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视 | 岳飞在相州的故事之三

 行者无疆ogs90x 2018-01-27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相州战云密布。十四日,金将斜卯阿里得钦宗割让相州,康王回京的允诺,率二千人马来接管相州。

相州知州赵不试,挽留大元帅府前军刘浩一千二百人共守相州,岳飞也在军中。

十六日,军士来报:“今有金人铁骑无数,来至南门,押汪(伯彦)副元帅子、婿,命割让相州,九大王(康王赵构)回京。”说完,递上钦宋割让两河(河北、河东)的诏书。

赵不试、刘浩登上南门城头,只见城下有八名金骑,汪伯彦的长子、军器监丞汪召嗣和女婿、都水监丞梁汝霖反绑着手,远处黑压压大队兵马。汪召嗣大喊:“四五(赵不试在宗族中排行四五)知州,请九大王与阿爹上城说话!”

赵不试愤怒地说:“九大王与你父已不在此城,我如今是一州之长,我身为大宋宗枝,唯知守祖宗江山,江山非天子一人的江山,我不敢奉降天子诏令!”

汪召嗣和梁汝霖两人刚想再说,可赵不试却再也不愿与此等小人答言,吩咐身旁的岳飞和张宪说:“早知你二人箭法了得,可与我射死两名金人,稍解心头之恨!”

岳、张二人弯弓搭箭,“嗖嗖”两箭发出,两名敌骑被贯穿重甲,立时倒地。吓得另外六名敌骑押汪、梁二人逃回。在国家危难时刻,平时最具权威的皇帝诏书已完全失去了权威,河北与河东各州竟没有一个奉诏割地。



斜卯阿里大怒,命令大军在相州城南四里扎营,准备攻城。

刘浩向赵不试建议:“金人重兵屯于城下,不如今夜劫营,攻其不备。”

赵不试摇头,说:“今年二月,姚平仲在开封城下劫营失败,当引以为戒。”

岳飞说:“欲破金军 ,亦唯有劫营一法,然须用计。”他低声说出自己计划,大家都表示赞同。

当夜正好天色昏暗。不过,斜卯阿里久经战场,也虑宋军劫营,他令全军披甲而卧,又派二百人,分列大寨四面,牵着战马,手执火把利刃,以防宋军偷袭。

天交三更,寨南来了一队骑兵,守夜金军用女声语盘问:“来的何人?”对方也用女真语答:“二太子有紧急公事”。为首一骑向金军举起银牌。他们都头戴只露双目的铁兜鍪,不辨人形。

原来金军传令,往往没有文字,只以银牌为凭,金军信以为真,就放纵他们入营。这队骑兵进入寨内,突然有一骑抢动镔铁四棱锏向为首金军猛击,使金军猝不及防,当时头盔击碎,脑浆迸流。此人正是岳飞,他率马军以身上挂白麻带为标记,纵马在敌营内冲杀。

宋军大队步兵用强弓硬弩射击东、西、北三面守夜金军,手执火把的金军正好成了暗夜中的活靶子,他们还来不及反应,就大批中箭倒地。宋军步兵以从四面八方突入敌营,金军乱成一团,只能人自为战,在黑暗中还不免自相砍杀。金兵大都来不及上马,披挂的重甲在步战中反而碍手碍脚,无法抗击宋军。斜卯阿里臂上中了两箭,在亲兵护卫下突围南逃,到汤阴,一点检只剩下七百多人。


天明以后,赵不试组织百姓,将战利品搬进城内,刘浩奉大元帅府令,带队十八日出发,前去大名府。

赵不试特别为刘浩和他的部将饯行,面色阴郁的赵不试频频举杯,向刘浩、岳飞等表示谢意,他特意来到岳飞面前,亲切敬酒,道:“鹏举,只今日一战,便知你是个将才,请满饮此杯。”他特意对岳飞用表字相称,以示尊重。

岳飞感动地道:“飞乃一行伍,知州如此相称,折杀在下。况老母约束在前,小将滴酒不得沾唇,望知州见谅。”

赵不试点头赞许,转向刘浩,语重心长地说:“治世用文,乱世用武,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切望刘太尉(刘浩官衔),日后对鹏举好生看待,为大宋江山扶持一员名将。”

刘浩也动情地说:“感谢知州肺腑之言,我当谨记。”

刘浩与岳飞等率部与赵不试在北门外挥泪而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