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修心!

 愚人道缘 2018-01-29


本平台坚持原创!欢迎来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订阅云南道教网公众号!



放下执着,应是心情上的纾解:人生如梦,当知天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题记

修行自身在于收心,每当我们的内心因某一件事情而起波澜时其心已经乱。念想也会随之联想翩翩,其心收不回来就会做出不好的行为,其心若能收回便是经历了心魔所考验。若心已经收回,还对过往所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的话那就是执着了。  

在心里就留下了一颗执着的心魔,他随时都会来左右你的念想,让你长期陷入过往之中,无法走出来,就像无法走出迷失的森林之中一样,在那里不断地绕来绕去,让自己心神疲惫。

道教经典《道德经》中: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如果我们在执着于过往不好的事情,我们就违背了道的思想。让自己迷失,没能更好的顺应道,而是越来越远的远离了道。《曾胡治兵语录》:“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是一种做人心态的描摹,说的是:已经过去的往事我不再留恋,再高的成就我也不放在心间;我就活在当下,而且我不会胡思乱想;将来的事情即使再美好,我也不会刻意的逢迎,毕竟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呢?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我们应该像这种标准看齐!这不是龙泉道长在《活在当下》一文所说的吗?活在当下就是一种修行,从而让我们活出自己的精彩。

漫步人生路,莫怪红尘是非多,给心灵一份坦然,去接纳所有的不和谐,这是一种修行。心宽了,路就宽了,一切纠葛自然变得简单了。修行的路上不会刻意捉弄谁,也不会去成全谁的完美。只有过不去的人,没有过不去的事,付出了笑脸,回报的一定风雨过后久违的阳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是要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清静吗?当你放下一切执着之念,才能做到本心清静,才能真正'有为'。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一生有多少事是应该做的;有多少事是不该做的。只有你认清了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你才能在那些应该做的事情上'无不为'。无念则静,静则通神,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古往今来,凡圣人贤哲,立德立业者无不以静为修,从静入手。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了就聪慧清醒。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     

在修行的很多支点上,实际上不存在苦难,大多因为内心的臆想,造就出的困难。只要心灵足够强大,再大的苦难也压不垮他。所以要修心,就如同大树的根,大厦的地基,主动脉稳固了,枝干再摇摇欲坠,也丝毫不影响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心若没有修好,内息就会乱,遇事则没有信心,犹豫不决,故而错失良机,就背道而行!   

 人生在世,遇到的人事物,每一刻都可能会改变你的心情。爱也罢,恨也罢,嫉妒,羡慕……一切都会过去。既是如此,为何不好好体验人世间的一切呢?用原始的美对待身边的一切吧!好好的锤炼自己,修炼自己的心,永无止境,相信“道”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福 ☯ 生 ☯ 無 ☯ 量 ☯ 天 ☯ 尊

编辑 ‖ 宗苍玄        公众号:云南道教网  |  yntaois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