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了这十二道才会懂真正的国学是什么

 林小霖 2018-01-29

原标题:读了这十二道才会懂真正的国学是什么

所谓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是博大精深的,下面的这十二道内容,只能算是对国学浮光掠影的介绍。

孔子:为人之道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传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先世为宋国贵族,其曾祖父为了躲避宋国的内乱,逃到了鲁国。其父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母亲生孔子时,因曾在尼丘祈祷,所以起名为“丘”,因排行第二,所以字仲尼,世人又称其“孔老二”。

孔子年少时,家境不是很好,为了养家糊口,他做过很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低贱的工作。后来,他做过鲁国的司空、司寇(司空类似于清朝的工部尚书,司寇掌刑狱),后来罢了官,便收学生讲学,周游列国。到68岁,回鲁地,专心著述,编《尚书》、《诗经》、《周易》、《春秋》,还订定了《礼记》与《乐经》。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他认为“仁”即“爱人”,仁,即是为人之道。“仁者人也”,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即自己都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自己,那就不要以同样的言行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他还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所谓的“忠”。综合而言,

孔子的为人之道无外乎“忠”“恕”二字,正如其弟子曾子所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老子:处世之道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世人又称老聃,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图书管理员。

老子的学说,以匿声隐迹、不求闻达为主旨。他在周都居住久了,见周朝的王道日渐衰微,便决定骑着青牛离开这里。函谷关令尹喜在夜观天象时,发现东方有紫气缭绕,越来越近,便知是有圣人要来临的祥瑞,于是斋戒沐浴,在此静候。几个月后,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尹喜见后惊喜万分,诚恳地请求赐教。老子见尹喜气宇非凡,学识和修养都非常不错,便留下了“五千言”,然后离去。至此,没有人再知道老子的下落。而他留下的这“五千言”,便是《道德经》一书。

老子是最先发现“道”的人。老子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道”是万物的本源,把“道”视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宇宙人生的总法则。这种哲学用于处世,就要求人们认识并掌握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并遵循之,顺乎天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地、人之道,凭主观愿望妄为妄行。

面对功名、世俗的诱惑,老子提出要“致虚极,守静笃”,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做到不争,适而可止。

庄子:养性之道

庄子本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世常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家里比较贫困,居住的环境也不是很好,他主要靠打草鞋生活,还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不过,在职没多久就归隐了。史载,楚王听说庄子很有才,便派了两名使者,以厚金聘礼,请他出任丞相。庄子说:“千金、相位,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比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便给他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做祭品。我不愿这样,宁愿像鱼一样,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

庄子崇尚自由。不过,他所说的自由,不是无道德约束的任意的胡作非为,而是在“道”的基础上的一种洒脱的人生观。身心不为外部的事物所奴役,灵魂脱开自己的肉体便纯净简单。庄子认为,真正获得自由的“至人”超脱于物我、是非、生死、贫贱之外,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秘境界。

孟子:君臣之道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孟母守节,没有改嫁,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为了培养孟子养成良好的品性,孟母曾三次搬家,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师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在齐国为卿。

孟子的哲学思想带有很强的民权意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以德治天下,提出了“仁政”、“王道”等观点。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他还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孟子看来:君主把臣下看成手足,臣下就把君主看成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狗马,臣下就把君主看成路人;君主把臣下看成土芥,臣下就把君主看成仇敌。

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荀子:学习之道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荀子自幼聪慧,学问很好,有“神童”之誉。

据说他曾到齐国稷下游学,后因战事离齐去楚,被楚国春申君任为“兰陵令”。在他晚年时期,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而出名,所以,荀子又回到齐国。荀子学识渊博,很受齐王尊敬,被赐封为“列大夫”。

荀子的《劝学》影响后世深远,文章中的一些名句,诸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至今仍对学习之道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孙子:韬略之道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代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准备与楚国大战,但由于军中无将,很是踌躇。大臣伍子胥一连7次向吴王推荐孙武。孙武带上兵法十三篇去见吴王。后来,吴王命孙武为将军,孙武运用其兵法,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兵法十三篇由后人编撰成《孙子兵法》,成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通篇贯穿着谋略思想,其中心思想就是力求以智谋胜敌,而不只是以力胜敌,主张“上兵伐谋”,运筹帷幄之中而致胜于千里之外。它认为,军事斗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竞争,也是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实力的斗争。它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它还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用兵原则;“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等等。

管子:教练之道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齐国任相四十年,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齐国实行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他便是被人称为“春秋第一相”的管仲,史称管子。

齐桓公经常向管仲请教安邦治国的谋略。有一次,管仲告诉他,“做国君有三件事不能做:第一,得贤而不能任;第二,用而不能终;第三,让贤人干事,而和小人一起议论贤者。”

管仲还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知则荣辱”的观点,意思是说,只有满足了一个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需求,这个人才会学习并遵守法律和法规,受道德的约束。

韩非子:统驭之道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他和李斯(秦朝丞相,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都是荀子的弟子,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韩非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因势利导,人人都要是有私心的,仅靠道德力量是无法维持社会稳定的,只能凭借强大的法律去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将“恶”限制住,而君主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和“德”,让人们弃恶从善,立公弃私。

鬼谷子:权谋之道

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号鬼谷,民间称为“王禅老祖”。“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而得,但是具体是哪里还有争议。

鬼谷子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历史上两个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都是其弟子,另外两个著名军事家孙膑与庞涓也是其弟子。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民间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在道教中,鬼谷子尊号为玄都仙长。

大学:修身之道

《大学》“四书”之一(另三部为《论语》《孟子》《中庸》),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大学》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遍意义。它将道德修养的方法概括为八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易经:天地之道

《易经》又叫《易》或《周易》。“易”是变易、变化的意思,表明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变化的。

八卦就是从《易经》中来的。传说八卦是上古时期伏羲所画,象征自然界的八种物象,后来,周文王将八个单卦两两相叠,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易经》就是周文王所著。

《易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对我国几千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禅宗:死生之道

众所周知,佛教是从印度传播到我国的,后来演化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就是禅宗—因其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禅宗教人如何处理死亡。禅宗认为,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