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入冬以来,杭州的流感愈演愈烈。各大医院急诊每天人满为患,场面堪比春运。 纵使医生们火力全开,加班加点也依然供不应求。有的医生已经累倒,有的医生自己生着病一边给患者看病…… 前几天,杭州萧山一位医生家属发布的一篇帖子,道出了医生这个职业群体背后的辛酸。 网友“渣小刘”发帖说: 不同的黑夜。 他,上了一天本科室的白班,下午4点半多匆匆吃了晚饭后,又无缝连接地去发热门诊工作。5点到12点,听说诊了50多个病人,一开始里三层外三层地被病人包围着。他自己也是一个己经咳了好几天的病人。 回到家,和我说,路上看到一起车祸。他自己骑电动车回来时,在地下车库转弯角,因为地滑,连人带车摔倒了。我一边煎着发糕一边心酸地听他说。 儿子临睡前让我不要关灯,说爸爸回家会害怕。煎完发糕,一人一双筷架,一杯白开水,守着一盏台灯。他说真的有点饿了,把最后一块发糕吃完了。 每天都有黑夜,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有人的黑夜,是为你保驾护航,有人的黑夜,是给你生的希望,有人的黑夜,是给你安心的保护。 请珍惜每个在背后辛苦做着本职工作的人。 ![]() ![]() 网友小刘口中的他,是她的丈夫,是萧山人民医院的一名肾内科医生,小刘称他为周医生。 加班忙到深夜,妻子备好夜宵等他回家 当天,发热门诊因为患者众多,医生人手不够,周医生被安排下午5点到凌晨0点去发热门诊值班。 上午8点周医生照常上班。下午4点半他提前去食堂吃了点饭,就直奔发热门诊。因为很多病人晚上才有时间过来看病,医生只好陪着病人上夜班。周医生坐诊的7个小时里,连续看了50多位病人。 那天晚上,平时习惯了9点睡觉的小刘,给周医生发了条微信,叮嘱他路上小心。然后守着一盏灯一直等到周医生凌晨12点下班,只为了亲手给他端上一份暖呼呼的夜宵。他们8岁的儿子睡前还贴心嘱咐道,为爸爸留一盏灯。 “他胃不好,有时候值班,都会准备一些吃的给他备着,因为半夜不睡觉的时候,会饿。那天12点多回家,我想肯定要弄点东西给他吃,否则他会胃疼。”小刘说。 ![]() 家属:医生都是“拼命三郎” 作为医生家属,小刘最大的感受是:医生忙起来个个都是只顾工作的“拼命三郎”。 “就像这次,他自己感冒咳嗽好几天了,也没耽误他上班。而且他没什么时间照顾我们。我怀孕时产检,都是我一个人,他就陪我一次。孩子生病,我一个人抱着孩子去医院看病,他在医院上班。这种事,对我来说太平常了。” 小刘说,周医生的时间都花在病人身上了,陪家人的时间很少,休息日都是奢侈。周医生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休息日在家睡懒觉,哪儿也不去。 ![]() ▍周医生 流感肆虐,医院爆棚,医生忙碌 同样来自萧山人民医院的董医生,已经在急诊科忙碌了四个多月。 据董医生介绍,最近的来看病的患者数量是平时的两倍。急诊患者中,以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居多。相对平时,高热的流感病人比较多。 “平时病人数量大概是200名左右,但近一个月,基本上都接近400人。病人最多的时段是下班后,17点到23点,会有200个左右的病人。为了方便发热病人就诊,医院还新增了发热门诊。” ![]() ![]() 上夜班的急诊医生,到底在忙什么? 医院里最繁忙的科室是急诊科,最痛苦的工作就是上夜班,而这两样,董医生全占了。 董医生每天的上班时间都不一样,有16点到24点的,18点到凌晨2点,还有0点到8点的。每天的工作内容也有不同。 夜幕降临,城市从喧嚣归于平静,董医生开启了忙碌的工作模式。有时在门诊为病患看诊,有时在抢救室收治新病人,还要管理抢救室的老病人……只要回到工作岗位上,董医生的脚步就一直停不下来,走路都自带一阵风。 “在门诊每次能为100个患者诊治,抢救室平均每天新收治病人15个,有30多个老病人需要管理。最忙的夜班是0点到8点,这三种情况都要负责。”董医生吐槽,“夜班真不是人上的,每次上班都盼望着早点天亮!” 结束了辛苦的夜班回到家中,董医生还要抽出休息的时间照顾两岁的女儿。 “白天要带孩子,还要抓紧时间休息,为晚上上班攒精力,否则真的吃不消。”对于她来说,最渴望的是,每次值班后的休息日,可以和丈夫一起带孩子出去玩。 ![]() 急诊非夜诊,医生建议患者到专科就诊 董医生向我们展示了两张急诊抢救室的照片。可以看到抢救室内四五十张病床都住满了,连护士台上都躺着一位小患者。 董医生介绍,抢救室收治了各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心梗患者,急性脑梗塞患者,脑出血患者,还有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以及外伤患者…… ![]() “正常床位12张,平时会加床10多张,也可以算正常情况,最夸张的时候能加进40床”董医生说,最近,加床三四十张已经成为抢救室的常态。 “病人太多了,有时候实在没床位,病人来了住不进,经常要和我们吵架。”董医生解释,“护士台都变临时床位了,这样虽说不规范,但实在是无奈之举。” 很多患者因为白天要上班,只好趁着晚上下班来就诊,既增加了急诊科的压力,又占用了急诊资源。董医生建议,在这种特殊时期,如果仅仅是要配药,或者开检查单,或者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治,患者应该尽量安排白天时间去专科就诊,而且对慢性病患者来说,专科医生经验更丰富。 “我们急诊医生真的已经超负荷工作了!我自己反复感冒也坚持上班,听说一些同事都带病上班,趁着中午休息时间输液,还有些同事甚至累到需要在抢救室治疗。”董医生补充说,之前她女儿发烧咳嗽,她就抱着孩子白天去门诊排队就诊。 ![]() 医生的朋友圈记录真实的工作状况 从医四年,在急诊科四个多月,董医生已经习惯了急诊室里犹如“打仗”一般紧张忙碌的工作。 董医生偶尔会发个朋友圈吐槽,排遣工作的压力,同时也记录下了她真实的工作状况。 ![]() ![]() ![]() ![]() ![]() ![]() 对于抢救室里各种惊心动魄的场面早就司空见惯的董医生,最触动她的就是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鼓励。 “还有很多患者看到我们很忙很辛苦,他们不插队,不吵闹,安静地候诊,排到的时候还不忘说一句,医生真当是辛苦,我们也会心怀感激。” ![]() 急诊科是一个24小时不“打烊”,全年无休的地方,医生们需要绷紧神经时时刻刻准备与病魔作战。 董医生有时也会后悔当初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但董医生表示,“大多数时候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挺有意义的,有成就感,这么一想还是愿意坚持下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