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书导读之后感

 数数数据库 2018-01-27

有幸在杨老师的引导下瞻仰了一下四书,老实讲大部分并没有怎么听懂,不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就算只似懂非懂了一点,感觉也能是莫大的收获。在听讲的过程中,自己也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有了一点体悟。

  首先是《大学》,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有一定顺序的,就像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而使得四书的顺序由浅入深依次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还记得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那块墓碑,主要内容大致是这样--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这两段话对比下来,让我觉得有目标是好事,却不能太过好高骛远。我们的能力圈一开始可能不会太大,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可能也并不会太多。但是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提升个人现有的实力,努力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从大处着眼,但从小事着手。

  其次是《论语》。《论语》中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套用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出了两个字—敬业。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不管可能出现的贫穷与困苦,默默耕耘,对君子来说,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在部分时候,还有种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感觉(就是不以赚钱为目的最后还赚了不少钱)。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还是过于理想化,君子在为了理想,也需多少考虑下当下的肉身。现实一点来说更符合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当然也不能光为了金钱而将自己出卖得一点不剩,连理想是什么都忘记饿了。这就让我想起了《中庸》,理想则为超越现实,想法自然进取,却不可过头,所以也需要“退之”保证基本生活,这一进一退之间,就是中庸。

  《孟子》没能太听懂,就是感觉孟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仁”字,就是要“亲其亲,长其长”,看上去似乎也过于理想,与当时那个年代法家的观点恰好相对—此时儒家要求和谐,而法家要求富强。通过儒家思想归顺百姓思想,透过法家思想规矩百姓行为,有利于统治的和谐与国家富强,怪不得当时需要外儒内法呢。

  最后就是《中庸》,与《大学》同属于五经之一的《礼记》。对于里面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方面是因为这句话中的“博学慎思”就是母校的一句校训,教导我们视野要广阔、思考要审慎;另一方面,思考后,辨别后的最重要就是践行,也就是笃行之。明白了太多道理,但是不去践行,就相当于不知道、不明白。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过不好不能怪道理没有作用,而是知道了却也始终不去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行动起来才最重要。

  四书导读之后,感受到人类思想之深刻与物质发达程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古代先哲们总结出来的道理放在今天也仍有与社会生活相符合的部分,指导着我们处事为人。而且在不同的境遇之下还能有不同的理解,真可谓是讲三分,自己脑补七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在于一千个人能得出一千种理解,还能在各自的体系中无缝连接。相信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对古代典籍的理解也会越深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