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狭义上的中原是哪里?

 上善若水604fin 2018-01-28

关于“中原”词条的定义,《辞海》中的第二条解释说:

地区名。即中土、中州,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先秦时代已有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和陶(今山东定陶)是天下之中的说法,其后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故称此地为中原。《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在南北分裂时期,常以此和江东等词相对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中原范围较大,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那么就涵盖了今天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一大部分地区。而狭义的中原则仅仅指今天的河南一带。

“中原”一词,最早是出现在《诗经》当中,比如《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郑玄笺云:「中原,原中也。」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原野之中,并非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的名称。

中原作为特定的地域概念,大概是春秋战国时候出现的。比如《左传》和《国语》中的“中原”,都已经是代表河南一带这个特定的核心区域了。西周的核心统治区域在关中平原,虽在东都洛阳营建了洛邑,但是对于当时分内外服的统治区域划分模式来说,关中仍是周人心理上的中心地带。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洛阳。东周的王畿之地便以洛阳为中心。这时候发展起来的地域概念,便以周王所在的河南洛阳一带作为天下的中心。在这一带,有郑、陈、宋、蔡等国,西北面是晋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楚国,东面则是鲁、齐等国。这个格局的核心地区,被称为“天下之中”的中原,而稍微边远一点的,距离核心区域较远,比如楚国和秦国,就被视为边陲蛮夷了。所以中原这个地理概念,即有地理因素在里面,同时也有文化心理的因素在里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