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雪, 洋洋洒洒如同一幕白纱, 飘过屋檐,遮住青山, 笼住层林, 覆盖原野, 铺成一地白霜。 天地一色,苍苍茫茫。 诗词中的雪,更是绝美。 雪落成诗,诗情胜雪 …… 《卜算子》 【宋】张孝祥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则光景清艳。惟三者难以一时兼备,故今岁与去岁相较,不能无憾。此词即景抒怀,貌似冲淡,却蕴含无限今昔之感。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当初是风起云涌,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就如同经历了人生百态的女子,回眸一笑,摇曳生姿,饶有余味。 《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 袁枚笔下,为我们展现的事一幅静谧空灵的冬夜雪图。笔调清冷,意韵恬淡。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从中仿佛看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景,表达了无可奈何的心境。 《山中雪后》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历来写梅花有写貌、写神之分,此诗即写神也。 ❅ 历来写梅花有写貌、写神之分,此诗即写神也。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苍劲之美跃然纸上。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 情境描写小雪日戏题绝句句子意趣真实,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广。 《蟾宫曲·雪》 【元】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 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 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 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 小令主要运用了比喻、用典、反问等手法。开篇用三个妙喻领起,把漫天飞舞的大雪,比作是仙女洒下的晶莹洁白的美玉,又似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飘逸灵动,无限妩媚,写得美艳奇绝;再用“访戴归来”,“寻梅懒去”与雪相关的典故,让人感动,使雪境更具魅力;以反问作结,引发读者的思考耐人寻味。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 钓鱼人一蓑归去。 ❅ 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来源:CCTV4国宝档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