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全民手机的时代,小到一岁的孩子,大到70的老人,都在玩手机,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几千里公里外发生的事,几分钟的时间,全世界都知道了,这都是网络和手机的功劳,成年人在看手机,却忽略了小孩子也会对手机里的内容好奇。 很多妈妈发现,无论孩子多调皮多吵闹,只要给他一部手机,他就能瞬间安静下来,手机成了哄娃的绝密武器,都知道看手机对眼睛不好,很多妈妈却不以为然,“控制好看手机的姿势和时间,对孩子的视力没什么影响”,或许这样做没错,可是手机的危害仅仅是影响孩子的视力吗?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手机的危害是无形的,这一点就被大多数家庭严重忽略了,那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 其实,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某种意义上可以混为一谈,因为社交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会表达”,需要孩子面对面地交流,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述一件事情,早在孩子能听懂父母的语言开始,父母就应该刻意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通过说话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专家研究表明,语言能力越好的孩子,大脑发育就会越完善,也就会越聪明。而他们对大量的聋哑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她们的智力水平明显要比正常孩子低很多,因为他们听不懂别人的需求,也不会表达自己,这样就会间接影响智力的发育。 可见社交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把孩子送入幼儿园,通过跟不同的小朋友进行对话和交流,可以快速地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孩子在家里,家人熟知他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他可以用尽量少的语言或者肢体,就能让家人明白他的需求,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家人会给孩子玩手机来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这样的话,孩子虽然被照顾得很好,但是却没有锻炼到社交能力,在孩子6岁后进入小学,老师们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部分的孩子,在集体协作、彼此分享这种活动上,甚至是老师要求听课注意力集中上,都出现了异常困难的现象,他们有着特别糟糕的社交能力,其实,跟手机有着莫大的关系。 成年人玩手机和幼儿玩手机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大人已经具备成熟的表达能力,手机成了他们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但是对孩子来说却不是,手机成了隔绝他与这个世界的一道墙,孩子在手机里寻找乐趣,却忘记了,跟手机在一起,是不需要交流和互动,所以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孩子没有张口的机会,很难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父母会发现,孩子慢慢就变成了一个闷葫芦,对手机会上瘾,每天不让她玩一会手机,孩子就表现得像丢了魂一样,好像做什么事情都失去了意义,这就是手机上瘾的表现,孩子已经开始抵触有形的世界,他们在手机外的世界里,寻求不到安全感,不知道怎样找到乐趣,也不知道如何跟小伙伴一起想出一个好玩的游戏或者乐子,孩子越小,就越是要张口说话,大家都学过英文,学好英语的唯一诀窍是勇敢地说出来了,即使说错也没有关系。小孩子学习语言也是一样,脑子里有和嘴里说完全是两码事,很多沉默的孩子并不会表达,家长都以为是性格原因,其实是手机在无形中作祟,它的出现,对于孩子来说,绝非好事。 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有意地进行情商的培养,还有的让孩子参加朗诵、小主持人的课外辅导班,都知道表达能力对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却忽略了身边最熟悉的手机对孩子的严重影响,如果你的孩子对手机已经上瘾,妈妈就要果断地收起手机,并且告诫自己,“我也一定要戒掉手机”,给孩子一片纯净的环境,跟孩子互动做游戏,让孩子好好表达,虽然过程辛苦点,但是结果会让你惊喜的。 |
|
来自: 狼外婆女士 > 《育儿知识儿童歌谣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