地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这就是我30年前说的,路在脚下;现在讲就是,路一直在脚下延伸。思,就是潜心研究,勤于思考,这是核心。我曾说:在语文教改这条充满荆棘又铺满鲜花的漫漫长路上跋涉,几乎天天都在吸收,天天都在走路,天天都在思考,在“学、做、思”中增多知识积累、文化积累、感情积累和思想积累,不断丰富自己。这是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

完成向专业发展创造期转化光做脚下的小事不行,必须要想大问题,给自己量身定做大目标;反之,志大才疏,不断寻找大目标,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做小事情也不行。所以,我常说:“我一生只能做一件大事,要干大事就得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大事就是小事之链。”“把细活当作精品来磨,肯定会出精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教育需要有一批仰望天空的人

▲ 洪宗礼早年工作照

我长期承担着多重角色,而且每一个角色都做得尽量到位,实在。我是个语文教师,认真,敬业,连续上课,喊破了嗓子;搞教改实验,亲自编写实验教材,亲自带实验班,亲自写实验报告,亲自开公开课。我又是个行政领导,我做过教务主任,做过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而且都不是挂名务虚。我是教材主编,不仅要提出整体思路和框架,制定方针大计,还要亲自拿出样张和示例。审查稿件,是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每道练习设计都要亲自把关。我策划主持课题研究,每一个子课题都要直接过问,每一篇论文、每一项成果,都要亲自审查;自己还要直接承担子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作为一个论著的作者,每一个思想,每一项具体的成果,每一篇论文,都来自我自己,而不依靠别人的“代劳”。任何一个角色,我都无不承担具体的工作,做实在的事情。出国考察,年过六旬的我,背回了几十斤重的教材。我说:“我这主编始终是大事小事百事问,复印、校对、发信,无所不为。”大事确实就是小事之“链”。应当把想大问题和做小事情结合起来,做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