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是心主神明(交流探讨)

 Quan悠云 2018-01-28
     在陈教授文章中,我好像只看到了中医要变革创新的响亮口号,还没有看到脑的功能与中医现有的脏腑辨证理论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脑主神明”之后,不知如何辨证?全国脑病工作会议制定了“一个特色、两个结合”的方针(即发扬中医特色、脑病辨证与现代诊断相结合、脑病研究与现代检查方法相结合),而这个中医脑病工作会议的“脑”,我想也是现代概念的脑,而中医辨证中,现代概念的脑功能散见于心、肾、肝、胆等脏腑。虽然对于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结合现代医学已有较全面的认识,但目前还没有创立一套脑这个元神之府的辨证理论体系和方法。

    中医的脏腑名称,常是辨证时确立病位的一种符号,并不能代表西医相同名称的某器官的功能变化。邓老之《“心主神明”论的科学性》一文中,以心脏是否分泌激素作为论据之一,也是误入“以西医理论来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这条歧途。其实西医科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还有许多局限,不可能用西医的理论来证实所有中医理论是否科学,应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来衡量中医的理法方药。况且现代科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某些过去公认的理论也会被淘汰,而代之以新的科学理论。

    在没有建立“脑主神明”的理论体系,在辨证中“脑主神明”还不能应用于中医临床的今天,为了不扰乱中医辨证的有效系统理论,还是“心主神明”为好。不当追求字面意义,应当追究实质内涵。(曹辅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