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二属牛·闲话书法

 山峰228 2018-01-29

导读:文白自辨,其道理昭然若存,知之为知之,不知者不知其可。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此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

(一)

 

   始习书者,先知字,再释义,后知会合一,方知习字之源由;根本知之,得书而后法,书法成矣。

天地人合之三才,三才有道,道生理。

深谙其中之一其道者,可得法门一二,窍开而得识自然。

谓书法者,乃其中之一也;必与天地人文有源,缺之不可为;人为之则枷锁,囹圄难解,况书法者,师法万宗,归于一元,悟道者已矣。

时有习书者,不知身在法中,法在自然人文之中,穷途寻之,不明是非。故真谛云云:无法便是有法矣。

世间涂鸦者众,无非几种:

一,其摩古人之形不意会古人之精神,岂有二世传耶?

二,不究自然及感悟古今之由来,糊涂者,谓之顽冥不化,不得法;

三,不识变通,毫无道理,强词夺理,不学无术自大,亦不得法。

 
《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二)

 

天下识书者自古甚少,有名者存世,历朝观之,每一朝几百年莫出十来个。得其道者稀,故今屈指数尽。今人多陋习传承,邯郸学步,或固步自封,乡党结群,劣风蔓延,迷信权威,装模作样,皆摸卵自娱。

笔墨功夫谓之基础,然基础不足以论道,其技之始,尚未见形神,必不可彰显其道之深,执九牛一毛之肤浅,岂有真知乎?

始有笔墨姿态,然后欲穷千里目,可逐阶登楼摘星。

书法之道,无他,始有常习,后发自心,意会先行,然后落笔,笔道峰回路转,咎由自取,落墨无悔,文字到家,得之如泄精阳,笔者如阳器,左右逢源,上下串行,方得笔道之快哉。

习书者,不读典籍,不好文章,不知阴阳,文字之间不见连贯,粗得皮毛,不见觉悟。所谓,读书明鉴,知博大,知己之渺,书道开始。

笔墨功夫说来话长,用笔的方法千变万化,笔锋常有用:中锋斜锋逆锋三锋下笔;用之者无非:拉,皴,擦,挑,转,揉,勾,点。墨者分为五色:枯,焦,浓,淡,湿。此习书者三大方。

然,上技者,其上三方,皆不足论道,形色出三方,如出三界,不在其中,得形而上也。

今者,我以为,所习书人,须知三种学习境界:师法自然上上,师法于师者中等,师法于一寓,必是低人一等,下作也。

博物至格物,层次之提升,需读书,多感悟,后作文,始书法。

书者切记不可江湖习气,不作东施效颦之扭捏,不故作高深,不招摇撞骗,发自感知,亦笨亦拙,亦秀亦美,切勿违背发心。

书法讲究气象。

其中以线条,以墨色,以辨知,以内容,以力道,以修为形成之。

何谓点线面?其一,点在书法里面即是开始也是结束;其二,线乃情绪的跌宕起伏的延伸;其三,面是形成整个书写篇章的审美构成,做到知黑守白,所谓叫章法。

章法上上善乃为形而上。

就是在一种形式内容里面加以自己的意识取向,而这种意识取向于符合对书写内容对美学的个体表现,亦有字与篇章之间合理连接,刻意者无法分明“无章无法即得法。”

 
      清·郑板桥诗

五柳先生本在山

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

自起开笼放白鹤


初习书者,易入笔墨陷阱,迷于技术,故有分别。

基本入门不可少于此中,然技近乎于德,非德也,求神韵气象方为大道。

今人习书而非寻法,拾人牙慧,穿古人残衣,得其形,非得其神,差之千里。故王右军以后必无右军,有者魑魅魍魉,行尸走肉之活脱脱傀儡也,此非高风气节,花脸装神。

气象形成,决非刻意为之,自然而然。

 

闲涂几笔


(三)

 

荀子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者用时,用功,用悟,诚然得法。

今人一味盲从,则迷失自身,一味刻摹,则不必论书法,可习之为日常所用,娱之趣之可矣。此中故作扭捏以为风格,自误也。岂不知老子曰:君子不器。不入金甲篆隶,不知仓颉察天地人而始作文字,不知伏羲之阴阳造义,不知人类之实用,种种演变利用,以利众生万古世。单论书而不知天地人法,皆不明所以,得法者心神领会矣。

汉晋风至隋唐,又兼宋元,大家各领风骚,尤以王右军为尊,后诸家笔法借不出其右,受其所承,承之而后变,开天工,察自然合人文,如神力加持,上下左右皆有出入比比皆是,以百家争鸣姿态,流芳千古。

时下习书者,须知影子者非本身,如穿他人不合适之衣,皆傀儡者,非本心;有云:字无百日练,百日可得前人之形,而不可得前人之时意。

一言蔽之,天下文章一大抄,小智为之,走捷途,终归还是四不像;人书亦书,人言亦言。

 
      白居易诗《琴诗》

耳根听得琴初畅

心底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

应言四乐不言三

(四)

 

心智未开,一味习书者,盲钝大作,造字不辨,笔顺颠三倒四,章法无序,解构支离破碎。

习书者,过分对比优劣而违背本体的情绪,一味追求形式技术的东西是缺乏阅读深度的。须知书法乃时间艺术,乃情绪所致。

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的方式上升到一种气象形式的美感,才叫书而得法。诸多时候,书法具备个人特征也是一种价值态度。

古云:“书读万卷始通神,退笔如山未可珍。”


  元·周德清《阳春曲》

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梅魂休暖凤香篝,人去后,鸳被冷堆愁。



习书者,不读书甚是可悲,不甚理解,对字义一知半解,得皮毛焉,不得精神,空乏少内容,人读之,索然无味,皆书者之浅也。大德偈亦云云:“从门而入不是家珍”。纯粹依赖他人狐假虎威,装腔作势者皆不得其深究;此等皆肤浅,皆不曰书法。

习书法者,切记不可急功求利,一副投机之态度,不可取。

字者人也,书者求道,字成有均匀,字有高低大小之形状,结构有上下左右,半阴半阳之分别,书又分篆隶行草楷,篆又起源金甲之形意,金甲又追自然之初;隶属篆之变化,行自隶所捷用,草得心境之情神,楷又方便于天下,此皆有承道,法自然而后生。

线者由心生,故点线面之表达,皆情绪最好见证。抛离自我感受等于观人吃饭,吞咽口水,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比比皆是,不能自我飞跃。习字者,先有天地之敬畏,再到人文之理解,最后得出自我无畏,无为。

无畏有二:一种是知之而无畏,一种是无知而无畏。

达观者自然豁达,达则自然心无挂碍,得自由矣。

书法能做之事即是对文字图式符号的心神领会,前人可鉴。

书法之道,阴柔结合,张弛有度,轻重缓急,需潜移默化,天真浪漫,此中者得书法之道,成师亦存义也。

书者至法,穷词择语无法一言道尽,各尽其理,各有所思,皆多思而感悟,自修方成。
龙二诗词:庭落一地花,风起惊老鸦;六月无美酒,思君在天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