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宰相武元衡的一首诗,语言平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8-01-28

思乡情怀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主题,有大量作品流传。在唐朝,思乡念归之作甚多,在这众多诗歌中,有些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入手来写思乡之情的,武元衡的《春兴》就是这样一首难得的佳作。

《春兴》

唐代: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代宰相武元衡的一首诗,语言平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诗的开头所描写的是一幅暮春景物图画。诗人不是泛泛地描绘春意阑珊,而是先从表现春光已晚的典型景色着笔:杨柳成荫,细雨蒙蒙,阴晴无定,残花落尽,流莺乱飞。诗人对事物的观察极为仔细,这两句所写的柳暗,花尽和流莺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在细雨的梳洗下,变得有些深暗了。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气温变暖,鸟儿开始频繁活动,枝头也可以经常看到流莺的影子了。

唐代宰相武元衡的一首诗,语言平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第三句忽然转到思乡,好像有些突兀,其实不然。春天是万象更新,景色动人的季节,极易牵动人们最微妙,最深沉的感情。此刻,诗人被春光唤起的,是人生至死不渝的乡情。人都有对故土的眷恋之情,特别是在春花秋月之下,物换星移之时,平时郁积于心的这种真情便往往会情不自禁的喷发出来。江南暮春的风景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那漂泊的流莺,很容易触动漂泊异乡的游子情怀。诗人触景生情,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了。诗人是河南人,在洛阳附近。春景触动了他的乡思,便凝聚成乡梦。“梦”本是极为虚幻的世界,难以捉摸,诗人却将这种强烈的乡梦形象化,具体化了。在诗人的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和善解人意,特意来吹拂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杨花柳絮一般被春风吹送,一直吹到故乡洛阳。

唐代宰相武元衡的一首诗,语言平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

近体诗字数较少,为了其音律和意境的优美,多尽量避免重字。而诗人却有意打破常规,后两句乡梦春风,循环互用,句法颇为新颖。全诗写春尽花飞,风吹乡梦,虽寻常意境,但情韵自佳,别有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