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动力航天,NASA最新完成关键一步

 zyiy2017 2018-01-29

来自路透社、Popular Science等媒体的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最近在内华达沙漠成功进行了一次核动力测试,初次试验令人满意。

这意味着:作为未来航天推进主力之一的核动力航天,NASA完成了关键性的第一步,核动力应用再次领跑全球。

尽管早在1945年7月16日,美国就进行了人类史上第一次核试验,而且,核裂变反应堆早已广泛应用于发电、军事,核聚变反应堆也在努力寻求技术突破,甚至,距离提出核动力航天器这个概念,也已有几十年……

但对核动力航天推进技术,不管是核脉冲推进核动力火箭,还是巴萨德冲压发动机(以核聚变冲压为原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啥实质性突破,更别说实际应用了。

直到最近这次核动力试验成功,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这款核动力航天推进装置,英文名叫Kilopower,其实是千瓦(kilowatt)与动能(power)的拼合,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利用核反应装置,至少提供动力1千瓦。

更确切的目标就是:以铀-235为燃料,Kilopower核动力原型机,目标达到1~10千瓦的功率,而且连续10年。

根据NASA测算——

  • 1千瓦的核动力航天推进,可以用于深空探测;

  • 10千瓦的动力输出,可以实现火星表面探测任务;

  • 40~50千瓦版本的,可以实现载人航天的深空之旅。

相比之下,美国普通家庭平均每天用电量就有5千瓦,深空探测器之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动力,主要是不用考虑空气阻力这个因素。

最新试验的这款核动力装置,还有一个特点:原型机体积并不大。

按照项目负责人解释,核动力原型机越小,越容易控制。

需要成倍增加动力的话,可以多个原型机并行使用,这样的话,更容易、更安全地操控核反应装置。

事实上,每一个核反应堆装置,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小——只有illy意利咖啡罐那么大。

另外,研发Kilopower核动力原型机的,并非只是NASA单打独斗,美国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等,也都是骨干力量。

初次试验令人满意,不过是第一阶段小目标,很快第二阶段测试将在3月下旬启动。

到时候将会测试一套全功率装置,而且连续测试28小时。

如果这个升级版能够达标的话,距离造出一整套核动力航天器,就真的不远了。

乐观估计,10年内就可以发射核动力火星探测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