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竿舞的动作技术方法—王文飞

 老屋的诉说 2018-01-29

原标题:竹竿舞的动作技术方法

王文飞

竹竿舞又叫打柴舞、跳竹竿等,一般在运动场或山坡的草坪上进行,竹竿舞的组织形式简单易行,器材可以自制。

一、使用的场地和器材

在8×8米平坦的草地或泥土地上,将两根直径10-20公分、4米长的竹竿平放在地上,即两根原竹横卧地上称为“垫竿”,两根约一丈左右的等长竹竿,叫“击竿”。这样两长两短的四根竹竿构为一组。“击竿”与“垫竿”构成“井”字型一般在“垫竿”上横放着8根(4对)“击竿”。

二、竹竿舞的基本技术

竹竿舞的基本技术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参与者分为两类,一是击竿人(也称打竿人,击竿者),每组2人,击竿人往往是竹竿舞的能者,他那下蹲的振荡、按节拍击竿的动作,无疑也是舞蹈;二是跳舞者(也称舞蹈者),其人数不限,可多可少。

1、打竿技术动作: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的尾端,面对面,下蹲,每只手分别提住击竿的端头,随着乐曲,以同样的动作,有节奏地撞击竹竿。先将两击竿分开同胸宽,向垫竿“夸、夸”击两下,再将两击竿合拢,横向在离竿2-5寸处“呱、呱”撞击两下。这样就构成“夸、夸,呱、呱;夸、夸、呱、呱”的强弱节拍和击竿分开下击两拍、合分横击各一拍的动势。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称为“打柴”。打竿的节拍和方法灵活、多变,节拍可分为二拍、三拍、四拍、八拍等。竹竿舞的具体节拍为三种:⑴开合   开合  开合;⑵开合  开合   开开合;⑶开开  合合  开开合。

2、跳竹竿的舞蹈技术:

跳舞者在两击竿的内、外欢跳,务必合拍,否则击竿会击到你的脚。当两击竿分开向垫竿击两下时,跳者在击竿的外一侧单脚弹跳两下;当两击竿合拢横击时,先将悬脚跳入横击的第一次空档,随后另一脚跳进,前足同时离地,这时刚好又是第二次横击的空档,离地的足跳到击竿外的另一侧,在该侧单脚又弹跳两次。如此这般,不断反复。若要跳动轻松欢快应以前脚掌着地。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当你累了或不想跳了,随时可以中途退出,当然也可直跳到曲和击竿声响同时终止而停。休息片段后,音乐再次响起,又可以参与第二个回合的纵情欢跳了。竹竿舞常用的排竿法有三种(如下图)

竹竿舞的方式各式各样,有转体单腿跳、分腿跳与翻跟斗等,再结合手上舞姿,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3、音乐的选择

音乐也可以按照节拍,自由选择;也可以选择《阿哥阿妹跳起来》,该曲优美、激越、豪放、明快,与竹竿舞的节拍合情合拍,简直好像特意为竹竿舞谱曲一般。难怪不少竹竿舞爱好者,手势、跳姿和全身动态的变化如此多样而富有韵味,不仅显现异常的豪迈、激昂,而且优美、潇洒和自然。

随着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推进,竹竿舞很受农村学校师生的欢迎和喜爱,2017年4月龙广二中的千人竹竿舞荣登CCTV-7走进乡村大世界栏目,成为义龙新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亮点,被新区学校推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