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奔波儿霸: 以抄作业的角度:如何把握本轮牛市? 本轮牛市似乎进入了第二阶段,最近我对具体标的研究的...

 阮祖宏 2018-01-27

本轮牛市似乎进入了第二阶段,最近我对具体标的研究的比较少,一直在密切关注各位大V的思路,有了一定的心得,今天写一下。

大局观:

@小兵oo9 最厉害的不仅是选中了融创,而是最早提出了本轮牛市的主题:中国资产重估,并系统性预见了牛市的扩散路线,一月份的行情完全符合小兵几个月前的预判。小兵的港股组合满仓融创,体现了他的选股功力;A股组合通过行业轮动的方式,也做出了超高收益,体现了他的牛市把握能力。

有人说小兵是死多头,没什么深入分析的干货,觉得正合是真正的专家。其实是因为,正合是自下而上,小兵是自上而下;正合强在深入具体的分析,小兵强在大局观。两者都很重要。

@梁宏 起步于美股日内,后来向管我财咨询过港股烟蒂,然后就投身于创业板大潮中,最后转向价值投资。梁大师的投资思路很灵活,总是能把握住当前市场的主航道,但在航道切换的初期,还不是很明朗的时候,会比较被动(比如16年)。

梁大师成功预见了本轮牛市第一阶段的主线:龙头公司。各个行业都选到了最牛逼的公司,涨幅也的确最大。然而进入牛二阶段后,龙头似乎不再绝对性的领先,我个人观察,牛二阶段就是要弥合龙头(行业、企业)和非龙头(行业、企业)之间不合理的估值差,简单说:轮动式追落后。不知梁大师会坚持龙头原则,还是顺势切换,很期待梁大师在今年会如何表演。

梁大师和小兵一样,都是自上而下,所以有人觉得这俩人没干货,我是不认同的。


地产:

@正合奇胜天舒 房地产研究专家,研究深度无人能及,然而只专注于恒大,有点可惜。

房地产估值到底该采用NAV、PE还是PB?如何在地产行业内横向对比,找到更多的潜力股?请看下边这位:

@StarringLu 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估值法:

地产股价值=(净资产 存货潜在真实净利润率*权益货值)*成长系数*风险系数

然后@简单就好 根据这个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计算,每周更新。在过去一个月的追落后行情里,这套方法大放异彩。

小兵位于房地产研究的上部(自上而下),提出房地产行业整体性的大机会;正合位于房地产研究的下部(自下而上),做出了中国特色房地产行业的基础性研究;StarringLu和简单就好则位于房地产研究的中部,擅长横向比对。做房地产投资更应该看的是StarringLu和简单就好,他俩被大大低估了!


保险:

@流水白菜 @山行 保险股专家,人人都知道。最近保险股不顺,我觉得迟早还要涨的,可以趁别的行业火热,慢慢向保险股调仓。当然也要看一下唐朝和非完全进化体的反对意见,我觉得他俩说的也有道理,但都是远期问题,趁着这波牛市,先把保险股的钱赚到再说。


银行:

@ice_招行谷子地 @云蒙 银行股专家,俩人方向截然相反,一个更看重品质,一个更看重估值。云蒙有一套横向对比体系,但不是直接的估值,而是二次打分,这个系统我觉得有点问题,后来好像也不公布了。今年初建仓银行,我既不买招商,也不买兴民浦,只敢买建农中,算是一种中庸的选择吧。


资源:

@平安夜未央 资源股自上而下的专家,善于周期性宏观分析。

@人淡若菊 既善于行业趋势反转分析,也善于细节研究,曾经的地产股专家,如今的资源股专家。选股非常厉害,选到了牛逼的融创中国和兖州煤业股份。

我相信这波牛市里,煤飞色舞会有猛烈的一波,现在还是前菜。


烟蒂:

@管我财 烟蒂股专家,卖出概念首席。每当牛市到了不知道该涨什么的时候,就涨烟蒂。


市场:

@弱弱的投资者 市场研究专家,主线理论:主线才是行情贯穿始终的生命线,可以在主线也就是蓝筹内部适度扩散,但最好不要偏离主线。与之相反的是ETF拯救世界和飘仙的个人日记,这俩人一个是逆向投资,一个是不判断方向投资。我个人觉得还是要顺势投资。

@岗仁波齐 市场研究专家,牛一牛二牛三理论,蓝灯笼原理。对牛市的开启、深化、高潮和破灭有深入的研究,牛市逃顶不得不看。


上边列举的都是周期股专家,个人判断今年应该是以傻大黑粗硬的周期股(地产、银行、保险、资源)为主。消费白马也不错,但我觉得今年消费白马应该不如周期股出色。下边列一些其他类别的:


综合类:

@释老毛 元旦前后转向新周期,减持医药白马,加仓地产银行,大局观出色。选中了泰禾、绿地香港、农行H等几个股票,最近红包拿的手软。与之相反的是丹书铁券转向了医药工业,目前来看效果不好,不过丹神靠着金斯瑞这只独苗神股,收益也很好。

@方何之子  选股优秀,大方向也把握的很好,去年搞白马,年底开始搞银行。唯一想不通的是,这么好的牛市,又不是熊市或震荡市,非要做短线高抛低吸,我觉得不划算。


保守的综合类投资者:

@唐朝  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是无敌的存在,善于从定量分析中抽丝剥茧的做出定性分析,中译中顶级高手。可惜太爱搞科普(写书),能力圈扩展的太慢,以至于错过了太多本应该抓住的机会(海康、腾讯)。当找不到好机会的时候,不得已又只能去搞便宜货(国投、信立泰)。典型的巴菲特传人。

@非完全进化体  格栅智慧,善于运用多学科理论,来应对投资中的复杂认知和决策。典型的芒格传人,他推荐的那些书我建议大家不要读,凡夫俗子不可能学会!跟芒格类似,也不喜欢纯粹的便宜货。

之所以说他俩保守,不是指估值选择上的保守,而是对确定性的保守。所以他俩敢于搞高估值的腾讯,却不敢搞低估值的保险和地产。这俩人似乎也都不太在意牛熊市。


医药类:

@黄建平  怼天怼地怼中医,自负的医药行业专家。

@Stevevai1983  谦逊的医药行业专家,似乎研究面比黄建平更广一些。

不过我感觉今年不是医药股的大年,这俩人目前也都在靠别的行业赚钱,他俩在别的行业也有不错的研究功底。


最后加一个邪派大师:回报和乐趣成反比 ,价值选股,大部分时间满仓干一只股,善于抓波段,反正我是学不会,我也不敢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