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人的10万+,比别人的命还宝贵

 餐意院 2018-01-27

成名已久的80后创业明星茅侃侃于1月24日在家中自杀,引来媒体的一片叹息。茅侃侃曾经的朋友、合作者纷纷表示震惊和遗憾,与他齐名的创业者李想更是悲愤地表示:“生活中,他永远是第一个出来帮朋友扛事的人,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创业中,他背负了所有属于他以及完全不属于他的全部责任。”

然而,前央视制片人、主持人,著名的创业节目《赢在中国》创办人王利芬却发了一条极为不合时宜的微博。她的微博内容是这样的:“早上起来,发现我在公众号的文章《茅侃侃的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角》今天早上达到了10万+……我的微信公众号从未达到过10万+,努力皆有可能,达到目标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先高兴一下。请朋友关注我的公众号……”在微博的下方,博主还配了一张自己的主持照,照片上的王利芬笑容满面。

很快,恶评淹没了王利芬的这条微博,“人血馒头好吃么”位列热评第一,踩了地雷的王利芬赶忙删了微博。之后,她又发了一条道歉的微博。但是,这已经无济于事,中国社会讲究“死者为大”,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徒,离世一般都会引发同情、感慨和遗憾。王利芬的微博内容极为刺眼,她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砸了一块大石头,立刻引发池塘里的骚动。

我看了一下王利芬在公众号的推文,讲的不过是创业如何艰辛、成功率如何低之类的大路货,在文章最后还礼貌性地祝愿茅侃侃在天堂安息。应该说,这样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达到10万+,并不是因为文章有多好,而是及时蹭上了热点。当然,绝大多数10万+推文也都是因为赶上了热点,但真正能够击中人心同时保持良好三观的好文历来少之又少。

生死富贵这样的事儿,一直是制造10万+文章的温床,茅侃侃的自杀,一篇篇10万+的文章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他的遗产。只不过,面对死者,自媒体人至少会摆出怜悯同情遗憾万分的姿态。即使在很多人眼中,10万+比他人的生命重要很多,但是不会有人傻到公开说出来。王利芬公开表达自己蹭逝者热点的文章成了10万+,只能说明她太沉浸其中了,对于自己公号的数据迷恋远远超过了对文章提及死者的关切。

但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巧合,说起来茅侃侃的成名依赖的是2007年央视《对话》栏目的访谈。当期节目之后,茅侃侃一晚就收到了200条问候、祝贺短信,其中也不乏各种投资、合作的机会。而巧合的是,王利芬正是《对话》栏目的第一任总制片人和主持人。尽管2007年的时候,王利芬已经将工作重心转向《赢在中国》,但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还是可以说王利芬成就了茅侃侃。

茅侃侃暴得大名时,在客观上有王利芬的暗中助力;茅侃侃自尽身亡后,王利芬舔舐了带血馒头。他们也许并不认识,至少不会很熟络,但一个创业者,一个指导创业者的媒体人,却以这样的方式发生了密切联系,也的确令人唏嘘。或许,二人的相同之处在于,创业压力真的很大,一个选择了自杀,一个忘记了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